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数学中射线的定义是什么?
- 2、射线是什么
- 3、什么是射线?
数学中射线的定义是什么?
射线是指由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直的线,射线有且仅有一个端点,无法测量长度(它无限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和一个方向,不可度量。直线由无数个点构成。直线是面的组成成分,并继而组成体。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长度无法度量。直线是轴对称图形。
射线是什么
射线是指由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直的线。射线有且仅有一个端点,它无限长。
什么是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可无限延长.射线可无限延长.
不可测量
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
在几何光学中,射线是描述光线或其他电磁辐射传播的方向的一条曲线.这种射线和物理光学的波前垂直.
在大部分的简单情况,在给定的传导体内的光射线是直线.光线经过一个传导体到另一个传导体会经过符合司乃耳定律的折射或全内部反射.
1.Y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2.X射线 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3.β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
4.中子 不带电的粒子流.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来 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
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
中子电离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变.
目前辐射育种中,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5.紫外光 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
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6.激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
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Y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