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无偿献血的益处与意义?
1.献血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无上的功德,通过自己的无私爱心,帮助社会大众,不得不说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
2.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3.当然,献血后,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如果你本身就体弱多病,还强行献血的话,会更加容易生病,头疼脑热肯定少不了,女生也会比较容易手脚发冷发颤。
4.献血也会造成一定的发胖问题,因为献完血的人很容易感到饥饿,一旦控制不好自己的食量,就容易增肥。
5.其实,献血归根结底来说,是一件好事,只要属地献血,量力而为,注意献血前后的护理,你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一般是有200ml、300ml和400ml三种规格,而且全血献血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多数人一次仅献200毫升,而这个量不足体内血液的5%,健康人体可以轻松的进行代偿,甚至都不一定会动用肝、脾中的血液。献血400ml后,其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和血清铁在3个月内均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无偿献血的意义 无偿献血的意义简述
1、无偿献血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实行无偿献血,不仅能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保证输血安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它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无偿献血对健康有益。科学研究表明,平均每个成年人有4000~5000毫升血液,其中,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在体内贮存用于补充,一般每次献血抽取的血液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20以下,这不但不影响健康,还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
3、可为自身的健康进行“投资”。 献血者在医疗临床需要用血时,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无偿献血证》,按照其献血量的3倍计量免费用血;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医疗临床用血时,按照献血者献血量的等量免费用血。
义务献血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自身意义: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社会意义: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术的伤员,需要靠输血来救治。由于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是用其它的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所以,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病人。
扩展资料:
无偿献血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六个月)和成分血(间隔14天,各献血点可能要求的间隔时间会有出入,请咨询后再前往)两种。捐献全血可在大部分市、县区各采血点(献血屋、献血车)进行。
而捐献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人体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行为,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造血干细胞。到2015年为止,国内以捐献单采血小板较为普遍。一般捐献成分血只可在市级中心血站、血液中心捐献。
由于捐献成分血需要更宽敞的环境和专业的采集设备,对采集设备的动力、过程的舒适性均有较高要求,一般只有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因此应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各机采采血点预约后如约前往捐献机采成分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