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齐太史(齐太史的故事)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齐太史的相关故事

故事背景

庄公六年(前548年),庄公与崔杼之妻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冠赏给别人。庄公的侍从说:“不可。”

杼大怒,借庄公伐晋,想与晋国合谋袭庄公但未得机会。庄公曾鞭笞宦官贾举,贾举又被任为内侍,替崔杼寻找庄公的漏隙。五月,莒国国君朝见齐君,庄公在甲戌日宴请莒君。崔杼谎称有病不上朝。  乙亥,庄公探望崔杼,但意在其妻,故接着调戏崔杼之妻。崔妻入室,与崔杼同把门关上不出,庄公抱柱唱歌。这时贾举把庄公的侍从武士拦在外面而自己进入院子,把院门关上。崔杼的徒众手执兵器一拥而上。庄公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庄公于是请求到宗庙自杀,众人仍不答应。大家说:“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庄公跳墙想逃跑,被射中大腿,反坠墙里,被杀。

故事介绍

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心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说“你两个哥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故事点评

后人一致称赞太史兄弟的秉笔直书,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天地间正气的表现之一。我们今天看这则故事,仍然不免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视死如归,这是用鲜血换得的史书上的真话,以及伟大的直书实录的史学传统!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3)

十七年(前582),顷公死,其子灵公环继位。

灵公九年(前573),晋大夫栾书杀其国君晋厉公。十年(前572),晋悼公伐齐,齐让公子光到晋国做人质。十九年(前563),立公子光为太子,让高厚辅佐他,派他到钟离参加诸侯盟会。二十七年(前555),晋国派中行献子伐齐。齐军战败,灵公跑进临淄城。晏婴劝阻灵公,灵公不听。晏子说:"我们国君太没有勇气了。"晋兵合围临淄,齐人守内城不敢出击,晋军把外城内烧光后离去。

二十八年(前554),当初,灵公娶鲁国之女,生下儿子光,立为太子。后又娶仲姬、戎姬。戎姬受宠,仲姬生儿子名叫牙,托付给戎姬抚养。戎姬请求立牙为太子,灵公答应了。仲姬说:"不行。光立为太子,已经名列诸侯,现在无故废黜他,您必定会后悔。"灵公说:"废立全在于我。"于是把太子光迁往东部,让高厚辅佐牙为太子。灵公患病,崔杼迎接原来的太子光立为国君,就是庄公。庄公杀死戎姬。五月壬辰日,灵公死,庄公即位,在句窦丘捉住太子牙杀死。八月,崔杼杀死高厚。晋国闻知齐国内乱,伐齐,到达高唐。

庄公三年(前551),晋国大夫栾盈逃亡到齐国,庄公待以隆重客礼。晏婴、田文子谏阻,庄公不听。四年(前550),齐庄公派栾盈秘密进入曲沃做齐国内应,齐国大兵随后,上太行山,进入孟门关口。栾盈败露,齐军还师,攻取朝歌城。

六年(前548),当初,棠公之妻美丽,棠公死后,崔杼娶了她。庄公又与她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冠赏给别人。庄公的侍从说:"不能这样。"崔杼十分恼怒,借庄公伐晋之机,想与晋国合谋袭击庄公但未得机会。庄公曾经鞭打宦官贾举,贾举又被任为内侍,替崔杼寻找庄公的漏隙来报复仇怨。五月,莒国国君朝见齐君,齐庄公在甲戌日宴请莒君。崔杼谎称有病不去上朝。乙亥日,庄公探望崔杼病情,接着追嬉崔杼妻子。崔妻入室,与崔杼同把屋门关上不出来,庄公在前堂抱柱唱歌。这时宦官贾举把庄公的侍从拦在外面而自己进入院子,把院门从里边关上。崔杼的徒众手执兵器一拥而上。庄公登上高高的庭台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庄公最后请求让他到自己的祖庙里去自杀,众人仍不允许。大家说:"国君之臣崔杼病重,不能听你吩咐。这里离宫廷很近,我们只管捉拿淫乱之徒,没接到其他命令。"庄公跳墙想逃,被人射中大腿,反坠墙里,于是被杀。晏婴站在崔杼院门之外,说:"国君为社稷而死则臣子应为他殉死,国君为社稷而逃亡则臣子应随他流亡。国君为自己私利而死而逃,除了他的宠幸私臣,别人不会为此殉死逃亡的。"晏子等打开大门进入院内,把庄公之尸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抚尸而哭,起来后三次顿足以示哀痛然后走出院子。别人对崔杼说:"一定杀死晏婴!"崔杼说:"他深得众望,放过他我们会争取民心。"

