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及笄之年指的是多少岁的女子?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周岁。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古代将及笄视为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
及笄是多少岁
及笄是指15岁。及笄,又叫“既笄”,是指古代女子年龄满15周岁。
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便会开始结发,用笄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故称为及笄。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笄:指的的女子头上的发簪。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在现在应该是18-20岁的女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女子及笄是否就是成年了?
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女子及笄是否就是成年了?古代女子及笄是15周岁,同时,及笄也可以视为古代女性成年的分水岭。及笄后,女人可以结婚生子。在古代,女性15岁出嫁,实际上是指古代女性成年的年龄。
及笄表示女性已满15周岁。同时,及笄也可以视为古代女性成年的分水岭。及笄后,女人可以结婚生子。“及笄”一词源于《礼记》。及笄中的“姬”字是指女人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夹。及笄的年份可以简单理解为女人可以插发夹打扮自己的年龄。对于古代女性来说,及笄年是从少女到女人的转变。女人过了及笄岁,家人就开始安排她的婚姻。及笄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八岁,但及笄只是用来指女人的年龄,不是用来形容男人的。
在古代,女性15岁出嫁,实际上是指古代女性成年的年龄。古代不像现在,女性15岁成年,男性20岁。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女性在十几岁的时候身体发育比男性快很多,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比男性快,所以即使是现在,女性的结婚年龄也比男性小两岁。
“及笄”年和“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今年生日开始,是最适合青年男女的结婚年龄。但成年女孩如果晚婚,必须在20岁时缴纳彩礼。也就是说,女孩到了十五岁,可以随时嫁人,也可以随时送礼。如果她在结婚的时候已经送过礼物了,就不需要再送了。如果她还没有做,她必须送一份礼物,然后她才能被丈夫的家人以“亲吻和问候”的仪式接走。没有送过礼物的女孩不能结婚。女生和女朋友在一起久了,最晚二十岁。不管结婚与否,都要送一份礼物,正式确认成年。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是用数字来表示的。他们不用直接说某人的年龄或年龄,而是用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称谓。如总角、下垂、豆蔻、弱冠等。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在古代,孩子们把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打成一个结,形状像两只角,所以叫“总角”。贤者: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贤者,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