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天蓬元帅和猪八戒有关系吗?
天蓬元帅和猪八戒有关系,天蓬元帅是猪八戒的前世。
猪八戒原为掌管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但他在瑶池蟠桃宴上醉酒,并逞雄闯入广寒宫企图调戏嫦娥,不巧被纠察灵官看到。玉帝得知后大怒,将天蓬元帅罚下人间。只可惜他错投了猪胎,就成了猪脸人身的猪八戒。
人物由来和特点
其实天蓬元帅原是道教神话中神仙,道教护法神北极四圣之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原为北斗星宿之一,被尊崇为星宿神。后人格化成为北极紫微大帝所属部将,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
在化身元帅行持诀中,变化元帅时元帅从北方乘黑气而来,有开慧眼,生獠牙,拥三头,通六臂的变化,可知道,天蓬元帅的基本形象特征有三头六臂,嘴有獠牙,六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法器,黑衣玄冠,乘黑气。
《西游记》天蓬元帅和猪八戒有关系吗?
《西游记》天蓬元帅和猪八戒有关系,猪八戒乃是天蓬元帅下凡。
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兵的“天蓬元帅”,精通三十六般变化,所持的兵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耙(俗称九齿钉耙)。因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凡尘,投了猪胎,生的猪头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落草。后受观音菩萨点化,入赘高老庄务农,等待取经人。
人物外貌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
“为先的那和尚丑便丑,还有三分人相;这个和尚,怎么这等个碓梃嘴,蒲扇耳朵,铁片脸,毧毛颈项,一分人气儿也没有了!”
这就是猪八戒的外在形象。
为什么猪八戒能成为天蓬元帅?
在整部《西游记》中,或者说在取经过程中,只有猪八戒最有趣,他给整个团队带来了不少乐趣,也给读者观众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其实猪八戒能成为天蓬元帅也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只不过是整部小说太突出孙悟空了,把八戒给忽略了。
在八戒还是凡人的时候,从小开始,一直都是十分的懒惰,只要有吃有喝,其他的事情全都不关心。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神仙,这位神仙告诉八戒,如果再这样下去,你迟早会死的。这时候八戒就开始跟着这位神仙修炼,过程中八戒很努力,很快就成仙了。这就启示我们,不管曾经的你是什么样,只要肯努力,你总会成功的。
在成仙之后,玉帝把他封为天蓬元帅,掌管着天河的水军,这时候的八戒也是最威风的时候,也为玉帝立了不少功劳。在一次蟠桃会上,八戒喝醉之后在其他神仙面前逞英雄,到了广寒宫对嫦娥不敬,结果被玉帝定了死罪,经过其他人的求情,玉帝决定把他打下凡间。这件事就启示我们,就算自己有本事,也要懂得收敛,强出头总会有所损失的。
而到了人间,八戒投错了胎,变成了猪的嘴脸,他整天靠着吃人来维持生计,后来听说高府要招上门女婿,就变化模样到高府当女婿了,刚开始八戒很踏实地干活,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阁楼庭院,所有的事情都是八戒来做。通过八戒的表现,我们能认识到一点,只要踏实肯干,不会有人嫌弃你吃得多,只要干得多,没人会对你得到的回报不满。
之后悟空跟唐僧一起来到高老庄,为了解决高府的事情,悟空就出手去降服猪八戒。经过两人一番斗智斗勇之后,八戒也没能真正跟高小姐过上正常夫妻的生活,就跟着唐僧去取经了。这个经历也其实我们,属于自己的,不用去强求,自然会到自己身边来,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再去强求了,最终不但得不到,还会让自己心灵受到打击。
而八戒在取经路上的表现,我们也都有目共睹,他的幽默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笑,并且什么事情都不会往心里去。这一点启示我们,无论经历了什么,地球依然会转,太阳依旧会升起,积极面对生活,才能活得更开心,同时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欢乐,带动大家积极向上,携手共建和谐的场面。
猪八戒在天庭的官职是什么?
猪八戒在天庭的官职是天蓬元帅。
猪八戒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观音取),浑名八戒(唐僧取),是唐僧的二徒弟,会天罡数的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
根据《西游记》故事,猪八戒原是天庭中统领八万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由于蟠桃会上喝酒醉后调戏月宫的霓裳仙子,打了两千锤后被贬下凡,又投错胎变成猪模样,入赘高老庄。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苦行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卖行李、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猪八戒是二郎神的恩人。猪八戒还没有被贬下凡之前是天蓬元帅,瑶姬私嫁凡人杨天佑,玉帝命天蓬元帅和大金乌去杨家灭门,天蓬偷偷救了杨戬兄妹。
扩展资料:
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为什么连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
这与猪八戒的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有重要联系(其实这与悟空的‘督促’有很大关系),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的话还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净坛使者的美好结果吧。
《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八戒
天蓬元帅和猪八戒是一个人吗?
不是,神仙天蓬元帅并非猪八戒。
《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里面有神仙诸佛、妖魔鬼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憨态可掬的二师兄猪八戒。猪八戒的前身是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只因调戏霓裳仙子被纠察灵官发现,触犯天条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
很多人在现实里也喜欢拿“天蓬元帅”这个称谓来调侃别人,不过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天蓬元帅可是一位威武不凡的重要天神,位列北极四圣之首,统领天庭三十六万的神兵。
“贫道”不是贫穷的道士。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那些道士自称“贫道”,不过它并非“贫穷道士”的意思,而是道士的一种自谦称谓。《太上太霄琅书经》记载:“道士谦辞于道未富,自言贫道,亦贫士。理未周足,如未周,我独若遗,故为贫士。士之为理,修善为事。”道士希望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种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思想境界,要去戒除世俗的各种欲望,一心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