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从中印两军对峙事件,看中国网友的态度。
让人高兴的的,在8月28号下午,中方宣布印军军队撤出我边防线以外。致此,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对峙终于结束。从这一方面也更加证实了祖国的强大。
紧接着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为这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喝彩。当然,在文章下面是各种网友的评论。
从这里看,中国网友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是爆棚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只是在这持续对峙的两个月来,我在8月初时也时常关注这个事件,下面文章的留言却是这样的:
相信大家对此都深有感受,在对峙的中后期,网友们对于国家是非常的气愤的,觉得身为中国人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觉得国家为不敢打仗找了各种借口。
大家要还有印象,应该还记得中印对峙早期时刚逢战狼2上映,国人纷纷掏腰包,网上被“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刷屏,网友们的爱国情怀爆棚。
这前前后后三个阶段,从中国网友的态度,可见,中国大部分人都还是缺少信仰。
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对于事情没有独立的思考,嘴里说着爱国主义却从来不相信自己的祖国。
为什么抗日战争时,中国的汉奸如此之多,其实从这里就能窥见一二。你要指望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人为国家奉献生命,那和痴人说梦有什么区别。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嘴巴上的爱国者,中国真正缺的是从里到外坚定不移的信仰。
不过,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从始至终都是相信祖国。
因为,我们能将战狼2的票房推上50亿的宝座,我们听国歌能热泪盈眶的。
2013年中印在楚马地区爆发了哪些战役?
2013年4月,印度在德普桑(也叫德桑平原)峡谷建立军事设施,中国军队立刻跟进,出现长达近一个月的对峙,后协商撤退背后;现(2013年5月)印军在实际控制线楚马附近构筑的掩体建筑(德普桑峡谷的军事必争之地)。
2013年月7日,沿实控线恢复原状,不仅是双方从德普桑撤走部队,还包括印方放弃拉达克的楚马地区的一个要塞,该要塞在中国军队4月15日搭建临时营地后设立。
报道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虽然印中两军都撤回原营区,但有关楚马的条件是关键。该人士透露,在之前的一次“国旗会谈”中,中方明确向印方表示,印军必须放弃楚马要塞。
扩展资料:
2013年4月15日,印度方面宣称,中国士兵“越过实际控制线入侵印度”并搭起帐篷,印度军方随即也在附近搭帐篷 双方形成特有的“帐篷对峙”局面。
2013年4月24日,在印度指称中国士兵“越过实际控制线入侵印度”的10天后,中印军队在拉达克代布桑山谷的“帐篷对峙”仍未好转。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边防部队没有越过实际控制线一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印边境对峙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马地区
中印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启示:其实两个国家的冲突往往是因为某些观念都不回来。我们不能站在一个过于偏袒其中一个国家的地位上评论。更应该的是调节俩者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得到平衡,得到和谐有序,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印作为亚洲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保持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持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关键。然而中印边界问题仍然困扰两国战略合作向实质性方向迈进,同时也制约中印关系的纵深发展。
中印冲突事件:
2020年4月,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该地区抵边修建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
2020年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中方边防部队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
2020年6月6日,在中方的大力推动下,双方经过多渠道沟通,两国边防部队举行首次军长级会晤,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缓和边境地区局势。印方承诺不越过加勒万河口巡逻和修建设施,双方通过现地指挥官会晤商定分批撤军事宜。
2020年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印冲突
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一共有几次大的冲突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即声称其与中国之间的边界线为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而中国人的立场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划定的边界线是非法的,应重新予以协商。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是克什米尔东部的阿克赛钦高原——印度坚持认为该地区性拉达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麦克马洪线”沿线地区。
50年代末,中国修筑了穿过阿克赛钦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这一情况,并发现中国武装部队已经牢固占有该地区。
随后,双方不可收发室免的发生了交火事件。由于印度对中国实力的低估,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印方甚至认为自元朝即为中国固有法定领土的西藏也应脱离中国。
1962年,其时中国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难,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由于印军拒不撤回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中国部队发起反击。印军惨败撤回。中国即宣布停火,并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数英里。
扩展资料
战争尾声
1962年11月21日24时,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
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 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印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战争的原因与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