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沈深(沈深圳)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浣溪沙·溪岸沈深属泛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浣溪沙·溪岸沈深属泛萍

[作者] 葛胜仲   [朝代] 宋代

溪岸沈深属泛萍。倾城容貌此推轮。可怜虚度二年春。

暮暮来时骚客赋,朝朝新处 *** 人。天留花月伴羁臣。

《浣溪沙·溪岸沈深属泛萍》作者葛胜仲简介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諡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葛胜仲的其它作品

○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 西江月·与王庭锡登燕集作

○ 临江仙·尉姜补之托疾卧家作

○ 减字木兰花·薛肇明同二侍姬至葛山观梅,薛公会作

○ 葛胜仲更多作品

后汉书《王景传》译文赏析

王景传

【题解】

王景,东汉水利专家。汉平帝时,黄河决口,在汴渠一带泛滥了六十多年,兖、豫二州多遭水患。永平十二年,由王景指挥治理黄河。他与助手王吴勘察地势,开凿山阜,采取筑堤、修渠、建水门等措施,使“河、汴分流”,起到了防洪、航运和稳定河道等巨大效益。此后,黄河八百年间没再决堤,使得黄河两岸人民生活得以长期安定。这篇传记介绍了这位水利专家的生平事迹,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

【原文】

王景字仲通,乐浪诌邯[1]人也。八世祖仲,本琅邪(琊)不其[2]人。好道术,明天文。诸吕作乱,齐哀王襄谋发兵,而数问于仲。及济北王兴居反,欲委兵师仲,仲惧祸及,乃浮海东奔乐浪山中,因而家焉。父闳,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帝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史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征之,道病卒。

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3],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堰)流法[4],水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

【注释】

[1]乐浪诌邯:在今朝鲜平壤西北。

[2]琅琊不其:治所在今山东崂山西北。

[3]沈深:为人深沉。沈,通“沉”。伎艺:技艺,技术。伎通“技”。

[4]堰流法:即在低洼地修筑水库的方法。

【译文】

王景,字仲通,他是乐浪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他的八世祖王仲,原是琅邪不其(今山东青岛、不其一带)人。王仲喜欢道术,懂得天象。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刘襄策划发兵,多次向王仲请教。济北王刘兴居反叛时,想要他担任军师。王仲害怕遭祸,就乘船东渡大海,逃到乐浪山中,就此在那里安了家。王景的父亲王闳,做过郡的三老。更始失败后,当地人王调杀了郡守刘宪,自称为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帝派太守王遵率军攻打王调。王遵到辽东,王闳与郡府决曹史杨邑等人一起杀了王调,迎接王遵。天子便将他们都封为列侯,唯独王闳辞让官爵。皇帝很感惊奇,召他进京,谁知他在路上病逝了。

王景从小学习《周易》,接着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他又喜欢天文数术一类的事,所以性格深沉,擅长的技艺很多。司空伏恭召他到府中任职。当时有人荐举王景能治水,显宗下诏书要他与将作谒者王吴一道修建浚仪渠。王吴采用王景提出的低坝挡水的办法,才不再有水害。起初,在西汉平帝的时候,黄河、汴水决口,冲坏河堤,没来得及修治。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书说:“黄河决口已经很久了,天天为害,济渠淹了几十个县。花些钱治水,取得成功并不困难。最好改建河堤,使百姓安定。”

【原文】

书奏,光武帝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逡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帝得此遂止。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它役,不先民急。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5]。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6],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知名。王吴及诸从事掾史皆增秩一等。景三迁为侍御史。十五年,从驾车巡狩,至无盐,帝美其功绩,拜河堤谒者,赐车马缣钱。