丁丑日,崔杼立起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就是景公。景公母亲,是鲁国大夫叔孙宣伯之女。景公即位后,让崔杼当右相,庆封当左相。二位国相怕国内动乱不稳,就与国人盟誓说:"谁不跟从崔庆谁就别活!"晏子仰天长叹说:"我做不到,我只跟从忠君利国的人!"不肯参加盟誓。庆封想杀晏子,崔杼说:"他是忠臣,放过他。"齐太史记载在简策上"崔杼杀庄公",崔杼把太史杀死。太史之弟又一次记载上,崔杼又杀了他。太史的小弟又记载上,崔杼放过了他。

景公元年(前547),当初,崔杼生有儿子成、强,其母死去,崔杼又娶了东郭氏之女,生下明。东郭氏女让她前夫之子无咎、她自己的弟弟东郭偃做崔氏家族的相。成犯了罪过,无咎和东郭偃两位家相立即严治成,把明立为太子。成请求到崔邑告老还乡,崔杼答应,二相不肯,说:"崔邑是崔氏宗庙所在之地,成不许去。"成、强恼怒,告知庆封。庆封与崔杼有矛盾,希望崔氏败落。成、强在崔杼家中杀死无咎、偃,家人都奔逃。崔杼大怒,但没有家人,只好让一个宦官为他驾车,去见庆封。庆封说:"让我为您杀掉成、强。"于是派崔杼的仇人卢蒲嫳(piè,去声,撇)攻打崔氏,杀死成、强,全部消灭崔氏一族,崔杼之妻自杀。崔杼无家可归,也自杀。庆封当上相国,大权在握。

三年(前545)十月,庆封外出打猎。当初,庆封杀死崔杼以后,愈发骄横,酗酒游猎,不理政务。其子庆舍执政,内部已有矛盾。田文子对田桓子说:"动乱将起。"田、鲍、高、栾四家族联合谋划消灭庆氏。庆舍派出甲兵围护庆封的宫室,四家族的徒众共同击破庆氏之家。庆封归来,不能进家,逃亡到鲁国。齐人责备鲁国,庆封又逃到吴国。吴国把朱方之地赏给庆封,庆封与族人居此,比在齐国时还富有。此年秋,齐人移葬庄公,而把崔杼尸体示众于市以泄民愤。

九年(前539),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拥戴。"十二年(前536),景公到晋国,会见晋平公,想共同伐燕。十八年(前530),景公又到晋国,会见晋昭公。二十六年(前522),景公在鲁国郊外打猎,接着进入鲁国都,同晏婴一起咨询鲁国的礼制。三十一年(前517),鲁昭公躲避季氏叛乱,逃亡到齐国。景公想封给昭公千社人家连同土地,子家劝阻昭公不要接受,昭公就要求齐国伐鲁,攻取郓邑,让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516),天空出现慧星。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说:"堂皇的亭台,终归谁手呢?"群臣忧然泪下。晏子反而笑起来,景公很恼怒。晏子说:"我笑群臣过于谄谀了。"景公说:"慧星出现在东北天空,正是对着齐国的地域位置,寡人为此而担忧。"晏子说:"您筑高台凿深池,多收租税唯恐得的少,滥施刑罚唯恐不严苛,最凶的茀(bèi,倍)星将出现,您怕什么慧星呢?"景公说:"可以用祭祷禳除慧星吗?"晏子说:"如果祝祷可以使神明降临,那么祈禳也可以使它离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成千上万,而您让一个人去祈禳,怎么能胜过众口怨声呢?"当时景公好大造宫室,多养狗马,奢侈无度,税重刑酷,所以晏子借机谏止齐景公。

四十二年(前506),吴王阖闾攻伐楚国,攻入楚都郢。

四十七年(前501),鲁国大夫阳虎攻打鲁君,失败,逃亡齐国,请求齐国伐鲁。鲍子谏止景公,景公乃把阳虎囚禁。阳虎逃脱,逃到晋国。

四十八年(前500),景公与鲁定公在夹谷盟会修好。犁?(chú,锄)说:"孔丘深通礼仪但怯懦不刚,请允许让莱人表演歌舞,借机捉住鲁君,可以让鲁满足我们的要求。"景公担心孔子做鲁相,害怕鲁国成就霸业,所以听从犁?之计。盟会时,齐国献上莱人乐舞,孔子登阶上台,命有关人员捉住莱人斩首,用礼仪责备景公。景公心亏,就归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以谢罪,然后离去。此年,婴晏死。

