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子婴(秦三世)详细资料大全
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
基本介绍
本名 :嬴子婴 别称 :嬴婴、秦王子婴、秦王婴、秦三世 所处时代 :秦朝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咸阳 去世时间 :前206年 在位时间 :46天 结局 :投降被杀 人物生平,直言劝谏,拥立继位,诛杀赵高,投降被杀,人物评价,总评,历代评价,典籍记载,家族成员,考古研究,身世之谜,扶苏之子,始皇之弟,胡亥之兄,始皇之侄,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直言劝谏 子婴生平鲜见于史册,早年经历不详,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文献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胡亥矫诏篡位,听信赵高谗言,将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来,准备处死他们。子婴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轲的计策,而违背秦国的条约;齐王建杀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的谋议。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丧失国家,殃祸降到自身。现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君主却要在一时之内舍弃他们,除掉他们,我认为这不可以。我听说轻于思虑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不能广纳众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这是对内让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对外让战士的斗志分离!我认为不可以这样。”但秦二世不听子婴的劝谏,派人杀死蒙恬和蒙毅。 不久,秦二世胡亥又在赵高的蛊惑下,对大臣以及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开血腥大屠杀,子婴有幸逃过此劫。 拥立继位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极度膨胀的丞相赵高试图自立为帝,通过指鹿为马清洗朝堂后,派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屠尽兄弟姊妹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但赵高也留了一手,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他说:“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并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 赵高称子婴为“秦王”,其实是为了日后自己继续篡位做准备。 诛杀赵高 斋戒五天后,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宦官韩谈商量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诛杀他,便假装申张正义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相约,灭掉秦朝的宗族后在关中称王。如今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在宗庙趁机杀掉我。我装病不去,赵高必定亲自来请,赵高来后就杀死他。”于是,子婴便假托生病,不理朝政。赵高数次派人来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果然亲自前往子婴所在的斋宫,说:“朝见宗庙有关国事,君王为什么不去?”趁此机会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投降被杀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人物评价 总评 秦末,子婴临危受命,是时诸侯并起,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反秦,秦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被联军瓦解,子婴即位时内外交困,秦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大一统的秦朝,“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生命只有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所能做的只有四件事——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亡国。 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诛杀了赵高,以图重振秦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历代评价 赵成:“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贾谊、司马迁:“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班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司马贞:“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穨纲,云谁克补。” 何去非:“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 蔡东藩:“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报应其果不爽欤!” 典籍记载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资治通鉴·秦纪二》 《资治通鉴·秦纪三》 《资治通鉴·汉纪一》 《越绝书·卷第八》 家族成员 妻子:已知至少有一妻,其姓名、事迹皆失考。 儿子:已知有两个儿子,与子婴本人共同谋杀赵高,其姓名、事迹皆失考。 考古研究 据史料记载,秦人的陵墓多位于国都附近。自迁都咸阳后,秦国君的陵墓多分布于咸阳、芷阳及骊山北麓。惠文王、悼武王葬于咸阳,昭襄王和悼太子、庄襄王葬于芷阳,孝文王葬于西安东郊、秦始皇葬骊山、秦二世胡亥葬西安南郊,唯有秦朝末代皇帝——子婴的葬地长期不明。子婴是秦亡国之君,在位的时间仅46天,被杀后因仓促选址埋葬,致使墓上没堆筑封土、城垣,连墓的方向都有违传统,遂致其葬地长期不明;但埋于秦始皇陵园附近是符合古代的丧葬礼制和一般常理的。 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于2003年发现,墓葬为南北向,南北长约109米,东西宽26米,深约15.5米。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有“秦俑之父”之称的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认为这处中字型大墓应该属于君王级别,曾推测墓主人为秦末代皇帝子婴。 