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武侯祠在什么地方
- 2、走进成都——武侯祠
- 3、武侯祠的来历
- 4、《武侯庙》赏析 明 杨慎
武侯祠在什么地方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章武三年(223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
相信“武侯祠”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陌生,即使知道是个地名但也不清楚具体在哪个地方,本文将对武侯祠做出介绍。
详细内容
01
具体位置
武侯祠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15万平方米,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
02
建筑特点
武侯祠,历经明清两代的不断修缮和整合,最终变成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隶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是历史上第一次对成都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的整合 。
03
主要建筑
汉昭烈庙,文臣武将廊,刘备殿,诸葛亮殿以及三义庙为武侯祠里的主要建筑,是众多游客去武侯祠必要打卡的地方。
04
旅游信息
夏季时段(5月1日至10月31日)开放时间为8:00至20:00(19:00停止售票);冬季时段(11月1日至4月30日)开放时间为8:00至18:30(17::30停止售票)。全价门票50元/人,半价门票25元/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年票100元/人/年。
走进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面积150000平方米,始建于公元221年,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也叫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1961年3月,武侯祠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昭烈庙门前右首有一巨石,上有启功题字“三国圣地”。
汉昭烈庙为硬山顶,面阔三间,檐下悬有“汉昭烈庙”匾额。左边山墙中间镶有国保碑。
唐碑亭
唐碑,全称为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809年立,共1094字,由宰相裴度撰文,柳公权的之兄柳公绰书写,因文章、书法、刻技著名而称为“三绝碑”。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笔力雄健洒脱,犹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
文臣廊,檐下悬有“文华辅国”的匾额,廊内塑有14尊塑像,以庞统为首。
马良 (187年 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左)
程畿(?—222年),字季然,东汉末年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西)人, 为益州牧。(右)
秦宓(?-226年),字子敕。 广汉郡绵竹 县(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蜀汉时大臣、学者。(左)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备定蜀,任为功曹。(右)
刘备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檐下悬有“业绍高光”的匾额。
明云纹双云耳三足铁鼎,口径77厘米、高125厘米。鼎口有两龙相对,昂头张口,前爪抓鼎口,后爪立鼎肩。而鼎身上的龙则腾云驾雾,怒目圆睁,龙须飘飘,鳞爪飞扬。
刘备端坐在一神龛内,全身贴金,头戴冕旒,双手执圭,面带微笑。两边各有一个侍者,一人捧玉玺,另一人捧宝剑。
关羽端坐在神龛内,全身贴金,头戴冕旒,双手执圭,俨然一副帝王像。
张飞也是全身贴金,怒目圆睁,神态威严,令人不可侵犯。旁边偏殿还有关平、关兴、张苞、张遵的塑像。
这是武侯祠经典的画面,只是人太多了,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檐下悬有“武侯祠”的匾额,这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所题。两边的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体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
诸葛亮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檐下悬有“名垂宇宙”的匾额。
飞天纹双人耳四足铁炉,明代所铸,炉口长90厘米,宽72厘米,高131厘米。双耳为两相向军汉,身穿军服,肩部系巾,头梳双髻,很是俏皮可爱。炉身上铸有飞天人物像,飞天凌空飞舞,衣带飘逸,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诸葛亮端坐在神龛内,羽扇纶巾,面目清秀、神态儒雅,不愧是一代名相,两边各侍一童子。
诸葛瞻,诸葛亮之子,擅长书画,官至卫将军。
三义庙,单檐硬山顶,清康熙年间,为四川提督郑蛟麟所建,包括拜殿、大殿和廓屋。
石碑一通,内容为明代李贽撰写的谒三义庙。
刘备塑像,温文而雅。
张飞塑像,神态威严。
关羽塑像,面目凝重。
廓屋里还有关于三国故事的画像石刻,刻法细腻娴熟,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关云长义释曹操。
云长延津诛文丑。
桃园内的刘备、关羽、张飞石雕 ,显得有些夸张和怪异。
刘备
关羽
一道弯曲的水道,河水清澈,成群的锦鲤在水中嬉戏,时而钻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两侧则是绿树浓荫,奇花异草遍布其间。
一座小巧玲珑的假山,上面的石头是奇形怪状,形态各异,下面则长满了青葱的绿草。
惜字塔,高2.9米,六层六方形石塔,须弥座塔基。第一层空心,以上各层均为实心。
上面雕刻的人物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一座精致的凉亭,亭角飞翘,游客在亭中休憩进食。
一道红墙,一丛翠竹,互相掩映,显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
听鹂苑
红墙竹影
两道鲜红的围墙,中间是迂回曲折的夹道,围墙旁边栽着一丛丛翠绿挺拔的竹子,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斑驳的碎影,清风拂来,竹林沙沙作响,疏影摇曳,人们仿佛来到了时光隧道,犹如童话一般。
惠陵山门(惠陵是刘备和甘夫人,吴夫人的三人合葬墓),面阔三间,檐下悬有“汉昭烈陵”的匾额。
神道,两侧是几对石像生
石兽,比例夸张、失调,威猛十足
文官,感觉像个老头,干瘪着嘴,眼睛倒是硕大无比。
墓碑上写着“汉昭烈皇帝之墓”,笔力苍劲。
封土堆高12米,周长180米,上面长满了苍翠的松柏。怀着虔诚的心绕墓一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备注:成都武侯祠 2021.10.3
武侯祠的来历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1、来历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2、地位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区,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武侯庙》赏析 明 杨慎
武侯庙 明 杨慎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曰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题武侯庙(白话翻译) (明)杨慎诸葛北伐必经的剑江(*1)的水流湍急,他殒亡之地域五丈原(*2)的日头昏暗。他意图统一中原未竟地(*3)不归刘襌,他死前有对应的大星(*4)已陨落军中。南阳卧龙冈武候庙(*5)徒然生出秋草,四川西部(*6)关塞和山脉有雾霭阻隔。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7)而生惭愧,谈理三国历史(*8)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注*1: 水名,在四川省剑阁县北,是嘉陵江的支流。注*2: 诸葛亮曾六出祈山,北伐中原,古领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县); 与魏将司马懿对峙百多天后死於五丈原军中。注*3: 旧业即指统一大业。注*4: 旧时认为世上一个人, 对应著天上一颗星, 星落便意味著人将死去。注*5: 南阳在河南省南阳市; 祠宇亦即武候庙。注*5:南阳在河南省南阳市;祠宇亦即武候庙。注*6: 诸葛生时主要在四川西部活动。注*7: 此处著重诸葛亮精神传万古。注*8: 三分即天下三分之三国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