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大隋之昏君杨广(大隋之昏君杨广电影)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都说杨广是昏君,对此你怎么评价呢?

说起隋朝,你能想到什么?对于这个朝代,评价一直都不高,毕竟隋朝和后面的唐朝相比,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影响力,都无法比肩。而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杨广在影视剧中始终是一个昏庸无道,贪图美色的昏君形象,那么历史上的杨广真的是这个样子么?

1、杨广其人

史书上评价杨广“少聪慧”,说他小时候很聪明。如果让我评价一下杨广,那么我会用毁誉参半来评价。一方面杨广开通了大运河,这条运河对于后世影响非常重要;并且多次组织远征,保证了边境的安定,同时也收回了青海。但是另一方面,修建运河、发动战争的重担完全压在了百姓身上,让很多百姓起兵造反,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而杨广这位隋二世也随之而死。

2、开凿运河

相信初中历史书上肯定学过一条重要的运河——隋唐大运河。虽然叫作隋唐大运河,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隋朝才开始开凿的。隋朝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开凿、链接和修复。将一些已经废弃多年,或者运行情况比较差的运河进行修缮。然后将这些自然河、旧运河进行连通,同时少量开凿部分新运河。就这样挖出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而这条大运河一直到现在,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3、发动战争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一直受到边境少数民族的袭扰。所以历史上各个大一统的朝代都和边境少数民族爆发过战争,隋朝当然也不例外。在西征土谷浑的过程中,隋朝将被占据的青海收回。但是三征高句丽就没那么光彩了,一次失败一次退兵,最后一次也不算完全胜利。

4、兵变身死

在隋朝末期,发生了一件大事——江都兵变。在这次兵变中,宇文化及命人将杨广缢杀。在江都兵变之前,农民起义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大运河和远征土谷浑确实是功绩,但是无论是徭役还是兵役,都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重担,更何况后期三征高句丽,并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劳民伤财。而作为一个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还要服徭役,服兵役。可想而知对于皇帝是个什么态度。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民起义星火燎原,江都兵变再换新天。

他是史上著名昏君,为何却在亡国之前,让我国新增120万平方公里领土?

每一个王朝,无论存在的长短,对于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例如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4年,却奠定了千百年封建朝代的雏形,而在史书上,也有一位广为人知的昏君,在亡国前,将12万平方公里土地永久的纳入了版图,这就是隋末的隋炀帝。

从现在角度看,杨广他皇位来源不正,残暴奢侈无度,更是有着很多荒唐的传说,但是在对外方面,隋炀帝始终是保持着强硬的态度。

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在青海河西一代,吐谷浑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汗国,到了隋朝统一中原后,吐谷浑和隋朝也十分交好,期间隋朝的宗室光化公主还远嫁到吐谷浑,成为了步萨钵可汗的妻子。但是因为吐谷浑十分强大,加上步萨钵可汗经常打听隋朝情报,这让隋炀帝十分的厌恶。

公元608年,此时隋炀帝已经坐稳了皇位,决定去除吐谷浑这个埋藏在丝绸之路的隐患,因此他扣留了吐谷浑的太子慕容顺,并着手开始准备对吐谷浑宣战。

608年七月,隋朝的附庸高车国率先出军袭击吐谷浑,使得其惨败,迫使步萨钵可汗率部退入西平郡,然而此时的步萨钵还尚且不知道,这次战争的背后,正是隋炀帝所指使的,因此吐谷浑还派遣使节向隋朝求救,然而宇文述早就带着大军严阵以待,在曼头城(如今青海兴北)击败吐谷浑,并且占领了赤水城,迫使步萨钵可汗南奔雪山。在此一战当中,隋军剿灭了3000余人,并且俘虏了男女4000人,包括吐谷浑的王公、尚书和将军两百多人。

此时的吐谷浑已经不能在丝绸之路上有任何的威胁,不过在好战的隋炀帝看来,彻底消灭他才是最让自己心安的做法,609年,隋炀帝不理会步萨钵可汗的求和,5月亲征吐谷浑,命令将军刘权率军出击,追击步萨钵可汗至青海,俘虏千余人,并且攻破了其首都伏俟城(如今青海湖西部)。为此节节败退的吐谷浑人,只能退保覆袁川。