五十五年(前493),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反叛其国君,晋君攻二氏吃紧,二氏来齐借粮。田乞想在齐国叛乱,想和晋国叛臣结党,劝景公说:"范氏、中行氏多次对齐国有恩,不可不救。"景公派田乞去救援并供给他们粮食。

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宠妾芮姬生有儿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贱,荼又行为不端,诸位大夫担心荼成为太子,都说愿意在诸公子中选择年长贤德者做太子。景公因年老,讨厌提立太子事,又宠爱荼的母亲,想立荼当太子,又不愿亲自主动提出,就对大夫们说:"及时行乐吧,还怕国家没有君主吗?"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国惠子、高昭子立幼子荼立为太子,驱逐其他公子,迁居到莱地。景公死,太子荼为国君,就是晏孺子。冬天,齐景公还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杀,都逃亡国外。荼的异母兄寿、驹、黔逃到卫国,公子驵(chǔ,楚)、阳生逃到鲁国。莱人为此唱道:"景公葬礼不能参加,国家军事不让谋划。众公子的追随者呀,你们最终去何方。"

晏孺子元年(前489)春,田乞伪装忠于高氏、国氏,每次二氏上朝,田乞为他们骖乘,进言说:"您得到君王信任,群大夫都人人自危,想图谋叛乱。"又对群大夫说:"高昭子太可怕了,趁他还没开始行动迫害我们,我们抢先搞掉他。"大夫们都听从他。六月,田乞、鲍牧与众大夫带兵进入宫中,攻打高昭子。昭子听说,与国惠子共救国君。国君兵败,田乞的徒众追击,国惠子逃到莒国,田乞回来又杀死高昭子。晏圉逃到鲁国。八月,齐大夫秉意兹逃往鲁国。田乞击败高、国二相,就派人到鲁国迎回公子阳生。阳生到齐后,暗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请各位大夫说:"尝儿的母亲今天在家将操持菲薄的祭礼,敬请光临饮酒。"会餐饮酒时,田乞事先把阳生装在大口袋里,放在座席中央,然后打开口袋放出阳生,说:"这就是齐国之君!"众大夫就地拜见。接着要与众大夫盟誓而立阳生为君,此时鲍牧已醉,田乞就欺骗大家说:"我和鲍牧谋划一致立阳生为君。"鲍牧恼怒说:"您忘记了景公立荼为君的遗命了吗?"众大夫面面相觑想反悔,阳生上前,叩头而拜说:"对于我可立则立,否则作罢。"鲍牧也怕惹起祸乱,就又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有什么不可的。"就与众盟誓,立阳生为齐君,就是悼公。悼公进入宫中,派人流放晏孺子去骀,于途中设帐幕将晏孺子杀死在里面,驱逐了孺子之母芮子。芮子本来微贱而孺子又幼小,所以无权势,国人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前488),齐国伐鲁,攻取?(huān,欢)、阐二地。当初,阳生逃亡在鲁,季康子把妹妹嫁给他。阳生归国即位后,便派人迎接妻子。其妻季姬与季鲂(fāng,方)侯私通,向家人说出真情,鲁人不敢把季姬给齐国,所以齐国伐鲁,终于把季姬接到齐。季姬受悼公宠爱,齐国就又把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

鲍子与悼公有矛盾,关系不睦。四年(前485),吴国、鲁国伐齐国南方。鲍子杀死悼公,向吴国报丧。吴王夫差按礼仪在军门外哭吊三日,将要从海路进军讨伐齐国。齐军战胜吴军,吴军撤退。晋国赵鞅伐齐,到达赖地后撤军。齐人一致立起悼公之子壬为齐君,就是简公。

