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经过怎样? 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爆发了两次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德意志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 义。

法国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政权落到了大资产阶级建立 的“七月王朝”手里,灾难深重的里昂工人为争取生存权力 奋起斗争,1831年10月,6000多工人游行示威,要求增加工 资,但是遭到资产阶级政府的无理拒绝。工人们城出了响亮 的口号:“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11月下旬,他 们发动起义,一度占领里昂。法国政府迅速从巴黎调来大批 反革命军队,于12月3日把起义镇压在血泊之中。

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揭竿再起。这一次来势更加迅 猛,明确提出了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口 号。资产阶级政府惊慌失措、急忙调遣军队来扑灭这场革命 烈火。他们发出了 “街上见人格杀勿论”的命令,并且动用 大炮轰击工人住宅区。起义工人不畏强暴,用战斗来回答反动政府的屠杀。在装备很坏,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他们 同政府军队激战几昼夜,迫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高昂的 代价。4月13 ,里昂城的最后一批起义者在一座教堂里全部壮烈牺牲。

两次里昂起义,是历史上最早的工人武装起义,为无产 阶级的独立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1836年,英国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宪章运动。第二年,英国 工人制定了政治纲领,叫做《人民宪章》,中心内容是要求 取得普选权,使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这个运动从伦敦 开始,迅速遍及英国。许多城市工人大罢工,有的地方工人 起义。但是宪章运动的领导人,指望通过和平请愿的方式, 达到斗争的目的。宪章运动在1848年被英国政府镇压,说明了用和平方式进行革命是不可能的。但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4年,在德意志西里西亚也爆发了以反对封建地主和 资产阶级压迫、剥削为斗争目标的武装起义,三千多工人拿 起武器,同政府军队英勇搏斗,经过两天激战,才被镇压下 去。

这几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论提供了条件。而独立的工人运动,只有在这种理论的指导 下,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没有革命 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因此,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人民宪章》是1837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拟定的一个关于争取普选权的文件,提出了六点要求:(一)精神正常并且没有犯过罪的一切成年男子都有普选权了 (二) 议会每年改选一次;(三)议会议员支薪,使没有财产的人 也能够当议员,(四)为了消除资产阶级方面的贿买和恐吓, 选举采取秘密投票的方式;(五)设立平等的选区,以保证平等的代表权3(六)取消纯属形式的三百英镑地产的代表资格限制,使每个选民都同样有被选举权。英国工人阶级在长 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一切灾难的 根源,因此便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 1838年5月,这个文件以法案形式正式公布。

争取普选权的运 动,叫“宪章运动”《人民宪章》的公布,标志着宪章运 动的发韧。它得到广大工人和劳动群众的大力支持,很快就 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投入争取实现宪章的六点要求中来。全国 各地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人数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在哥拄 斯哥集会的人,多达15万人,宪章运动很快就发展成为群众 杪的运动。宪章运动其右翼是洛维特为首的“道义派",左 翼中以奥康瑙尔为代表的“暴力派”,实际也是合法主义者6 只有哈尼、琼斯等少数人才采取了比较坚决的立场。

宪章运 动曾于1838年、1842年和1848年出现过三次高湖。1B48年4 月3日,宪章派全国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并决定组织群众, 前往威斯敏斯特向国会示成,递交请愿书。但是,由于对政 府声称要以武力镇压的恐惧,宪章派领袖奥康瑙尔等人放弃 了原来的示威计划。后来政府洼行了几次大逮捕,并从宪章运 动内部进行瓦解,9月末运动失败。但是,宪章运动具有重 大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 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运动所提出的政治要求虽熙没有 直接实现,但对后来英国政治产生了重大澎响,到19世纪下 半期及20世纪初,宪章运动的大部分要求,都为英国议会所采纳。

里昂工人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原因,都有什么?

法国里昂的两次工人武装起义,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里昂是法国丝绸业的中心。在业主和包商的残酷剥削下,丝织工人和工匠的生活极其艰难。10月,我们与包商谈判达成了最低工资协议。但后来在7月,在国王的商业部长的支持下,包买主撕毁了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们举行了抗议示威,与军队和警察发生了冲突,这变成了一场自发的武装起义。

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国家。光荣革命后,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全体工人在当时发起请愿,通过人民宪章的重要文件,提出了21岁以上的男子有普选权,对于投票应以秘密方式进行,取消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票。英国查特派运动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争取普选权的工人阶级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推动了英国选举制度和代议制的改进。

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工人在其代表拒绝与资本家会面讨论工资标准草案后,举行了罢工并在省政府前游行。看到势头不对,资本家通过了工资标准协议作为拖延措施,工人运动应运而生,暂时意识到法国里昂的工人起义的意义。当然,资本家们并没有轻易妥协。他们起诉政府,反对工资协议。在政府的支持下,制造商迅速反悔,撕毁了工资标准协议。

里昂工人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然而,在60,000名政府军的包围下,起义被残酷镇压,里昂工人的起义再次失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意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成为历史舞台上的独立政治力量。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用武装斗争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虽然结果失败了,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起义失败是因为缺乏先进的政党和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里昂工人起义是如何发生的?

