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轴压比
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中6.3.6和6.4.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6.4.2和7.2.13都对柱(墙)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墙)轴压比主要是为了保证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框架的抗倒塌能力。抗震设计时,除了预计不可能进入屈服的柱外,通常希望框架柱最终为大偏心受压破坏。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的受压极限变形能力。但在计算柱的轴压比时,仍取无箍筋约束的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不考虑箍筋约束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
u=N/(A*fc),
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
N—轴力设计值
A—截面面积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6 中的注释第一条:对本规范规定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可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计算。
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不需要考虑地震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时,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的调整:
1、 查看: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结构验算简图
调整标准: 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3
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3。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什么是柱的轴压比?轴压比与抗震性能的关系如何?
轴压比的定义为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截面面积的乘积的比值。公式是N/(fc*A)。N为柱的轴压力,fc为砼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柱的截面面积。轴压比越高,越不安全,抗震能力越差。同时也越省材料,节省耗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 中6.3.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轴压比越高,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毁坏呈脆性。
扩展资料:
轴压比选用
1、轴压比μ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10。
3、剪跨比λ不大于2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05;对剪跨比λ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
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10。
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筋特征值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由规范中《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表》确定。
5、柱经采用上述加强措施后,其最终的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框架柱轴压比
剪跨比、轴压比、剪压比的定义各是什么?它们与框架柱破坏形态有什么样 的关系?
剪跨比:对于柱指框架柱端截面弯矩设计值M和剪力与截面高度乘积之比,即
,剪跨比大于2的柱,其破坏形式一般为延性的弯曲破坏,而剪跨比小于2的柱,一般导致脆性的剪切破坏。
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
;轴压比是影响柱的延性重要因素之一,试验研究表明,柱的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急剧下降,轴压比较高时,将导致混凝土压碎而受拉钢筋尚未屈服的小偏心受压脆性破坏。
剪压比:柱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柱构件截面剪压比过大,混凝土过早地发生剪切破坏。
轴压比公式
轴压比公式:u=N/(A*fc)。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
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不需要考虑地震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