最终隋炀帝命令大将元寿南屯金山(今托赖山),段文振北屯雪山(祁连山),杨义臣屯琵琶峡,张寿屯泥岭,组成对吐谷浑残余势力的合围。

最终步萨钵可汗奔逃到了党项,而吐谷浑的仙头王率l0余万口归降。这场战争也以隋朝的彻底胜利而告终,从此之后,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故地全部归隋朝属有,从如今来看,范围从青海湖东岸,西到塔里木盆地。北到库鲁克塔格山脉,南到昆仑山脉,面积达到120万平方公里土地。

虽然在打完这场仗不久,隋朝在疲乏下走向了灭亡,但是在此之后,这些土地,也被永久纳入了我国华夏文明的领土。

隋炀帝的谥号,是唐高祖李渊所起的,根据古代的《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老实说,隋炀帝是一个暴君,但是绝对一个平庸无能的人,唐朝将其黑得也确实有些过头了。

杨广的真实历史,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

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

真实的杨广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只是没有处理好建功立业与民生的关系。

杨广在位期间、修京杭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科举、重开丝绸之路等都是影响中国千年发展历史的大事件,但杨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导致民怨四起,最终亡国。

杨广是隋朝的末代皇帝,被唐代史官和后世演绎抹黑的程度较多。中国封建社会一般继任王朝都会抹黑前朝皇帝统治残暴、无能、昏庸等,以衬托继任的合法性和笼络民心。

扩展资料:

中央名族大学历史学教授蒙曼对隋炀帝的评价: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确实,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

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隋炀帝是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他对于自身建功立业的狂热追求上。事实上,正是因为隋炀帝盲目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业绩,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会有滥用民力的行为,才会有最终的失败。

帝王这种形式的纵欲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追求个人享乐所带来的灾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历史上杨广真的干过弑父夺位的事吗?

历史有胜利者书写,所以杨广是除了商纣王之外被黑的最惨的皇帝。杨广之败和商纣王有点像,自身实力不怎么样,商纣王由于释放奴隶,不用奴隶祭祀祖先,还听女人讲话(古代女生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地位高低,地位再高的女人也只是生孩子的工具而已,秦汉也是)。被西祁看不起,当然他们俩共同的特点就是轻视对手,或者说无视对手。杨广实习科举制度,任人唯贤,这种做法对继承者来说,威胁很大,无聊是大官小官还是核心官员,明明是躺着赚钱,有权有钱的工作,被杨广搞成任人唯贤有能者上位,得罪了几乎全部的官员,唐朝全部制度都是复制杨广的,这就好比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样,这些变法的人因为得罪了权贵势力都惨死了,君主惨死也是很正常的,不过秦王只杀商鞅,不恢复他变的法,非常聪明,而唐朝也一样,依靠权贵势力打败杨广,然后一直伪造杨广的坏话,让权贵势力高高兴兴的,但就是不恢复杨广得罪权贵势力的改革。

历史上的杨广真是昏君吗

杨广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杨广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 历史上的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广,历史评价。

聪明有能力的君主,又是残暴的君主。

对于隋炀帝,史学界长期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可以与商纣王、秦始皇相提并论。他在14年位期间,“统一江山”、“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特别是他营建东都(今洛阳)、三游江都(今扬州)、三征高丽(今朝鲜半岛),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王朝的寿终正寝。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

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暴君,在其统治期间,同样成就了大事业,同样也有大作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这位帝王。郭志坤《隋炀帝大传》一书中曾评价他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可彰,其功也卓。

若论其功业,则不下于秦始皇,决非“秦二世”者流所可比拟。对于隋炀帝短短一生来说,这样的评价是比较中肯、公正的。

利用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隋炀帝有两大功业:

一是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大运河的开凿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在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创科举制,促进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隋炀帝杨广可谓功劳盖世!他还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也乃一代有作为的国君所为。

综观隋炀帝的功与过,隋炀帝虽“暴”但大有作为。作为现代人,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人物,以理性的思维对待人物,我们的历史和生活将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充满智慧!

扩展资料:

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胡戟:“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蒙曼:“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他是个暴君。

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任性妄为,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他是昏君……在这第三时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所叫昏君。”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龙舟选美

杨广下江南时,在龙舟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杨广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杨广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隋炀帝杨广功和过是什么?杨广弑父这历史是不是真的?