简公四年(前481)春,当初,齐简公和其父悼公同在鲁国时,宠幸大夫监止。简公即位后,让监止执政。田成子怕他加害,在上朝时总戒备地回头看他。简公的御手田鞅向简公进言说:"田、监不能并存,你要选择其中一个。"简公不听。监止有次晚朝,田逆杀人,监止正遇上,就把田逆逮捕进宫。田氏宗族这时正非常团结,就让被囚禁的田逆伪装病重,借机由家人探监送酒给看守,看守醉后被杀掉,田逆逃脱。监止与田氏在田氏宗祠盟誓将此事和解。当初,田豹想给监止做家臣,让大夫公孙向监止荐举,正逢田豹服丧就作罢了。以后终于做了监止家臣,而且受到监止的宠任。监止对田豹说:"我要把田氏全部驱逐而让你当田氏之长,可以吗?"田豹回答说:"我只不过是田氏族中的疏远旁支、而且田氏族中不服从您的不过几个人,何必全都驱逐呢!"接着田豹告知田氏。田逆说:"他正得君主宠任,你田常如不先下手,必遭其祸。"田逆就住在国君宫中以便接应。

夏五月壬申日,田常兄弟乘四辆车见简公。监止正在帏帐之中,出来迎接他们,他们一进去就把宫门关闭。宦官们抵抗田氏,田逆杀死宦官。简公正与妻妾在檀台上饮酒,田常把他带至寝宫。简公拿起戈要反击,太史子余说:"田尝不是要谋害您,而是要为您除害。"田尝出宫住进武库,听说简公还在发怒,就想逃到国外,并说:"哪儿没有国君!"田逆拔剑说:"犹豫迟疑,是坏事的祸根。这儿的人谁不是田氏成员?你如怯懦出逃不顾大家,我要不杀死你,祖宗不饶。"田尝才留下。监止跑回家,聚集徒众进攻宫城大小各门,都未成功,就出逃而走。田氏之众追赶。丰丘有人抓住监止并报告,田氏在郭门把监止杀死。田常要杀大陆子方,田逆为他求情被赦免。以简公的名义在路上截车,驰出雍门。田豹曾给他车,不要,说:"田逆为我说情,田豹给我车辆,人家会以为我与田氏有私交。我是监止的家臣而与仇家有私交,有何面目逃亡去见鲁、卫的士人呢?"

庚辰日,田常在俆(shū,舒)州逮捕简公。简公说:"我要是早听田鞅之言,不会落到今天地步。"甲午日,田常在俆州杀死简公。田常立简公之弟鳌(áo,熬)为齐君,就是平 公。平公即位后,田常为相国,专擅齐国大权,划割齐国安平以东广大国土为田氏封疆范围。

平公八年(前473),越国灭掉吴国。二十五年(前456)平公死去,其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死,其子康公贷继位。田会在廪丘叛乱。

康公二年(前403),韩、赵、魏开始成为诸侯。十九年(前386),田常曾孙田和开始成为诸侯,把康公流放到海滨。

二十六年(前379),康公死,吕氏祭祀断绝。田氏终于占有齐国,到齐威王时,在天下称强。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看到齐地西起泰山,东连琅邪(yá,牙),北至大海,其间沃土两千里,其人民心胸阔达而又深沉多智,这是他们天性如此。由于太公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顺理成章吗?广盛博大呀,确是大国风貌啊!

【注释】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②或封于申,③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注①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后武王号为师尚父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吕在南阳宛县西。”

注③索隐地理志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①以渔钓奸周西伯。②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篈,③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①索隐谯周曰:“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注②正义奸音干。括地志云:“兹泉水源出岐州岐山县西南凡谷。吕氏春秋云‘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郦元云‘磻磎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太公钓处,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泽秀阻,人迹罕及。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有磻石可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其投竿跪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磎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说苑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

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望知其异’。”

注③集解徐广曰:“□知反。”索隐徐广音□知反,余本亦作“螭”字。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

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①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②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注①正义六韬云:“武王问太公曰:‘律之音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宫、商、角、征、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其法,以天清静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九百步,偏持律管横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管声应,当以白虎;征管声应,当以玄武;商管声应,当以句陈;五管尽不应,无有商声,当以青龙:此五行之府,佐胜之征,(阴)[成]败之机也。’”注②索隐按:郡国志在东郡廪丘县北,今曰顾城。密须,姞姓,在河南密县东,故密城是也。与安定姬姓密国别也。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①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②总尔觽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

“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注①集解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也。”

注②索隐亦有本作“苍雉”。按: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又王充曰“苍兕者,水兽,九头”。今誓觽,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然此文上下并今文泰誓也。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髃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①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

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髃公奉明水,②韂康叔封布采席,③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

