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残贼(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翻译)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残贼的解释

残贼的解释

(1).残害。 《诗·小雅·四月》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郑玄 笺:“言在位者贪残为民之害。”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往者 秦 为无道,残贼 天下 。” 明 刘基 《钧 天乐 》 :“骨肉自残贼,帝心至仁能不忧?” (2). 残忍 暴虐。 汉 袁康 《越绝书·吴人内传》 :“ 纣 为天下,残贼 奢侈 ,不顾邦政。” 《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 :“ 建信侯 谓 冒顿 残贼,不可以 仁义 说。” 严复 《<原强>续篇》 :“残贼之政,虽成必害。” (3).指凶 * 虐的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暖燠熟多》 :“ 桀 ,天下之残贼也; 汤 ,天下之 盛德 也。” 唐 高适 《燕歌行》 :“ 汉 家烟尘在东北, 汉 将辞家破残贼。” 宋 苏舜钦 《论五事》 :“昔圣人恶残贼之害良民也,故明设严刑,大张宪网。” (4).毁坏。 清 周亮工 《书影》 卷十:“一二市猾,勾党开采,青山白石,悉遭残贼。”

词语分解

残的解释 残 (残) á 害,毁坏:残害。 摧残 。 不完全,余下的:残余。残阳。残存。残废。残佚。 苟延残喘 。 凶恶 :残忍。残酷。凶残。 部首 :歹; 贼的解释 贼 (贼) é 偷 东西 的人,盗匪:贼人。盗贼。贼赃。贼窝。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 * 。民贼。工贼。贼寇。蟊贼。 害,伤害:戕贼。“淫侈之俗 日日 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邪的,不正派的:贼心不死。 狡猾 :

残贼一夫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残贼一夫”指人民的敌人。在这个意义上也被说成“独夫民贼”。

【出处】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有一次,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听说商汤放逐过夏桀,武王讨伐过殷纣,有这事吗?”孟子回答说:“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梁惠王又问题:“臣子杀掉君主可以吗?”孟子没有作正面的回答,他说:“破坏仁爱的人叫‘贼’,破坏道义的人叫‘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我只听说过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杀掉君主。”梁惠王听后,点点头,觉得孟子的回答很深刻。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后被简缩成“残贼一夫”或“残贼独夫”。

贾谊(论积贮书)中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怎么翻译

翻译:

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

一、原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二、译文

管子说:“粮仓充实了,(人民)就会懂得礼节。”人民不富足而能治理好(国家),从古代到现在,不曾听说过这等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受冻。”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

古代的人治理天下,(计划)极细致周全,所以国家的积蓄足以作为依靠。现在许多人放弃农业去从事工商业,消费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害。淫靡奢侈的风气一天天滋长,这也是天下的大害。这两种大害公然盛行,没有谁制止它。

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谁挽救它。生产的人很少而耗费的人很多,天下的财产怎么会不用光呢?汉朝自从建立以来,近四十年了,公和私两方面的积蓄,还(少得)使人痛心。

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百姓就会忧心忡忡;年成不好,百姓交不了租税,(朝廷)卖官爵,(百姓)卖儿女,(这样的事)已经传入您的耳朵里了,哪有治理国家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惊恐的呢?

三、出处

《论积贮疏》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文题为后人所加。是贾谊23岁时(前178)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

西汉建立初年,社会经济一片凋敝。据《汉书·食货志》记载,那时米价昂贵,饥馑遍地,人与人相食,物资匮乏,连天子出行都弄不到四匹同色的马驾车,将相只能乘牛车。

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予民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到汉文帝时,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但商贾、地主侵夺农民,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农民因破产而纷纷流入城市,成为工商业的佣工或无业的游民,官僚、商贾的淫侈之风也日益增长。

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的积贮,很不利于西汉封建政权的巩固,同时北方匈奴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实际情况,贾谊就向文帝上了这份奏疏,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贮。

题目《论积贮疏》的意思是:论述有关积贮的重大意义的奏疏。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疏”或“奏议”。

贾谊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不像世俗之士一样,一味地粉饰太平;而是敢于正视现实,揭露时弊。他从太平盛世的背后看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在他向文帝上的《论积贮疏》中做了大胆的揭露,并提出了他的改革政治的主张。

二、作品赏析

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重要论文。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表现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他提出的主张,对于维护汉朝的封建统治,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的生活,都育一定的贡献,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

同时,他的重视发展农业,提倡积贮的思想,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鉴的价值。

三、作者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年),人称贾生、贾子、贾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积贮疏

相关阅读

  • 高中新生随笔600字
  • 微分的通俗理解(微分的基本概念)
  • 写人物的作文初中600字老师
  •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600个字
  • 三年级赞美学校的作文
  • aiwa(艾娃加德纳)
  • 灰色英语,灰色英语缩写
  • 微积分符号(牛顿微积分符号)
  • 友情价更高(友情价的含义)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