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观游鱼的诗意
- 2、白居易 【观游鱼】 解析
- 3、观游鱼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 4、观游鱼 白居易翻译
观游鱼的诗意
《观游鱼》的诗意: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观游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翻译: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观游鱼》创作背景:大和四年(830)庚戌,白居易59岁,为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冬,病眼。十二月二十八日,代韦弘景为河南尹。《观游鱼》一诗即是这一年所作,于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却表达了作者垂暮之年的伤感。
作品鉴赏
此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后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绕着池塘,踱着方步,悠闲地观赏鱼游,风悠悠、水悠悠,心悠悠、神悠悠,鱼儿也悠悠。“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鱼群喁喁唼唼,看着“我”把食料悄悄地抛,轻轻地丢,却不料碰上了娃娃们两两三三要来此垂钩。
白居易 【观游鱼】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观游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
后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
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扩展资料:
白居易这首《观游鱼》,文字非常简易,正符合他「老妪能解」的一贯作风。
首句的闲,写出诗人自适的心境,接下来的弄,却造成对比的效果、前者是在恬静中观赏池中的游鱼,后者却在忙乱中,想有所获。
人们对动物的爱,有层次之别,诗人保持距离欣赏,是一种宽厚的爱,而孩子们一心只想占有,属于自私的爱,在两种极端的对照之下,产生谐趣,令人莞尔,也显示出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状态。
观游鱼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观游鱼》古诗的意思是: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原文: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赏析:《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
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观游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
后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观游鱼 白居易翻译
《观游鱼 》的原文翻译如下:
原文: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译文:闲来无事围着水池散步看鱼儿游来游去,正好遇到小童在船上钓鱼。同是一样地喜欢鱼但想法却各不相同,我是来给鱼儿喂食,你是来垂钩钓鱼。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绕着池塘,踱着方步,悠闲地观赏鱼游,风悠悠、水悠悠,心悠悠、神悠悠,鱼儿也悠悠。“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他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