师尚父谋居多。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三年’。”

注②索隐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也。

注③索隐周本纪韂康叔封布兹。兹是席,故此亦云采席也。

齐太史的冒死直书

太史,官名。三代(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是政府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员。后来职位渐低。

齐太史的故事,说的是,齐国的大臣崔杼弑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齐太史。太史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5)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隰朋皆卒。①管仲病,桓公问曰:“髃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

②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③公曰:“竖刀如何?”④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管仲頉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与桓公頉连。

隰朋墓在青州临淄县东北七里也。”

注②正义即雍巫也。贾逵云:“雍巫,雍人名巫,易牙也。”

注③集解管仲曰:“韂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也。”

注④正义刀,鸟条反。颜师古云:“竖刀﹑易牙皆齐桓公臣。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将何以教寡人?’管仲曰:‘愿君远易牙﹑竖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公曰:‘竖刀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管仲遂尽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过乎?’于是皆即召反。明年,公有病,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寿宫。虫流于户,盖以杨门之扇,二月不葬也。”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是岁,晋公子重耳来,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①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②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韂姬,生无诡;③少韂姬,生惠公元;

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④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⑤有宠于韂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⑥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髃吏,⑦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注①索隐按:系本徐,嬴姓。礼,妇人称国及姓,今此言“徐姬”者,然姬是觽妾之总称,故汉禄秩令云“姬妾数百”。

妇人亦总称姬,姬亦未必尽是姓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内,妇官也。”

注③索隐左传作“无亏”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宋华氏之女,子姓。”

注⑤集解贾逵曰:“雍巫,雍人,名巫,易牙字。”索隐贾逵以雍巫为易牙,未知何据。按:管子有棠巫,恐与雍巫是一人也。

注⑥集解杜预曰:“易牙既有宠于公,为长韂姬请立。”

注⑦集解服虔曰:“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髃吏,诸大夫也。”杜预曰:“内宠,内官之有权宠者。”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①桓公尸在黙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②

注①正义音古患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敛,一作‘临’也。”

桓公十有儿子,要其后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①

注①集解皇览曰:“桓公頉在临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正义括地志云:“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薄,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也。①夏,宋襄公卒。七年,晋文公立。

注①集解服虔曰:“鲁僖公十九年,诸侯盟于齐,以无忘桓公之德。宋襄公欲行霸道,不与盟,故伐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韂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是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昭公元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①而会诸侯践土,朝周,天子使晋称伯。②六年,翟侵齐。晋文公卒。秦兵败于肴。十二年,秦穆公卒。

注①正义贾逵云:“韂地也。”

注②正义音霸。

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为齐君。舍之母无宠于昭公,国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百姓说。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觽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而商人自立,是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①之父猎,争获不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②而使丙戎仆。③庸职之妻好,④公内之宫,使庸职骖乘。

五月,懿公游于申池,⑤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

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竹中而亡去。

注①索隐左传“丙”作“邴”,邴歜也。

注②正义左传云“乃掘而别之”,杜预云“断其尸足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仆,御也。”

注④索隐左传作“阎职”,此言“庸职”。不同者,传所云“阎”,姓;“职”,名也。此言“庸职”,庸非姓,盖谓受顾织之妻,史意不同,字则异耳。正义国语及左传作“阎职”。

注⑤集解杜预曰:“齐南城西门名申门。齐城无池,唯此门左右有池,疑此是也。”左思齐都赋注曰:“申池,海滨齐薮也。”

懿公之立,骄,民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韂,立之,是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韂女,曰少韂姬,避齐乱,故在韂。

惠公二年,长翟来,①王子城父攻杀之,②埋之于北门。晋赵穿弑其君灵公。

注①集解谷梁传曰:“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

注②集解贾逵曰:“王子城父,齐大夫。”

十年,惠公卒,子顷公无野立。①初,崔杼有宠于惠公,惠公卒,高﹑国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韂。

注①正义顷音倾。

顷公元年,楚庄王强,伐陈;二年,围郑,郑伯降,已复国郑伯。

六年春,晋使郄克于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郄克上,夫人笑之。郄克曰:“不是报,不复涉河!”归,请伐齐,晋侯弗许。齐使至晋,郄克执齐使者四人河内,杀之。八年。晋伐齐,齐以公子强质晋,晋兵去。十年春,齐伐鲁﹑韂。