可能很多人对于隋炀帝的印象都不是很好,在很多的史书的描述中,隋炀帝也是一个非常残暴的昏君,特别是对于隋炀帝弑父这一段,很多的人们都大肆的批评。都说隋炀帝是历史上不忠不孝,并且非常好色的一个皇帝,其实,对于隋炀帝弑父这一段,我们并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隋炀帝杀了自己的父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种说法是,隋炀帝杨广的父亲,也就是杨坚。在快要死去的时候,因为杨广调戏自己的庶母也就是陈氏,和杨广闹翻了,再加上这个时候,杨广又急着要坐上皇位,于是就让人把杨坚给隔离了,在被隔离之后,没多久,杨坚就去世了,于是人们就纷纷猜测,都觉得杨坚肯定是被杨广给谋杀了。

但是也有人说,隋炀帝弑父的事情是不真实的。这都是后来杨玄感兵变的时候,给自己找的借口。在杨玄感失败了之后不久,杨玄感的部下兵变用的也是这个借口,也说隋炀帝弑父,要替杨坚报仇。但是在早期的野史笔记中,却没有提到隋炀帝弑父这件事情,说法都是不一样的。

事实是什么样子已经是无证可查了,毕竟历史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们只能从史书上来找一些证据。但是因为说隋炀帝弑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后来慢慢的在历史上遗留下来,就有了隋炀帝弑父这么一件事了,都说隋炀帝杨广为了早日登上皇位而毒杀了父亲杨坚。

隋炀帝是昏君吗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604年,杨广即位,成为隋朝政权的第二位统治者。在与隋唐历史有关的电视剧中,杨广总是以一副荒淫无道、昏君的形象示人。所以,隋炀帝也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其实,评判一个人的功劳与过错,不能单独从他的过失和成功来评判,还需要兼顾多方面来客观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某些方面来说,隋炀帝杨广并不是一位昏君。文化上,隋炀帝下令官员们号召当地文人编著地方志,隋炀帝这一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隋炀帝还派遣朝廷官员去张掖,收集与西域相关的书籍和作品。随后,根据搜集著有《西域图记》一书,里面讲述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衣服习俗等,是一本著名的地理学作品。除此之外,隋炀帝下令在全国修建大量的学校,方便学子的求学,并且注重对古典书籍的收集与整理。隋炀帝让官员们寻找遗散的文著,然后进行整理与保护。隋炀帝时期的藏书量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时期。隋炀帝还开创了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到唐代时期才逐步完善起来。隋炀帝登基后,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了进士科。隋炀帝实行的进士科,不仅考察了人才的文辞,还注重考察了学子的人品。隋炀帝为政期间的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说隋炀帝是昏君在于,隋炀帝太过于急功好利。登基之后,他不断地发动对吐谷浑、高句丽等国家的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此之外,隋炀帝贪图享乐,追求享奢的生活,他命人在洛阳东都重新修建了宫殿,浩大的工程费用都由百姓们支付。隋炀帝在后宫中网罗了大量美色,以至于后来,他无心兼顾朝政,只知和妃嫔们玩乐。

隋炀帝的功与过

要想对隋炀帝的功与过有一个公正的评价,那必须要正确了解隋炀帝的历史。对于隋炀帝,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荒淫无度,残暴至极了。尽管他当时修建了至今还存在的大运河,但因为他的种种劣迹,对他的的评价还是否定的多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仔细查阅隋炀帝的生平资料以后,对他的功与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在批判他的过失的同时,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他的一些功绩,而不能因为他的劣迹就把他定为一个历史罪人。如果把他的挥霍无淫和隋文帝的勤俭节约同他修建的大运河来对比的话,这两个范畴的差距未免有些大了。他修建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多少好处,这个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尽管隋炀帝痴迷于女色,但在他的心中皇后始终在他心中排第一位,任何人不能够来替代,他并没有因为其他妃子而不待见皇后,他对她的宠爱依旧和原来一样。

对于隋炀帝的过失也要公正的认识,因为他的雄心日益膨胀,让他背负上了暴君的名字不足为过,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就会不顾一切,人民的生死在他的眼里都不算事,因此他让人民群众承受了许许多多的苦难,这不是一位爱惜民众的黄帝可以做出来的。他赢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于是他无所事事,沉迷于各种荒淫无度的生活,这也不是一位黄帝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因此让他背负昏君的称号也十分正确。

历史上杨广有没有弑父杀兄?

