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1、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价值在各个朝代是不同的,以完成货币银本位的的清朝为例,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元左右。
2、19世纪北京市面上的白银分碎银、银锭和银元三种。碎银和银锭都是“国产”的,成色不一,作者以纹银为例,计算出一两银子的标准重量:37.31克,以及一两纹银所含纯银的重量:34.9克。
3、像这样的一两银子,在公元1884年的北京能买到70多斤(市斤)普通大米,鉴于现在普通大米每斤卖到3元左右,可以估算出当时一两纹银大约相当于现在200多元(仅就买米而言)。
更多关于一贯钱是多少银子,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一贯钱等于多少银子?
一贯钱 ,只是 宋朝的叫法 。汉朝叫做 一“缗” ,清朝叫做 “一吊” 。
一贯钱 ,就是 一贯铜钱 ,1000 枚 。相当于 一两银子 。是比较大的数目 。
用麻绳窜起1000 枚铜钱 ,也很重的 ,大约是 4.5 公斤 。
到了清末民初 ,一块大洋 ,相当于一吊铜钱 ,或一两银子 。
《水浒传》里面描写陆谦、富安去沧州牢城找 管营、差拨两个人,计谋杀害林冲 ,在 李小二 店中吃酒 ,一两银子用不了 。你想 ,请人杀人的酒饭肯定是十分丰盛的。放到今天 ,怎么也得几千元吧 ?
一枚铜钱 ,也叫一文钱 ,一个大子儿 ,一个铜板 。
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
; 01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即一贯钱(1吊钱)=1000个铜钱,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因为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 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仅为770个铜钱。清代后期的北京还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贯钱实际上只有300个铜钱了。
中国古币大部分为方孔圆钱,为携带方便,一般都用绳索串起来。“贯”的原意就是穿钱用的绳索。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流通单位开始以“文”计算,一个小铜钱称一文,1000 个铜钱串在一起则称为一贯钱。这种计数方法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后来,由于铜、铁钱并行,以及折二、刍十型等钱币的出现,宋代一度把一贯钱定为770 文。清代一贯钱又称为一吊钱,开始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清代后期的北京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吊(贯)钱实际上只有300 文钱了。
在质量上,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折合质量约4克。
在样式上,初唐开元通宝光背无文,中唐起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晚唐会昌开元则在钱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经过三百余年铸造,版别复杂。
唐代以后仍有冶铸,但样式大多与唐有别。在规格上,开元通宝基本是小平钱,但唐代也铸有少量“开元通宝”折十大钱,属开炉纪念性质,后代也有伪造。
古代货币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据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又是怎么来计算的?代表什么?
在唐代及唐代以前:一贯钱 = 1000文铜钱;
在宋代及宋代以后:一贯钱 = 770文铜钱;
在质量上,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折合质量约4克。
在样式上,初唐开元通宝光背无文,中唐起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晚唐会昌开元则在钱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经过三百余年铸造,版别复杂。
唐代以后仍有冶铸,但样式大多与唐有别。在规格上,开元通宝基本是小平钱,但唐代也铸有少量“开元通宝”折十大钱,属开炉纪念性质,后代也有伪造。
扩展资料:
古代货币关系:
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
1、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1)、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2)、一两白银
(3)、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2、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据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古代货币
一贯钱是多少两银子
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
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一贯钱能购买的物品
一贯钱这个概念在热播剧《梦华录》中经常看见,该电视剧的故事背景是在北宋初期宋真宗时期,如果以该时期为例,一贯钱在当时可以买10石大米,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斤大米。
但如果是其他时间就不一定,例如在北宋末期宋徽宗时期,一石大米的价格已经高达两贯500文。所以说一贯钱能买多少东西,不仅要看实时间,还要看所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