19世纪20年代,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正在为他们的理想四处奔走,而工人阶级已经在酝酿着自己的实际斗争了。法国里昂的工人站在这种斗争的最前列。

一提到里昂,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法国的丝绸之城。从16世纪起,它出产的丝绸畅销欧洲,尤其受到各国王公贵族的喜爱。在里昂城的中心,可以看到整洁的大街、林立的店铺和穿戴讲究的行人。可是在工业区,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里街道狭窄,遍地垃圾,街道两旁密布着低矮破旧的作坊。在作坊里十活的都是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纺织工人,其中有许多是妇女和儿童。还有不少工人连这样的房子也没有,只好露宿街头,或者睡在机器下面。这样的生活把工人们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开始了反抗。他们最迫切的要求是增加工资。1831年10月,工人代表提出了工资标准草案,要和资本家一起开会讨论。

可是,资本家们根本不打算接受工人的要求。开会的这一天,他们想方设法地讨价还价,而工人代表则是理直气壮,毫不让步。正在双方激烈争论的时候,从外面传来了震耳的吼声和歌声。原来6000名纺织工人停止了工作,列队来到省政府门前示威。他们高唱着战歌,雄赳赳地来到了会议厅外。资本家们赶忙闭上嘴,仔细一听,听出工人们在唱《马赛曲》。他们顿时着了慌,乱成一团,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有几个大商人凑到一起交头接耳商量对策,决定先来个退兵之计,然后再想办法。这一天深夜,工资标准协议终于被通过了。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整个里昂的工人区立刻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工人们为斗争的初步胜利而欢呼。

然而,资本家们并不甘心认输。他们派人向内阁总理告状,反对工资标准协议。政府立即根据制造商的要求否决了这项协议,还准备用武力镇压工人。将军罗盖公开叫嚷:“如果工人敢于起来,那就叫他们的肚皮开花。”制造商们有罗盖撑腰,马上背信弃义地撕毁了协议。3个星期过去了,工资还是照旧。这种强硬的态度使工人们预感到一场恶战就要开始,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11月21日早晨,工人们罢工了。一支2000人的游行队伍从工人区出发,直奔市中心。他们4个人一排,踏着坚定的步伐,高歌行进;

前进,前进,

冲向敌人的枪口,

冲过枪林弹雨,

奔赴胜利!

这时候,里昂通向工人区的城门已经有重兵把守。士兵们一个个手持马刀,荷枪实弹,满面杀气地站在城门口。显然他们已经接到命令,要向冲进城的游行者开枪。

游行队伍走到城门前,被军队挡住,一支支乌黑的枪口对准了工人们的胸膛。

工人们毫不示弱,齐声愤怒地高喊:“放我们过去!”反动军官也大声回答说:“回去!都给我回去!”双方怒目而视,气氛十分紧张。这时候,一位年轻的工人冲出队伍向城门跑去,口里高喊;“弟兄们,冲过去!”

“砰!砰!砰!”军队开枪了。几颗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鲜血浸透了上衣,他倒在了血泊中。工人们愤怒极了。他们呼喊着冲向敌人,没有枪支,便挥起木棍、腰刀;有的人拿起了石头,有的人抡起了拳头……不一会儿。他们在城门外的空地上,筑起了街垒,用夺来的武器向敌人射击,政府军队顿时乱了手脚。

枪声传到了工人区,这里的人们立即沸腾了。他们拥进军械铺,把里面的枪支、弹药和刀剑抢在手里,又一齐赶到城门前。

工人的力量加强了。他们向政府军发动猛攻,终于破门而入,冲进了城里。

城里每个主要街口差不多都有政府军防守。工人们把路上的石头和灯柱刨起来,把货车推翻,又运来木板和桌柜,筑起了一处处街垒。就这样,他们同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缺少子弹,他们把机器上的铅质零件拆下,熔制成小块顶替。英勇的少年儿童也投入战斗:送子弹,侦察敌情,有的直接拿起了枪。妇女们做饭,护理伤员。工人们越战越勇,攻占了一条又一条街道,一座又一座房屋,从四面八方向市政厅推进。

下午,在市政厅周围也出现了起义者的街垒。在一处坚固的街垒上升起了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上面写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工人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晚上,工人们连夜派人和其它行业的工人联系,起义队伍不断扩大。里昂城整夜枪声不断,火光冲天。各路反动军队招架不住,纷纷向军营和市政厅退却。

第二天早晨,罗盖妄图重整队伍进行反扑,但是官兵已经溃不成军,他手下只剩一小队骑兵可以作战。凶狠狡猾的罗盖摇头叹气,无计可施。他焦躁不安地踱来踱去,盘算着脱身之计。偏偏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向他报告坏消息:兵器库被捣毁,军营失陷,200多官兵被俘,运粮队中了埋伏……罗盖又急又怕,好容易挨到深夜,他就偷偷地带领着残兵出城逃跑了。

23日清晨,起义队伍占领了整个里昂城。武装起义司令部立即派出哨兵和巡逻队,社会秩序很快恢复了。起义工人成立了工人委员会,宣布废除捐税,实行工资标准协议。委员会还发表告市民书,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实行民主选举,把自己的代表选进政府。工人领袖甚至邀请警察局长也参加他们的辩论会。他们对政府的官员完全没有戒心。

资产阶级政府利用了里昂工人的麻痹大意,在国王的支持下调来了大军。12月1日,6万名政府军包围了里昂城。第二天,处于被动局面的起义队伍被血腥镇压下去了(1834年,里昂工人再次起义,也失败了)。

里昂工人的起义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表明它已经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相关阅读

  • 想象作文怎么写初中生
  • 保护大熊猫的英语作文
  • b站哪个老师初中作文讲得好
  • 你若懂我作文600字左右
  • 种菜小学作文300字
  • 小学作文辅导教材推荐
  • 高中作文有关奉献类素材
  • 高中关于奉献的作文
  • 我的社区英语作文带翻译有路线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