2011年12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覆《关于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的请示》(陕文物字[2011]204号),在《关于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考古工作的意见》认为,秦始皇陵西侧中字型墓葬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陵保护范围内,与秦始皇陵有密切联系,暂不同意对该墓葬进行考古发掘。要求陕西省文物局,组织有关单位抓紧制定该墓葬临时性保护方案,同时排查秦始皇陵保护范围内自然和人为破坏因素和风险,评估地下文物保存状况,并制定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身世之谜 扶苏之子 胡亥 兄长的儿子,名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此说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始皇之弟 秦始皇 的弟弟,名子婴。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该说。论点包括: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是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以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是扶苏之子。
但是据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嫪毐与赵姬媾和所生之子)不到两岁时便被秦始皇摔死,所以秦始皇死时,其余兄弟都已作古。
胡亥之兄 胡亥的兄长,名子婴。 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秦始皇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继位之所以名正言顺,就是因为他是当时秦始皇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推断,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应都已死去。 始皇之侄 秦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 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该说,论点如下:
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蟜(jiǎo)的儿子。 《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影视形象 1994年电影《西楚霸王》:薛亮饰演子婴 吴磊版子婴 2004年电视剧《楚汉骄雄》:李永汉饰演子婴 2012年电视剧《楚汉传奇》:王龙华饰演子婴 2012年电影《王的盛宴》:吕聿来饰演子婴 2013年电视剧《王的女人》:陈晓饰演子婴(剧中更名为罗丰) 2015年电视剧《秦时明月》:吴磊饰演子婴 2017年电视剧《秦时丽人明月心》:胡乐乐饰演七岁子婴
秦三世(子婴)简介
秦三世(子婴)
子婴(公元前?~前206年),秦始皇孙,胡亥侄。胡亥自刎后继位。在位46日。刘邦兵到灞上 (今陜西省西安市东),他出降。后为项羽杀死于咸阳,葬处不明
赵高逼迫胡亥于公元前207年8月自刎后,原想自己称帝,但见人心不服,只得于同月立秦始皇长子扶苏的 儿子子婴为王,取消帝号。同时,派人去刘邦军中谈判,策划再次大杀秦宗室。
子婴得知赵高要大杀宗室,决定先下手除去赵高。即位那天,一切礼仪都准备就绪,子婴却推说有病不去。赵高急了,亲自前去催促。子婴乘机捕住赵高,将他处死。然后派兵5万去驻守蛲关(今陜西省商县北),阻挡 刘邦大军。刘邦军用疑兵之汁绕过蛲关,从东南侧杀入,歼灭守军,进驻灞上。
子婴见大势已去,于公元前206年10月,率领群臣,手捧国玺、兵符、节仗.俯身站在咸阳城门外,投降刘邦。秦朝灭亡。刘邦将子婴监管在咸阳城内。
同年12月,子婴于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后被杀。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
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
拥立继位: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极度膨胀的丞相赵高试图自立为帝,通过指鹿为马清洗朝堂后,派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屠尽兄弟姊妹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但赵高也留了一手,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并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
秦朝皇帝子婴
秦三世即秦王子婴,嬴姓秦氏,名子婴,或单名婴。本文是秦朝皇帝子婴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秦朝皇帝子婴
秦王子婴(?~公元前206年),姓嬴,名子婴,也说名婴,扶苏长子(有争议),秦始皇之嫡长孙。
他是秦帝国第三任皇帝,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世称“秦三世”。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在位46天,史称“秦子婴”。[1]
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始皇帝嫡长孙子婴即皇帝位。
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全家。
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秦朝皇帝子婴人物生平
拥立为君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赵高,赐死扶苏,诛杀多位旧臣,包括蒙恬、李斯等人。当秦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说:“赵王迁杀死李牧而任用颜聚,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任用后胜,结果都使国家灭亡。蒙氏,是秦国的大臣、谋士啊!而陛下您想一时就把他们杀掉,臣私下认为不妥。诛杀忠臣而举用没有德行的人,是使朝廷内群臣互不信任,而使在外的将士们意志丧失啊!”但秦二世不听从他的谏言。秦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始皇孙子子婴即皇帝位,并将玉玺交给他。其后不久,赵高声称民变四起,秦地比统一前更小,建议子婴称王而不称帝,子婴依赵高,废帝号,改称秦王。
诛杀赵高