【注释】

[5]形便:方略,方法。

[6]绩:应作“碛”。砥碛,指河中的沙堆、石头。

【译文】

奏章送上去,光武帝立刻派去士卒。正筹划治理黄河的事,浚仪令乐俊又上书说:“从前在武帝年间,人口众多,都沿着河堤开垦种植,而瓠子河决口,已有二十多年,不会立刻就阻塞的。现在人口稀少,田地广阔,虽然没有治理,灾患还可以承受。而且又经过战争,现在又兴动劳役,劳苦和怨恨一旦多了,百姓无法承受。最好等稳定的时候,再讨论这件事。”光武帝看到这个意见就取消了治水的事。后来汴渠东流,越来越大,而水闸原先所在的地方,都已经到了黄河中间。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认为朝廷经常兴动其他劳役,而不先考虑百姓最急的事情。

永平十二年(69),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于是便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从荥阳(今河南荥阳)到千乘(今山东博兴)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王景虽然尽量节省民工和费用,但是开支还是数以万计。第二年的夏天,水渠建成了。明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王吴和从事掾史们都增加一级官爵俸禄,王景则连升三级成为侍御史。永平十五年(72),他跟随明帝到东部巡视,到达无盐时,皇帝称赞他的功绩,授予他河堤谒者一职,赐给他车马、细绢和钱币。

【原文】

建初七年,迁徐州刺史。先是杜陵杜笃奏上《论都赋》,欲令车驾迁还长安。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伫立西望。景以宫庙已立,恐人情疑惑,会时有神雀诸瑞,乃作《金人论》,颂洛邑之美,天人之符,文有可采。

明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着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辞。卒于官。

初,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

【译文】

建初七年(81),王景调任徐州刺史。在这以前杜陵人杜笃向皇帝进献《论都赋》,想使都城迁往长安。上了年纪的人听说以后,都萌动怀念故土的想法,一个个深情地长时间地向西遥望。王景认为宫室宗庙已经建成,迁都恐怕引起民众的疑惑。恰逢当时出现神雀等各种祥瑞,就写了《金人论》赞颂洛邑的华美和天人相应的祥瑞,文章有很多可取之处。

建初八年,王景调任庐江太守。在他到任之前,庐江的百姓不知道用牛耕地,造成土地肥力有余而粮食经常不够的现象。郡的边界上有楚国相孙叔敖所修的芍陂稻田。王景于是率领督促官吏和百姓,重新开垦荒芜的土地,教百姓用犁耕地,这样开垦的田地比原有土地增加了一倍多,郡内的粮食丰盛充足。于是将诫命刻在石头上,使百姓知道一般的禁令。另外,他引导百姓养蚕织布,给他们制订法规,将法规全部刻在乡间亭子上。庐江还流传他制订的条文。王景在官任上去世。

最开始的时候,王景认为《六经》所记载的,都有卜筮,做事情都蓍龟求卜,然而群书所说的吉凶不一致,于是整理各家数术方面的书籍,及建墓造宅的禁忌、阴阳风水、占星之类适用的部分,编辑成《大衍玄基》一书。

南朝宋外戚、吏部尚书王僧绰简介,其妻为东阳公主

人物生平 好学有才,尚帝公主

王僧绰为人好学且具分析思考力,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因自幼就有成就大事的气度,当时众人都视他为国家栋梁之才。十三岁时得宋文帝召见,其时其父王昙首已死,而王昙首本身亦是宋文帝宠臣,故王僧绰下拜哭泣,宋文帝亦很悲伤。王僧绰承袭父爵 豫宁县侯 ,并娶了宋文帝长女东阳公主刘英娥。

权势过盛,外放遭拒

王僧绰历任司徒参军、始兴王文学、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及太子中庶子等职。至元嘉二十六年(449年),王僧绰迁尚书吏部郎,掌选举官员的权力。任内分辨人们品第,了解其人才干以选出有才能之士,相当称职。元嘉二十八年(451年),王僧绰迁侍中,掌机密事。其时,宋文帝已经在想身故后的事务,正因王僧绰年轻,就想委以大任,故此朝中大小事务都让王僧绰参兴。堂兄王微怕王僧绰权势太盛,于是劝他削弱自己的权势。王僧绰于是曾自求外任吴郡太守及广州刺史,但都遭宋文帝拒绝。