鲁﹑韂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郄克。①晋使郄克以车八百乘②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韂,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③癸酉,陈于赜。④逄丑父⑤为齐顷公右。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射伤郄克,流血至履。克欲还入壁,其御曰:“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遂复战。战,齐急,丑父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絓于木而止。⑥晋小将韩厥伏齐侯车前,曰“寡君使臣救鲁﹑韂”,戏之。

丑父使顷公下取饮,⑦因得亡,脱去,入其军。晋郄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僇,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归齐。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⑧齐侯请以宝器谢,⑨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⑩令齐东亩。⑾对曰:“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于是乃许,令反鲁﹑韂之侵地。⑿

注①索隐成二年左传鲁臧宜叔﹑韂孙桓子如晋,皆主于郄克是。

注②集解贾逵曰:“八百乘,六万人。”

注③集解徐广曰:“靡,一作‘摩’。”贾逵曰:“靡笄,山名也。”索隐靡,如字。靡笄,山名,在济南,与代地磨笄山不同。

注④集解服虔曰:“赜,齐地名也。”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大夫。”

注⑥正义絓,胡卦反。止也。有所碍也。

注⑦正义左传云“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苑茷为右,载齐侯获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一作‘陉’。”骃案:贾逵曰“马陉,齐地也”。

注⑨集解左传曰:“赂以纪甗﹑玉磬也。”

注⑩集解杜预曰:“桐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言其母,故远言之。”贾逵曰:“萧,附庸,子姓。”

注⑾集解服虔曰:“欲令齐陇亩东行。”索隐垄亩东行,则晋车马东向齐行易也。

注⑿正义左传云晋师及齐国,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也。

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赜之功。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①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

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注①索隐王劭按:张衡曰“礼,诸侯朝天子执玉,既授而反之。若诸侯自相朝,则不授玉”。齐顷公战败朝晋而授玉,是欲尊晋侯为王,太史公探其旨而言。

今按:此文不云“授玉”,王氏之说复何所依,聊记异耳。

十七年,顷公卒,①子灵公环立。

注①集解皇览曰:“顷公頉近吕尚頉。”

灵公九年,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十年,晋悼公伐齐,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光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于钟离。①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②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

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钟离故城在沂州承县界。”

注②索隐荀偃祖林父代为中行,后改姓为中行氏。献子名偃。

二十八年,初,灵公取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诸侯矣,①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②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于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数从诸侯征伐盟会。”

注②集解贾逵曰:“徙之东垂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高唐在祝阿县西北。”

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①奔齐,庄公厚客待之。晏婴﹑田文子谏,公弗听。

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闲入晋曲沃②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③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多作‘逞’。”

注②集解贾逵曰:“栾盈之邑。”

注③集解贾逵曰:“孟门﹑太行皆晋山隘也。”索隐孟门山在朝歌东北。太行山在河内温县西。

注④集解贾逵曰:“晋邑。”

六年,初,棠公妻好,①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闲。

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闲公②以报怨。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③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

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庙,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④近于公宫。⑤陪臣争趣有淫者,⑥不知二命。”⑦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⑧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⑨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⑩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公,齐棠邑大夫。”

注②集解服虔曰:“伺公闲隙。”正义闲音闲,又如字。

注③集解服虔曰:“公以为姜氏不知己在外,故歌以命之也。一曰公自知见欺,恐不得出,故歌以自悔。”

注④集解服虔曰:“言不能亲听公命。”

注⑤集解服虔曰:“崔杼之宫近公宫,淫者或诈称公。”

注⑥集解徐广曰:“争,一作‘扞’。”索隐左传作“扞趣”。此为“争趣”者,是太史公变左氏之文。言陪臣但争趣投有淫者耳,更不知他命也。

注⑦集解杜预曰:“言得淫人,受崔子命讨之,不知他命也。”

注⑧集解贾逵曰:“闻难而来。”

注⑨集解服虔曰:“谓以公义为社稷死亡也。如是者,臣亦随之死亡。”

注⑩集解服虔曰:“言君自以己之私欲取死亡之祸,则私近之臣所当任也。”

杜预曰:“私昵,所亲爱也。非所亲爱,无为当其祸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置之,所以得人心。”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①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

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多作‘箸臼’。”

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强,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①相崔氏。成有罪,②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杼),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③成、强怒,告庆封。④庆封与崔杼有郄,欲其败也。成、强杀无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曰:“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卢蒲嫳⑤攻崔氏,杀成、强,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⑥亦自杀。庆封为相国,专权。

