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RBC是指的是什么?偶见又是什么意思?
- 2、《偶见》的作者袁枚属于哪个朝代?
- 3、偶见与少见的区别
- 4、偶见什么意思
- 5、偶见清袁枚古诗的译文?
- 6、偶见的拼音
RBC是指的是什么?偶见又是什么意思?
1、红细胞在常规化验英文长缩写成RBC。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及若干无脊椎动物,其血红素(无脊椎动物也有时是蚯蚓红血朊)包含在特定的细胞中来进行其机能活动,这种血球称为红细胞,或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其它的血细胞,如白血球,则是免疫细胞。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量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3、偶见就是偶然会见到,是指显微镜下观察尿检涂片时,经过3,4次镜头视野转换才能查见到1,2个某种细胞。
《偶见》的作者袁枚属于哪个朝代?
这首诗是清代的袁枚写的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24岁中进士。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偶见与少见的区别
区别就是偶见比少见更少的见到。少见是说见的次数比较少,但是基本上也是约好了才见到的。偶见有偶发性,是偶尔见到,没有提前约好,能见到全凭缘分。
偶见什么意思
偶见--出现频率很低,不容易被人遇见或看到。
偶然看到,偶尔见到。:摄影与书法属半路出家,作品(偶见)报章杂志。
偶然遇见。:两个就是(偶见),然后牵手走到了一起,共度今生。
偶见清袁枚古诗的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suǒ jiàn 所见 yuán méi 袁枚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hū rán bì kǒu lì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肯定是 所见
偶见的拼音
偶见的拼音:ǒu jiàn。
基本解释
偶然见之。
详细解释
偶然见之。
《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宋、苏轼〈巫山〉诗: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
近反义词
反义词 约见
"偶见"是中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常用的题材名,表达了作者灵光一现时的心情和文采。唐代大诗人韩偓的《偶见》是其中的名篇,作者用手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真少女的聪慧调皮,诗中大量常用动词,暗含心理的细微描写。
和偶见有关的诗
偶见 韩偓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偶见 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偶见造句
1、一边是绿树绿草遮蔽的青山,一路上罕见人迹,偶见远处山坡上点点滴滴的牦牛和山羊,西藏就是这样的地广人希。
2、春日偶见、下雨有感、重阳奇,五言绝句、七言律诗,读韦秀孟的诗作仿佛穿越千年,徜徉于唐宋诗风的婉约意境里。
3、小村四周则是竹林遍地,阡陌纵横,偶见农夫牧归而来,扛着锄头牵着牛羊,嘴里哼着小曲,悠然自得。
4、结果肝素壳多糖组后囊膜偶见细胞生长,后囊膜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