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臭的部首是什么
臭部首:
自
臭
[拼音] [chòu,xiù]
[释义] [chòu]:1.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味儿。~氧。恶~。 2.香气:“左佩刀,右备容~,烨然若神人”。 3.惹人厌恶的:~钱。~美。~架子
臭和蔬的部首?
臭 ①[chòu]②[xiù]
部 首: 自
①[ chòu ]
1.(气味)难闻(跟“香”相对):~气。~味儿。
2.惹人厌恶的:~架子。名声很~。
3.拙劣;不高明:~棋。这一着真~。
4.狠狠地:~骂。~揍一顿。
5.(子弹)坏;失效:~子儿。这颗子弹~了。
②[ xiù ]
1.气味:乳~。空气是无色无~的气体。
2.同“嗅”。
蔬[shū]
部 首: 艹
蔬菜,可以做菜的植物:菜~。~食。
臭组词和部首
臭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chòu xiù 。
部 首 :自 笔 画 :10
译义:[ chòu ]
1.(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2.惹人厌恶的。
3.拙劣;不高明。
4.狠狠地。
5.(子弹)坏;失效。
[ xiù ]
1.气味。
2.同“嗅”。
组词:遗臭万年、馊臭、臭子儿、臭名昭着、臭名、臭皮囊、焦臭、狐臭、臭美、余臭、臭腐神奇、臭烘烘、捧臭脚、香臭、臭氧层、臭棋、臭棋篓子
此字始见于甲骨文。本义指用鼻子辨别气味。《荀子·荣辱》中说到“彼臭之而无嗛(通‘谦’,不满足)于鼻”。这里由本义辨别气味引申为气味。《玉篇·犬部》中说到“臭,香臭揔(‘总’的异体)称也。”
这里的“臭”读作xiù。后来“臭”字的范围逐渐缩小,专指秽恶之气。与“香”相对,读作chòu。由秽恶之气又引申为令人讨厌的、恶狠狠的、丑恶、低劣的意思。
说文解字:《卷十》《犬部》尺救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
说文解字注: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走臭犹言逐气。犬能行路踪迹前犬之所至。於其气知之也。故其字从犬自。自者、鼻也。引伸_借为凡气息芳臭之。从犬自。尺救切。三部。广韵尺救切,去宥昌臭声幽1部。臭凡气之名。俗作。尺救切。二。
例句
1、凡是通敌叛国者必遗臭万年。
2、他要真的卖国,岂不是遗臭万年,让后代子孙蒙羞了。
3、这些民族败类,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早已臭名远扬了,在我们这里是妇孺唾弃。
4、秦桧是个遗臭万年的奸臣。
臭查什么部首
臭是什么偏旁 臭
chòu
偏旁是自
臭字的部首笔顺 汉字 臭
读音 chòu xiù
部首 自
笔画数 10
笔画
名称 撇、竖、横折、横、横、横、横、撇、捺、点、
看的部首是什么? 关于“看”的部首现在是“手”而不是“目”问题,我们的根据是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9年1月12日发布,2009年5月1日实施的《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简称《部首归部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从汉字的左、上、外位置取部首。如果左和右、上和下、外和内都是部首,则只取左、上、外位置的部首。
根据这一规则,“所”字应由归“斤”部改为归“户”部,“毫”字由归“毛”部改为归“亠”部,“拿”字由归“手”部改为归“人”部。原来都归为“木”部的“朵、桌、桑”,现应分别归为“几、卜、又”等部;原来都归为“心”部的“思、息、恳”,现应分别归为“田、自、艮”等部;原来都归为“刂”部的“列、划、则、刘、钊、利、骇、剂、前”,现应分别归为“歹、戈、贝、文、金、禾、舌、齐、八”等部了。
漏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什么再查什么 漏 lòu 〈名〉(形声。从水,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漏 lòu ⒈物体从孔隙透过或滴下:漏水。漏油。漏气。⒉泄露:泄漏。走漏风声。 ⒊遗落:遗漏。挂一漏万。⒋[漏壶]〈古〉滴水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⒌[漏斗]灌注液体到小口的器物里的用具。⒍[漏洞]破绽,不周密的地方:漏洞百出。堵住漏洞。⒎[漏网]鱼从网眼里漏掉了:漏网之鱼。〈喻〉罪犯侥幸脱逃,没有被逮捕:正在追捕漏网的罪犯。漏lóu 1.一种臭气。
赤字查什么偏旁 【字形】赤
【拼音】chì
【部首】赤
【部外笔画】0
【总笔画】7
【释义】
〈形〉
1..同本义
火的颜色赤色
赤,南方色也。――《说文》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3.忠诚;真纯 。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4.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5. ***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韩愈《山石诗》
6.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 *** 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 *** )
7.空;尽;一无所有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
8.又如:赤淋淋(赤条条, *** );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名〉
1.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如:赤帝
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指鲜血 。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5. ***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动〉
1.除掉,诛灭。
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斋志异・小翠》
2.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香是什么偏旁部首 香部首:
香
[拼音] [xiāng]
[释义] 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 2.舒服:睡得~。 3.味道好:这鱼做得真~。 4.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 5.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 6.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 7.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火。烧~拜佛。~炉。~烛。 8.姓。
气字的部首是什么 气
部首:气(它是独体字)
释义: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
欺压:受~。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氧"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氧 yǎng 部首:气,总笔画 10。氧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气]字旁,再查 6 画。
基本字义: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味、无臭。氧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也是人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化。臭~。输~。~割。~化焰。
臭味的臭的部首
部首:自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上下结构,形声;从自、犬声。
多音字:chòu xiù
臭 chòu
〈名〉会意。从犬,从自(鼻)。狗鼻特别灵敏,故从二字会意。( xiù)本义:闻气味。
气味之总名。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说文》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
1.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味儿。~氧。恶~。
2. 香气:“左佩刀,右备容~,烨然若神人”。
3. 惹人厌恶的:~钱。~美。~架子。~名远扬。
4. 狠狠地:~骂一通。
5.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火。
● 臭 xiù
1. 气味的总称:无声无~。
2. 同“嗅”。
常用词组:
臭不可闻 臭虫 臭弹 臭豆腐 臭烘烘,臭烘烘的 臭架子 臭老九 臭骂 臭美 臭名远扬 臭名昭著 臭皮囊 臭棋 臭气 臭钱 臭味相投 臭熏熏 臭氧 臭氧层 臭子儿
臭字的偏旁是什
臭字的偏旁:自
拼音:
[chòu]、[xiù]
释义:
[chòu]
1.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味儿。~氧。恶~。
2. 香气:“左佩刀,右备容~,烨然若神人”。
3. 惹人厌恶的:~钱。~美。~架子。~名远扬。
4. 狠狠地:~骂一通。
5.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火。
[xiù]
1. 气味的总称:无声无~。
2. 同“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