历史上杨广有杀兄,弑父没有描述。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患病住在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病。文帝召皇太子杨广入内居崐住在大宝殿。杨广考虑到如果文帝去世,必须预先作好防备措施,他亲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

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太子。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文帝的寝宫,文帝看后极为愤怒。天刚亮,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所逼迫。陈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她回到文帝的寝宫,文帝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陈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

文帝愤怒,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误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我的儿子!”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文帝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了文帝的寝宫,起草敕书。

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假传文帝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

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文帝的寝宫侍侯文帝。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一会儿,隋文帝死了。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杨广继位后,假传隋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

扩展资料

直到文帝卧病于仁寿宫时,皇太子与文帝姬妾皆随侍在侧,《资治通鉴》、《隋书》载宣华夫人被太子杨广“无礼”之事。 宣华夫人将此事告诉文帝后,文帝始知冤枉了杨勇,并大骂独孤皇后与杨广,派人召杨勇进宫,准备废杨广而复立杨勇为太子,但是此事被杨广拦截。

随即文帝便暴崩,杨广即位,立即假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炀帝后来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继承其位 ,全部流放济南,后来多数都被杨广杀死。

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

提起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另外,还有人想问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后面成为了“一代昏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

1、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

公元年,杨坚在大兴城(今陕西西安)称帝,定国号为隋,结束了至汉末以来三百年的乱世,并且杨坚采用了休养生息的,开始富强,史称“开皇之治”。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王朝,谁能想到它会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呢?公元年杨坚继位;公元年江都兵变,杨坚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好家伙,十几年就把老爹留下的家业全给“作”没了。那杨广是昏君吗?在我看来,杨广并不是昏君,而是一个暴君。

我们可以先定义一下什么是“昏君”和“暴君”,昏君一般就是指无功之人,暴君一般是指无德之人。就比如秦二世嬴胡亥,这家伙继位以来就没干过一件好事,陷害蒙恬两兄弟、李斯等大臣,还大力修建修造阿房宫和骊山,是一个妥妥的昏君加暴君。

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后面成为了“一代昏君”?

隋朝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杨坚好大喜功,那杨广了啥呢?三征高丽、西征、滥用民力修建大运河,导致国力大减,这么看是一妥妥的暴君了,那么他是否有功呢?当然有还是有的,就比如修建大运河,滥用民力是不假,但是修建大运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还有洛阳、重开丝绸之路和大兴科举等等,这些为政措施都影响后世深远,功绩都是不能否认的。这么看来,他是一个有功无德的人,毕竟“过在当代,功在千秋”,没有将功绩和的利益相统一,才出现了这种局面。

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之后的代王朝大都,但是下一个王朝必定富强,比如秦朝之后的汉、隋朝之后的唐。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秦、隋打好基础,汉、唐才不用收拾摊子,才会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2、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

3、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后面成为了“一代昏君”?

4、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隋炀帝是谁?是昏君吗?

隋炀帝被认为是史上的昏君,很多人将他和商纣、夏桀相提并论。我想,世人给隋炀帝一个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因:其一,他是一个皇帝,就是我们所谓的“败家子”。其二,他靡华,荒无道。其三,他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顾死活。

有人说:“评论历史人物,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要看他历史活动的意义,是进步还是。”从这点来说,隋炀帝还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还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或者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的皇帝中,隋炀帝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他虽不是明君,但也没有必要给他扣上昏君的帽子。”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的太子地位。由于生活,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雨衣,他拒绝着说道:“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了以为杨广还具备仁爱之心,更加喜爱。为了得到皇帝这个位置,他伪装14年,不露任何马脚,令人叹为观止。此人可比初进关中的汉高祖刘邦,胸怀大志且处心积虑,这岂是一位昏君所能做到的。

他在位以后,开通京杭大运河,击溃吐谷浑、、、契丹等国,阔疆五万里,建立科举取士制度。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洛阳人和扬州人应该感谢隋炀帝,洛阳从西周起,陆续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被誉为九朝古都。隋炀帝继位后立即在此建立新都,新都是一座七公里见方的大都市,建好后,洛阳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以致在隋以后的的唐代一直被做为东都。扬州城的兴衰更是离不开隋炀帝和他举全国之力量修建的大运河,到了明清时,扬州的经济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没有隋炀帝,没有大运河,哪会有春风十里的扬州。扬州,作为一个王朝的缩影,留下了隋炀帝很多故事。扬州,是隋炀帝事业的起点、生命的终点。

