本文目录一览:
暴风云是如何形成的?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雷雨云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形成云砧,是积雨云的显著特征。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尤其是近几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我们应当加强防雷意识,与气象部门积极合作,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为什么突然天空布满小鸟,是有什么征兆吗?
这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天空黑压压的是积雨云,积雨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呈馒头状,其中有上升气流,使得形状如同底平顶突的馒头。积雨云常产生雷暴、阵雨(雪),或有雨(雪)旛下垂。有时产生飑或降冰雹。云底偶有龙卷产生。
空中的鸟在盘旋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湿度压力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这让鸟儿感觉到不舒服,所以会不断地盘旋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环境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扩展资料:
积雨云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1、很多不稳定能量。要产生对流天气,首先大气是不稳定的。在不稳定能较多的大气中,一旦受到足够的冲击力,不稳定能就会释放出来,成为空气上升运动的动能。
2、大量的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对雷暴的形成也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大量的水蒸气,即使发生对流,也不可能产生大的雷暴云。因此,风暴云往往出现在高水蒸汽的时期或区域。
3、足够的影响。大气中不稳定的能量和水蒸气的存在使雷暴成为可能。为了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需要一种冲击力将空气抬升到自由对流的高度之上,这样不稳定的能量就可以被释放,上升气流就可以发展到足以形成雷雨云的程度。
乳房状风暴云是怎么形成的?
乳房状云彩相当的不稳定,经常在暴风雨的天气里形成。但是它们会在恶劣天气过去很长时间后表现出相对的平静。乳房状风暴云的外观形状是由于冷空气凝结形成的,饱和空气从一个风暴云中脱离迅速下沉,在下面形成凸起的膨胀云或涟漪。一般来说,它们的形状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从长条状到起伏的波浪状,绵延几十平方公里,有些还会呈现近球形袋状。
台风前的云叫什么云
雷暴云,又称“风暴云”。为龙卷风,台风,包含雷电的十级以上大风。强风暴云体的前部是上升气流,后部是下沉气流。下沉的气流比周围空气冷。这种急速下沉的冷空气在云底就形成一个冷空气堆,气象上称“雷暴高”,使气流迅速向四周散开。
雷暴云,又称“风暴云”。
为龙卷风,台风,包含雷电的十级以上大风。强风暴云体的前部是上升气流,后部是下沉气流。下沉的气流比周围空气冷。
这种急速下沉的冷空气在云底就形成一个冷空气堆,气象上称“雷暴高”,使气流迅速向四周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