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非洲战争
非洲的战争不是非洲的各个国家之间在打仗,只要是别的国家的侵略战争。
英国非洲殖民战争,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的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为实现这一计划,英国加紧对非洲进行殖民战争。
到1914年,英国在非洲抢占的地盘最大,占有埃及、苏丹等10多个国家,面积共达770万平方千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又伙同法国出兵攻占德属非洲殖民地,从此德国在非州殖民地落入英、法手中。
扩展资料
安哥拉战争是非洲侵略战争中重要的一役。
1482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安哥拉沿海地区,以后逐渐向内地扩张。1884年至1885年,被划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951年改为葡萄牙的“海外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对安哥拉影响很大,一些民族主义者,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
从6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战,武装斗争规模越来越大,加之1974年葡萄牙国内发生政变,局势动荡。1975年1月,葡新政府被迫宣布实行非殖民地化,同安哥拉的3个民族解放组织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国非洲殖民战争
百度百科-安哥拉战争
我先给大家讲解为什么非洲内战频频.因为非洲农
今天非洲内战频繁与几个世纪前的殖民主义有很大的关系,工业革命后,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入侵非洲、瓜分殖民地。到了二战之后、尤其是1970年,非洲各国相继拜托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但是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如今很多非洲国家任然是由军事强人掌权,这对国家的民主化法治化都是非常不利的,也很容易引起争端,另外贫困也是爆发战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传统的非洲居民是以部落为基本社会结构的,殖民主义入侵后,非洲被瓜分的支离破碎,后采产生了50个国家。在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英、法、德等殖民大国在谈判桌上,用红铅笔肢解了非洲躯体。笔直界无情地穿过许多部族的聚居区,他们根本未考虑非洲众多部族、
宗教
、语言、传统习惯及复杂的部族矛盾。殖民主义者大多是按经、纬线划分非洲边界(例如:埃及和苏丹边界的一部分就是沿着北纬22划定的,而南纬22度线则成了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之间700千米的边界线),也有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非洲边界的,还有以河流、山脉等自然标志划分的。据统计:非洲国家边界的44%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30%的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仅有26%的边界是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这就是非洲的国界为什么多直线的原因。 可见,非洲国家的边界是第三国强加的,是由外部大国简单、匆忙、粗暴划定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一个部族划分在多个国家,或将敌对部族划分为一个国家。
另外,从国界形成的时间对比看,非洲国界仅用几十年就形成了,况且,非洲还有40%的国界无具体规定和标记。显然,非洲今天动荡不安的局势是由此而造成的。 那么,为什么非洲政局自二战后有较长一段时间比较平静,而未有像今天这样较为激烈的竞争呢?其原因是:非洲国家以前的宗主国仍看护其切身利益。另外,非洲国家的新执政者认为,欧洲规定的边界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且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倘触及边界问题,必定引起灾难。但现在原因不同,随着时代的变化,冷战的结束,以及国际大气候和东欧‘民主化”浪潮的影响,非洲人便更自由的按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非洲很多部族都有重新划分边界的意愿和要求,但历史使得各部族分散在不同国家,重新划地界,后果难以想象。若按其要求,同一个国家可能被分为2个、3个、4个,甚至10个区地,而每个区地都属于不同的国家,而每个国家在其他国家都有属地。况且,部族不是划分国界的推一标准,还有语言、宗教、传统习惯及历史等因素。如按部族划分,那么非洲仅大的部族就有2000多个,何况部族、党派、地方势力矛盾纵横交错。加之非洲还有1200 种语言和数不清的宗教,如此国界怎样变动?另外,非洲40%的国界,是 无具体划定和作出标记的边境无主土地,往往也容易引起冲突。 现今再加上各大国纷纷培植各自利益的代言人,暗地里支持反对派,不择段地插手非洲国家内部事务,非洲局闻荡不安,动乱、冲突、胞、内战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经深展和人民生活,这种情况的发展变化有愈演愈烈之势。试想,假如非洲国界不是外部大国强加的,而是经过漫长岁月的自我调整,经过时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形成的活,那么就不会造成非洲像今天这般动荡不安的局面。
非洲还有国家发生内战么?有那些?