公元前206年九月,赵高令子婴实行斋戒,要到宗庙行礼,接受传国的玉玺。经过了五天,子婴与他两个儿子及宦者韩谈谋议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了秦二世,害怕群臣们诛杀他,便假作是行德义而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约定,消灭我国的宗族后瓜分土地在关中称王。现在要我斋戒,到宗庙敬祀祖先,这是想趁机在宗庙中杀死我。我推托有病不能去,丞相一定会亲自来到我这里;他一来我们就杀了他。”赵高几次派人来请,子婴都不去宗庙。果然他亲自来到斋宫,子婴便 命令 心腹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
投降刘邦
刘邦义军最先进入关中,子婴遂派将领率兵至峣关抵御,刘邦带军绕过峣关,越过蒉山,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十月,进入武关,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遂与妻子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装束,并携同皇帝御用 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在轵道亲自至刘邦军前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灭亡,所以子婴共当了46天秦王。樊哙提议杀了子婴,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及纵火。
身死之后
子婴死后,有关他埋葬的地点一直不详。2007年,被誉为“秦兵马俑之父”的考古学家袁仲一指出,在秦始皇陵园旁新发现的“秦陵第二大墓”,是座相对独立的陪葬墓园,其墓主很可能是子婴。
袁仲一认为,子婴是秦二世之兄、秦始皇之子,被杀后埋于始皇陵园附近,是符合古代的丧葬礼制和一般常理的。把子婴墓放在秦始皇陵园西北隅也是迫不得已。子婴是亡国之君,在位的时间仅46天,仓促 选址 埋葬,致使墓上没堆筑封土,没筑城垣,连墓的方向都有违传统,遂致其葬地长期不明。
陕西咸阳、西安等地区皆有奉祀子婴的庙宇。一般从祀于扶苏,称“秦王庙”。
秦朝皇帝子婴 历史 评价
根据《史记》所述,贾谊认为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他在一篇 论文 中认为:只要子婴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司马迁本人在《秦始皇本纪》亦对贾谊的论文表示赞同。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秦二世死时,秦朝已不可救;子婴虽然无能为力,但杀死赵高的 决定 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予以同情和尊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班固:“秦之积衰, 天下 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司马贞:“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穨纲,云谁克补。”
何去非:“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
蔡东藩:“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
猜你喜欢:
1.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
2. 秦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3. 秦朝皇帝顺序表
4. 秦朝皇帝列表
秦三世子婴简介 秦王子婴怎么死的 秦朝皇帝秦王赢子婴的身世
中文名:嬴子婴
别 名:嬴婴、秦三世、秦子婴、赵子婴
国 籍:中国(秦朝)
民 族:汉族(当时称华夏)
出生地:咸阳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前206年
职 业:秦朝皇帝
主要成就:诛杀赵高
祖父:始皇
父亲:扶苏(始皇长子)
妻子:有一妻,姓字不详。
儿子:有两个儿子,与子婴本人共同谋杀赵高,其姓名、事迹,皆失考。
秦王子婴(秦三世) ,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扶苏的儿子(又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子,是秦始皇侄子,即成蟜之子更可靠),胡亥死的时候才23岁,即皇帝位。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三族。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历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秦朝子婴是谁的儿子
秦朝子婴是扶苏之子。
子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胡亥矫诏篡位,听信赵高谗言,将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来,准备处死他们。子婴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轲的计策,而违背秦国的条约;齐王建杀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的谋议。
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丧失国家,殃祸降到自身。现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君主却要在一时之内舍弃他们,除掉他们,我认为这不可以。我听说轻于思虑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不能广纳众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
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这是对内让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对外让战士的斗志分离!我认为不可以这样。”但秦二世不听子婴的劝谏,派人杀死蒙恬和蒙毅。
不久,秦二世胡亥又在赵高的蛊惑下,对大臣以及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开血腥大屠杀,子婴有幸逃过此劫。
扩展资料:
秦末,子婴临危受命,是时诸侯并起,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反秦,秦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被联军瓦解,子婴即位时内外交困,秦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大一统的秦朝,“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 ”。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生命只有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所能做的只有四件事——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亡国。
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诛杀了赵高,以图重振秦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