与帝谋事,不幸遇害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F等人行巫蛊之事被揭发,宋文帝先召王僧绰商讨,至决定废黜太子及始兴王后就命王僧绰翻查以往废太子及诸王的旧事作参考。其时刘劭打算作乱,在东宫为将士设宴,王僧绰亦秘密报告宋文帝。搜集好昔日废立之事后,江湛及徐湛之亦知宋文帝要废太子,于是分别推荐自己的女婿南平王刘铄及随王刘诞;而宋文帝则属意宠爱的建平王刘宏。宋文帝在新储君问题上犹豫未决,王僧绰于是说:“立太子的事,应由圣上你心意决定。臣认为这只应快快作决定,不能迟缓。应当决断时不决断,反而会承受其引起的祸患。希望以大义割断恩谊,忽略小小的不忍心,否则就应对太子如最初一样,不要让太子生疑心。淮南王说:‘密谋即使像将石头丢进水中沉没不见,吴越地区擅长游泳的人都能找到。’事情虽然是机密,但很易会泄露出去,不可以让意发生,成了后世的笑话。”宋文帝答:“你可以说是能决断大事的人。不过这件事很重大,不可以不三思而后行。而且庶人不久以前才死,人们会说我不慈爱呀。”王僧绰就答:“臣怕千年以后,人们都说陛下只会制裁弟弟,不会制裁儿子。”宋文帝听后沉默。江湛其时亦在,离开宫阙后就对王僧绰说:“你说话,不要太直接呀。”王僧绰却说:“我也不想你这么不直接。”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劭率兵进攻台城,弑杀宋文帝,江湛其时闻乱,感叹道:“没有听王僧绰说话,弄得如此境地。”亦被刘劭所杀。刘劭及后即位,并命令王僧绰作诏文大赦,转吏部尚书。不久,刘劭检查文帝巾箱及江湛书疏,得知王僧绰有参与密谋废立之事,于是收捕并将其杀害,享年三十一岁。同年,刘骏讨灭刘劭,即位后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赐谥号 愍 。

王僧绰著有文集一卷,行于世。

性格特征

王僧绰虽然身任要职,但为人深沉有气度,不会以自身才能去贬损他人。昔日其父王昙首与王华皆受宋文帝亲任,不过王华子王嗣才能差劣,官位和待遇都不高。王僧绰却曾对蔡兴宗说:“我名位应该与新建(王嗣所承袭的爵位新建县侯)一样,而今我能有如此高的名位,都因为我与皇室结下姻亲所致。”

凶宅

王僧绰曾在太社西空地区域建屋,其地在东吴时是丁奉的宅第,但在其死后一家遭流放。东晋时先后是周、苏峻、袁悦及章武王司马秀的宅第,但他们都被诛杀。后来此地给了臧焘,他本人亦频频遇到不幸事,故此此地被称为凶地。王僧绰认为屋宅没有吉凶之分,于是请求在那建宅,岂料尚未建成居住就已经遇害。

家庭

妻子

刘英娥,宋文帝女,东阳献公主

儿子

王俭,嗣子,在宋官室尚书右仆射,很得萧道成重用。南齐官至中书监。

王逊,王俭弟,在宋官至丹杨丞,告发刘彦节叛变事后未获封赏而有怨言,在王俭意愿下被流放到永嘉郡,在路上被杀。

孙子

王骞,王俭嗣子,官至中书令。

王,王俭子,官至尚书左仆射。

家族世系

王导——王洽——王——王昙首——王僧绰——王俭——王骞——王规——王褒——王——王弘直——王D(即王方庆)、王缄(jiān)、王续、王缋(huì)、王绲(gǔn)

史籍记载

宋书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 。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十三,太祖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义恭司徒参军,转始兴王文学,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谙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二十八年,迁侍中,任以机密。僧绰沈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先是,父昙首与王华并为太祖所任,华子嗣人才既劣,位遇亦轻。僧绰尝谓中书侍郎蔡兴宗曰:"弟名位应与新建齐,超至今日,盖由姻戚所致也。"新建者,嗣之封也。及为侍中,时年二十九。始兴王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蚤达,逡巡良久乃答,其谦虚自退若此。