和秦朝的大一统一样,隋朝的建立打破了各地间的壁垒,完善了建立统一大国所必备的各种制度,例如,将土地全部分配给农民,对其征税的均田制均以实行,将数目庞杂的归纳为五百条的《律》,以及行政中《令》的制定,用律宜刑以防,以律采运营方针,这两者是的两根基础支柱。确立于隋的这一套《律》《令》此后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隋炀帝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雄心勃勃,雷厉风行,把隋文帝废止的学校全部恢复起来,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举制。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隋炀帝为了使行政区域的划分摄制四海,慕秦王而重设郡县制,大大扩大了郡的辖境。除了整治内部隋炀帝还把目光投向扩展和巩固疆域。从他三次亲征来说,也不是个胆小和无作为的皇帝,只不过“胜者为王败者寇“。

隋炀帝在位之时,滥杀朝臣,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多次巡幸江南,国库空虚,致使国内兵民之变蜂起,最终被禁卫军勒死于江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开疆辟土,为唐代的繁盛和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丰厚了心理积淀和创建了统一的多样板;在文化上他促进了南北的和联系。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说成是为了到江南游玩,这显然不可信。开凿大运河,其实是出于和经济目的,是为了沟通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大运河边的那么多的大粮仓可以作证。

隋炀帝在文才方面也不是平庸之徒。史书说他自幼聪颖,敏慧好学,颇有文才。他一生之中作了不少有一定水平的诗赋、歌词,而且整理、收集了一部分文集以传后世。隋宫中流传的音乐,有很多是采用了杨广所作的歌词,颇有南朝华丽之风。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隋炀帝的文采虽然不能和南唐后主、北宋徽宗这些才子相比,但亦绝非泛泛之辈。

纵观隋炀帝的一生,可以说他是文士、武帅、阴谋家、野心家、暴君、昏君、懦夫等等角色集于一身的人,他的人生之复杂,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评价的。就是这样一个帝王,为什么为后人所唾弃,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隋炀帝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是好大喜功而伤了民心,隋炀帝建立的那些工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做成了,发挥了效益,你就是功臣,做不成,你就会遭到骂名。隋炀帝修一条大运河毕竟还能成为中华的遗产,反观我们有些面子工程,完全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步隋炀帝的后辙。

以上就是与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相关内容,是关于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的分享。看完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炀帝杨广简介

杨广--隋炀帝2003-6-20炀帝,名杨广(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王府中只安排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候,他又故意将乐器的弘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见了以为杨广象自己,十分称心。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绝着说道:“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了以为杨广还具备仁爱之心,日后能成大事,更加喜爱,与此同时,杨广又勾结和杨勇不和的越国公杨素,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极力中伤杨勇,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说他盼望父皇快死。

文帝听后逮捕了杨勇,于公元600年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篡位的第一步成功。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读后大怒,马上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此时,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 *** 地调戏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杨广的蒙骗,拍着床子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围的爪牙的密报,忙与大臣杨素商量后,带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谋杀了文帝。杨广又派人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杨勇还没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就这样,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取了皇位。史称炀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大业”。杨广一夺到帝位,就显露出荒淫奢侈,残虐人民的本性,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暴君。杨广即位的第一年,就决定迁都洛阳。他命杨素营建东京宫室,又命宇文恺与封德彝等造显仁宫。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送洛阳。

