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心理相容和情绪认同的区别
- 2、什么叫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相容?
- 3、什么是人际关系中的相容原则?
- 4、心理相容的意思是什么?
- 5、请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子。
- 6、夫妻之间怎样做到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和情绪认同的区别
1 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Psychological compatibility)是指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社会心理特征。它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中介水平不同,心理相容的层次、水平也不一样,低层次的心理相容不是以共同活动为中介,而只是受个人彼此的情绪、好恶所制约的;高层次的心理相容则是建立在共同活动的意义与目的的基础之上。因此,它是以成员彼此对共同活动的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的。心理相容对提高群体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它是群体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
生活中的体现
家庭和睦是幸福的,但和睦的家庭并不是没有难念的“经”。
工作单位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但也并非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家庭有矛盾,需要妥善处理好;工作单位有问题,需要合情、合理地解决。关键的是调整好心态,掌握好方式,做到心理相容。
2 情绪认同
1、实际上人们面对困难任务,感到厌烦和劳累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厌就是错的,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完全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特别是那种被别人安排的工作。所以要首先肯定厌烦情绪,这样会让其在表达情绪时感觉到被肯定了。
比如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如果孩子表达对学习和老师的不满情绪是不对的,如果孩子这样想了,那么他可能就不容易做好,所以,一旦孩子冒出厌烦或不满的情绪,家长和老师就赶紧进行思想教育:你这样是不对的,怎么能抱怨学习呢?老师都是为你好啊,学习也是为了你自己啊!这个回答其实有点流氓逻辑,看起来全是对的,但并没有针对问题作出回答。孩子的问题是我很烦,那么解答就是如何才能帮助你不烦,而不是告诉你不应该烦。所以,如果要认同孩子的情绪的话,简单点可以说:嗯。复杂点可以说:“看起来做作业是很烦”,甚至激进点说:“我也觉得做作业很烦”。有些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强化孩子的厌学情绪,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只是得到认同而已,这会让孩子觉得被理解了。
2、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行为。无论孩子表达上多么厌烦,但总归多少是会做一些作业的,所以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回应这种努力,告诉他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因为他没有因为情绪上的不满而放弃对任务的重视,他带着压力坚守在他的岗位。
什么叫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相容?
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相容指家庭成员在信念、理念、观点、理想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夫妻、父母、儿女,各种家庭角色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相互依存。反之则容易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家庭问题和心理问题。
1.夫妻之间的心理相容相爱的两个人组成家庭,夫妻之间亲密无间,心心相印,互敬互爱,配合默契,从彼此身上感受爱情,感受温暖和安全感。相反,如果夫妻之间心理不能够相容,就会经常吵闹不和,互相猜疑,使家庭气氛紧张,甚至感受不到家庭的快乐,只觉得无法再生活在一起,感觉痛苦,从而走向离婚的家庭悲剧。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应该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爱护,宽容地对待对方,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
2.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心理相容儿女应该孝顺父母,父母应该爱护并科学地教育好儿女。在儿女做错的时候,父母应该进行教育开导,讲道理摆事实,让孩子心服口服,而不应该张口就骂,动手就打,这样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父母有错的时候,儿女要注意不能当面顶撞,应该先顺从再劝导,既要保证父母的尊严和地位又要以劝说的形式让父母改变观点。
3.兄弟姐妹之间的心理相容兄弟姐妹之间要互敬互爱,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勉励对方,要懂得为对方付出,为创造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而努力。
总之,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是家庭幸福和睦的重要条件。
什么是人际关系中的相容原则?
人际关系中的相容原则:这里说的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谦虚和宽容。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只要是为了干事业、团结有力,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心理相容的意思是什么?
心理相容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社会心理特征。心理相容对提高群体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它是群体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
若是不相容,则表现为相互排斥、相互猜疑、相互攻击、相互歧视。心理相容是人际交往、团体团结的心理基础,也是人际交往成功、团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心理相容还可以为创造性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一个心理相容性大的人是“豁而达理”的,容得下他人的不同看法、态度和行为特征,显得大度而不小心眼;也能悦纳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难以改变的个性特征和外表特征;还能审时度势,及时地调整自己脱离实际想法,对于已经过去了的不愉快的事情,采取一种“结束过去,立足现在,开创未来”的豁达态度。
而心理相容性小的人,自我中心倾向强烈,看问题缺乏变通性,思维模式“非黑即白”,好走极端,不承认在黑白之间还有广阔的明度不等的“灰色”区域,视野里摆不下一粒沙子,结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请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子。
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
1、民主平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2、尊师爱生。尊师爱生是指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3、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4、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
良好师生关系的共同努力方向:
1、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
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
夫妻之间怎样做到心理相容
爱情能否跨越时空、心理相容,关键在于夫妻之间能否不断交流。
1、情感的交流
在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有一个美国人到瑞士办事,在给妻子发电报时钱不够用了。他对营业员说:“请把‘亲爱的’一词划掉。”女营业员大声地说:“不!不!不!女人最需要从丈夫那儿得到这个词,让我来为这个词付钱。”
2、物质的交流
中国人一旦结婚不仅一口锅里吃饭,而且一个抽屉装钱(钥匙由妻子掌管);在物质交流方面失去了浪漫。为了能永远在一个抽屉装钱,妻子不妨让丈夫的兜里多留点钱。“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不是普遍规律,“有钱”的丈夫外出时给妻子买点礼物,可以增进双方的情感。
3、思想的交流
现代社会光怪陆离对已婚男女有很大诱惑。挡住外界的诱惑、守住爱情的家园需要夫妻齐心协力。夫妻双方心平气和地谈谈对婚外恋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有利于防止第三者插足。
爱情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双方来探索、交流和创新。只有心心相印,才能白头谐老。
参见:高金华,《交流--爱情跨越时空的纽带》,《百姓之家》2000年第6期第37页。(编辑/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