注①正义杜预云:“东郭偃,东郭姜之弟也。”

注②正义左传云成有疾而废之。杜预云有恶疾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也。”

注④正义左传云成强告庆封曰:“夫子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从,父兄莫能进矣。恐害夫子,敢以告。”庆封曰:“苟利夫子,必去之,难吾助汝。”

乃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朝也。其妻及崔杼皆缢死,崔明奔鲁。

注⑤集解贾逵曰:“嫳,齐大夫庆封之属。”

注⑥索隐毋音无也。

三年十月,庆封出猎。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①已有内郄。田文子谓桓子曰:“乱将作。”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庆舍发甲围庆封宫,四家徒共击破之。庆封还,不得入,奔鲁。齐人让鲁,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齐。其秋,齐人徙葬庄公,僇崔杼尸于市以说觽。

注①集解服虔曰:“舍,庆封之子也。生传其职政与子。”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十二年,景公如晋,见平公,欲与伐燕。十八年,公复如晋,见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三十一年,鲁昭公辟季氏难,奔齐。齐欲以千社封之,①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请齐伐鲁,取郓②以居昭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二十五家为一社。千社,二万五千家也。”

注②正义郓,郓城也。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①髃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髃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②将出,彗星③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④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觽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注①集解服虔曰:“景公自恐德薄不能久享齐国,故曰‘谁有此’也。”

注②正义茀音佩。谓客星侵近边侧欲相害。

注③正义彗,息岁反。若帚形,见,其境有乱也。

注④正义祝音章受反。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

阳虎得亡,奔晋。

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①儣鉏②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③因执鲁君,可得志。”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儣鉏之计。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景公臱,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是岁,晏婴卒。

注①集解服虔曰:“东海祝其县是也。”

注②索隐且,即余反。即儣弥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莱人,齐所灭莱夷。”

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于晋,晋攻之急,来请粟。田乞欲为乱,树党于逆臣,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不可不救。”及使乞救而输之粟。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适子死。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①荼少,其母贱,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惠子、高昭子②立少子荼为太子,逐髃公子,迁之莱。③景公卒,④太子荼立,是为晏孺子。冬,未葬,而髃公子畏诛,皆出亡。荼诸异母兄公子寿、⑤驹、黔⑥奔韂,⑦公子驵、⑧阳生奔鲁。⑨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⑩师乎师乎,胡党之乎?”⑾

注①索隐左传曰“鬻姒之子荼嬖”,则荼母姓姒。此作“芮姬”,不同也。谯周依左氏作“鬻姒”,邹诞生本作“芮姁”。姁音五句反。

注②集解杜预曰:“惠子,国夏也。昭子,高张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莱,齐东鄙邑。”

注④集解皇览曰:“景公頉与桓公頉同处。”

注⑤索隐一作“嘉”。

注⑥正义三公子。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云‘寿、黔奔韂’。”索隐三人奔韂。

注⑧索隐左传作“鉏”。

注⑨索隐二人奔鲁,凡五公子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莱人见五公子远迁鄙邑,不得与景公葬埋之事及国三军之谋,故愍而歌。”杜预曰:“称谥,盖葬后而为此歌,哀髃公子失所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师,觽也。党,所也。言公子徒觽何所适也。”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每朝,乞骖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谋作乱。”又谓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发,先之。”大夫从之。

六月,田乞、鲍牧乃与大夫以兵入公宫,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

公师败,田乞之徒追之,国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圉奔鲁。①八月,齐秉意兹。②田乞败二相,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生。阳生至齐,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③幸来会饮。”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与大夫盟而立之,鲍牧醉,乞诬大夫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鲍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立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晏孺子于骀,④杀之幕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人轻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圉,晏婴之子。”

注②集解徐广曰:“左传八月,齐邴意兹奔鲁。”

注③集解何休曰:“齐俗,妇人首祭事。言鱼豆者,示薄陋无所有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齐邑。”

相关阅读

  • 后生小子,后生小子最佳生肖是什么
  • 特别丧的句子文案
  • 风尘仆仆是什么意思,风尘仆仆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 南门立木,南门立木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句句深入人心的经典句子短句
  • 心境淡然的唯美句子你最喜欢哪句
  • 不问曲终人聚散(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 繁华落尽的优美句子古诗
  •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的句子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