农民被迫运输,千里络绎不绝,使许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他下令在洛阳西郊建筑一座西苑,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高一百多尺,岛上建筑亭台楼阁,十分壮观。海的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个别院,建筑非常华丽,每院由一个妃子主管。整个西苑被点缀得四季如春,秋天,用彩绫剪成花叶,挂满树枝。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苑内还饲养着各种珍禽异兽,供杨广游猎、观赏。晚上,杨广经常带着几千骑马的宫女,吹奏着乐曲,到西苑游览、夜宴。同一年起,杨广为了游玩和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历时六年,修建了一条东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东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河的两旁开辟大道,道旁种上榆树和柳树,岸边每隔两个驿站设置一座供杨广休息的行宫。自洛阳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共设置了40多座行宫。开凿大运河,共用了约1亿5千万个人工,平均当时每户百姓要出近20个人工,还有许多开挖运河的民工累死在河中。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杨广竟下令将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活埋在岸边。在客观上,这条用无数劳动人民血汗修建成的大运河,起着便利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起,杨广三次通过大运河到江都巡游,他乘着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层的大龙舟。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别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首尾相望,绵延二百多里,拉船的纤夫就有八万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热闹非凡。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杨广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观赏两岸风景。沿途五百里以内的百姓,被迫奉献食品。珍贵美味的食品吃不完,开船时就挖一个坑掉了事。许多百姓被弄得倾家荡产。有一年,杨广从陆路去北方巡游,带了50万大军,特地征调了十几个郡的民工。开凿太行山,修起一条大道。又征调了一百多万人,限期二十天,修筑长城,以保护他的安全。到了北方,没有行宫,他命令巧匠宇文恺建造了一座活动宫殿,称观风行殿,上面可容几百人,可随时装拆,下有轮子转动。杨广先后三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在朝鲜半岛,隋朝时分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高丽最强,炀帝继位后,征召高丽王入朝不至,炀帝率大军征讨。大业八年(元612年),杨广进行了第一次征讨。出兵以前,他征调大批工匠在山东东莱(今山东省掖县)海口大规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昼夜地劳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的有十分之三、四。

他还征调江淮以南的民工和船只,把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郡,船只前后相继,长达一千多里。奔走在路上的民工和兵士,经常有几十万人。很多人倒毙路旁,尸臭不绝。准备就绪后,隋军一百多万人分海、陆两路进攻高丽,大败,只有2700人逃回。大业九年正月,杨广第二次征讨高丽,四月炀帝再渡辽水,六月国内杨玄咸起兵攻洛阳,炀帝因后顾之忧,只好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国内农民起义席卷大东南北。炀帝妄想以对外胜利来扭转危亡的命运。对高丽进行了第三次征讨。但当时农民起义军遍地皆是,征集的士兵或因道路阻隔不能到达;或沿途逃散。以致兵员不足,无法进军,只好与高丽和议,乘势收兵。同时,杨广为了表示隋朝的富足强盛,他利诱西域使者和商人入朝,沿途郡县奉命耗费巨资迎送。公元610年,西域各国使者和商人齐集洛阳。从正月十五夜间开始,杨广命令在皇城端门外大街上置设盛大的百戏场,为西域人演奏百戏,戏场大至周围五千步,奏乐人多至18000人,几十里外都能听到乐声,灯光通明如同白昼,直演奏到正月底结束。西域人到洛阳东市做交易,杨广命令本市商人盛饰市容,广积珍货,商人都服装华美,连地摊上的卖菜人也得用龙须席铺地。西域人经过酒食店门前时,店主都得邀请他们入座吃饱喝足,不收分文,还说隋朝富饶,酒食照例不要花钱。

市内树木也都用帛缠饰,以示富足。西域人问道:“你们隋朝也有赤身露体的穷人,为什么不用这些帛给他们做衣服穿,却白白用来缠树?”市人无言以对。就这样,隋文帝时期积累起来的巨量财富和民力被杨广无限止地挥霍和消耗着。而无止境的徭役和兵役,又迫使千千万万的农民离开家园,大量田地荒芜,广大农民无法生活,只得吃树皮,树叶,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杨广又言无又无信。公元615年,他再次去北部边境巡游,突厥几十万骑兵突然来袭,把他围困在雁门(今山西小代县),他只能抱着幼子杨杲日夜啼哭,束手无策。最后接受了大臣苏威等建议,下诏书保证不再出兵攻打高丽,并重悬赏募兵,各地县令纷纷应募,领兵前来求援,使他才得解围。但是,他回到洛阳后就推翻诺言,不给赏赐,并下令再次攻打高丽。杨广如此暴虐的统治,终于在公元611年激起了农民大起义。但杨广却仍不加收敛,依然奢侈残暴,而且拒绝臣下的劝谏,他自以为才学杰出,对侍臣说:“别人说我只不过是继承先帝的遗业,其实,即使和士大夫比才学,我也应该做皇帝。”又说:“我生性不喜欢别人劝谏。如果是达官,再想以进谏来求取声名,我更不能饶他们。如果是一般百姓,我还可以饶他些,但决不让他有出头之日。