元嘉末,太祖颇以后事为念,以其年少,方欲大相付托,朝政小大,皆与参焉。从兄徽,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僧绰乃求吴郡及广州,上并不许。会二凶巫蛊事泄,上独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宫夜飨将士,僧绰密以启闻,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撰毕,送与江湛、徐湛之。湛之欲立随王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太祖欲立建平王宏,议久不决。延妃即湛之女,铄妃即湛妹。太祖谓僧绰曰:"诸人各为身计,便无与国家同忧者。"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便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淮南云:'以石投水,吴越之善没取之。'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重,不可不殷勤三思。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曰:"臣恐千载之后,言陛下唯能裁弟,不能裁儿。"上默然。江湛同侍坐,出阁,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大伤切直。"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

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叹曰:"不用僧绰言,以至于此。"劭既立,转为吏部尚书,委以事任,事在《二凶传》。顷之,劭料检太祖巾箱及江湛家书疏,得僧绰所启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时年三十一。因此陷北第诸王侯,以为与僧绰有异志,并杀僧绰门客太学博士贾匪之、奉朝请司马文颖、建平国常侍司马仲秀等。世祖即位,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愍侯。

初,太社西空地一区,吴时丁奉宅,孙流徙其家。江左初为周、苏峻宅,其后为袁悦宅,又为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终。后给臧焘,亦颇遇丧祸,故世称为凶地。僧绰常以正达自居,谓宅无吉凶,请以为第。始就造筑,未及居而败。

子俭嗣,升明末,为齐国尚书右仆射。

南史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二

王昙首,太保弘之弟也。

子僧绰嗣

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 。好学,练悉朝典。年十三,文帝引见,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宁县侯,尚文帝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义恭司徒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僧绰深沉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父昙首与王华并被任遇,华子新建侯嗣,才劣,位遇亦轻。僧绰尝谓中书侍郎蔡兴宗曰:"弟名位与新建齐,弟超至今日,盖姻戚所致也。"迁侍中,时年二十九。始兴王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早达,逡巡良久乃答,其谦退若此。元嘉末,文帝颇以后事为念,大相付托,朝政大小皆参焉。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僧绰乃求吴郡及广州,并不许。会巫蛊事泄,上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宫夜飨将士,僧绰密以启闻。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送与江湛。徐湛之欲立随王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文帝欲立建平王宏,议久不决。诞妃即湛之女,铄妃湛妹也。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惟宜速断,几事难密,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不可不殷勤;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曰:"恐千载之后,言陛下惟能裁弟,不能裁儿。"上默然。江湛出阁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伤直邪?"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曰:"不用王僧绰言至此。"劭立,转僧绰吏部尚书。及检文帝巾箱及湛家书疏,得僧绰所启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因此陷北第诸侯王,以为与僧绰有异志。孝武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愍侯。初,太社西空地,本吴时丁奉宅,孙皓流徙其家。江左初,为周、苏峻宅,后为袁悦宅,又为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终;及给臧焘,亦频遇祸,故世称凶地。僧绰尝谓宅无吉凶,请以为第,始造,未及居而败。子俭。

沈妍到底喜欢周肆还是沈深

沈妍喜欢周肆,不是沈深。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风情万种小说中,第3章节讲述沈妍对于周肆一见钟情,默默喜欢对方,希望和周肆在一起,周肆是沈妍喜欢的人。风情万种小说讲述了沈妍和周肆之间的爱情故事。

“沈深有度量”中沈深是何解?

“沈深”通常表示对问题考虑得有深度,“有度量”常表示恰到好处!

相关阅读

  • 生活小启示作文
  • 生活中的暴风雨作文
  • 家庭树英语(家庭树英语简笔画)
  • 校园生活作文300字
  • 生活很精彩作文
  • 生活中的笑声作文
  • 嗯的组词,嗯的组词怎么写
  • 高中生活作文800字
  • 关于童年生活的作文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