”开国功臣高颖,贺若弼、宇文弼等重臣因为不满炀帝的奢侈,被炀帝加上诽谤朝政的罪名处死。公元616年,他不顾隋朝的安危,再次巡游江都,临出发时,小官崔民象上表谏阻,他把崔民象杀了。走到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小官王爱仁上表劝谏,他又杀死王爱仁,继续前行。到了梁都(今河南开封),有人拦路上书,说你如果定要去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他又杀死了上书人,最后,他来到江都。农民大起义的烽火越燃越烈,杨广预感末日临头,一直胆战心惊,晚上他难以安睡,睡梦中又常惊呼有贼。要几个宫女象哄孩子那样哄着,摇抚着才能入睡。一天夜里,大业殿起火,他以为是农民军杀了进来,慌忙逃入西苑,藏在草丛中,直到大火熄灭以后才敢出来,逃到江都后,他更加荒淫无度,在宫中建造了一百多座殿房,各居美女多人,每天轮流由一房作东,他带着后妃侍女一千多人前去饮酒,整天酒不离口,日夜昏醉。他不愿听到不利的消息,但这仍消除不了心头的,常常对萧皇后说:“外面有不少人想计算我,且别管他,还是快快活活地饮酒吧。”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镜子呆呆地照了良久,对萧皇后说:“我这颗头颅不知道谁来砍它呢?”萧皇后惊恐地问他为什么说这话,他强作笑容说:“贵贱苦乐没有一定,砍头也不算什么。

”当然,他是不肯束手待毙的。眼见隋朝的大部分土地已被起义军所控制,隋军只是困守着洛阳、江都等几座孤城,他怕江都不安全,准备迁都到长江南面的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命令民众给他修建宫室。杨广的禁卫军将士都是关中人,早已怨恨炀帝的久居江都,现在见他还要南迁,都愈加思念家乡亲属,纷纷谋划逃归故里,一时军心浮动,众叛亲离。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3月3日,将作少监宇文智与郎将司马德勘,直阁裴虔通等人,乘机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煽动士兵,于傍晚时杀入宫中,杨广闻变,仓皇改换服装,逃入西阁,叛将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从宫女口中得知炀帝所在,引兵赶到西阁,只见炀帝和萧皇后正并坐在一起哭泣,杨广还责问叛将道:“我犯了什么罪,你们要如此对待我?”叛将们说:“你穷兵黩兵,游玩不息,穷奢极侈,荒淫无度,信奸邪,拒绝忠言,使男子枉死战场,妇女儿童死于野外,百姓失去生计,天下大乱,你还说没有罪吗?”杨广说:“我确实对不起百姓,至于你们,跟着我享尽了荣华富贵,我没有对不起你们,今天的事,是何人为首?”叛将说:“天下人对你这个昏暴之君都恨之入骨,岂止是一个人带的头。”说完就上前拉杨广下阁。这时,叛官封德彝赶来传宇文化及的命令说“这种昏君,用不着带来见我,赶快结果了他。

”萧皇后哀求说:“皇上实在不贤,但看在以往对你们的恩情上,叫他让位,降为三公,留他一条命吧。”叛将们不允,以裴虔通为首,提刀要杀杨广,杨广叫喊道:“你们别动手,让我喝毒酒自尽吧”裴虔通不准,说毒酒不如刀锋省事。杨广哭着说:“我怎么也是一位天子,就让我留个全尸吧。”说完解下了自己的巾带,马文举接过巾带,和士兵们一起将他拥入内室勒死。事后,萧皇后叫宫女拆去床做成棺材,暂时装殓杨广的尸体,不久,宇文化及将他葬于江都宫西面的吴公台下。唐朝建立后,迁葬于雷塘旁边。

相关阅读

  • 尼康l3(尼康l32)
  • 木瓜下奶吗(木瓜有催奶的功效吗)
  • 菠菜猪肝汤的做法(菠菜猪肝汤的做法和功效)
  • 北戴河在哪里(北戴河在哪里哪个省哪个市)
  • 云岩区邮政编码,云岩区邮政编码查询
  • 李先生英文怎么写(亲爱的李先生英文怎么写)
  • 云台观(云台观猫猫庙)
  • 高尔夫球童(高尔夫球童有前途吗)
  • 科幻画二年级(什么叫科幻画二年级)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