非洲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内战。但是利比亚国内局势不稳,利益集团在争夺更大利益;埃及也是只从穆巴拉克下台后还处在政局调整期;马里现在也是北部游牧部落在卡扎菲残余势力的搀和下发生地方割据现象;科特迪瓦也有部分反对派势力搞点小动作;苏丹至从分为南北苏丹以来,也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反对派武装时有袭击事件发生。总的来说非洲大陆现在处于平稳期。当然安哥拉 乌干达等国家也只是治安不太好,和内战是俩码事。
1995,非洲卢旺达内战介绍?
1995年4月20日,以图西族为主的爱国阵线武装士兵以武器被夺为由在卢旺达西南部的基伯奥难民营内开枪射击,打死胡图族难民13人,打伤22人。4月22日,据国际救援机构人员证实,一批胡图族难民企图冲出设立在难民营周围的封锁线,但遭到爱国阵线武装士兵的开枪扫射,难民营内陷入一片混乱,混乱中又有不少胡图族难民被踩死。造成数百名胡图族难民死亡。4月23日,爱国阵线武装用迫击炮轰击了卢西南部的基伯奥难民营,打死数千名胡图族难民。连续三天,基伯奥难民营内约有5000人丧生。
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居民由胡图(占85%)、图西(占14%)和特瓦(占1%)3个部族组成。卢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分而治之”,先用图西人统治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截至1990年10月,流亡国外的难民多达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人,使殖民时代前两个原本和睦相处的部族之间形成了深刻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生部族冲突或部族仇杀,这次内战便是卢部族矛盾长期积累恶化的结果。1990年10月,以图西族难民为主体的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入境内,迅速控制东北部地区并向首都基加利推进,从而开始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内战。在非统组织及邻国的多方调解下,冲突双方1992年7月开始谈判,于1993年8月达成和平协议。10月底联合国派来维和部队监督协议实施和根据和平协议建立过渡政府。但双方积怨甚深,分歧太大,和平协议难以实施,过渡政府迟迟不得组建。1994年4月6日,卢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胡图族人)在出席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关于解决卢旺达和布隆迪部族冲突的地区首脑会议后,与布隆迪总统同机返回基加利,座机在机场上空被火箭击落,机毁人亡。消息传出后,胡图族军人和极端分子开始在首都和全国搜捕并屠杀图西族人以及支持、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卢旺达政府因怀疑1994年制造屠杀图西族人惨案的前政府军士兵藏在这一难民营内,于1995年4月17日宣布关闭这一难民营,并在其四周设立封锁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卢旺达的这次部族仇杀也是一场争夺土地的争斗。卢旺达独立时人口300万,到1995年增至800万,而国土面积仅有2.6万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5公顷,许多人无地可种,难以谋生。难民要回国,使国内居民担心危及自己的生存而持反对态度。经济落后、各类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国外难民最终选择武装回国的方式,从而导致这场空前的人类灾难。另外,西方“多党民主”浪潮的冲击,是卢旺达内战加剧的又一个诱因。
补充回答: 卢旺达是非洲中部一个仅有800多万人口的内陆小国(相当于沈阳市人口的总和吧),然而在1994年,这个国家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在短短100天里,先后竟有100余万人被屠杀。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总统专机在起飞不久,被两枚神秘的火箭弹击中,总统及总统随行人员和机组人员不幸遇难。一时间卢旺达国内谣言四起,有消息说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的士兵谋杀了总统,在总统遇难仅仅几个小时后,一场预谋已久的针对图西族人的种族灭绝屠杀随即开始。胡图族军队在全国四处设卡查看过往公民的身份证,见到图西族人,不论妇女儿童全用乱刀砍死。4月7日,10名奉命去保护卢旺达总理的比利时士兵,不仅未能使总理免于军队的残杀,还被解除武装,随后遭到杀害。
大屠杀发生后,以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士兵组成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奉命紧急撤离卢旺达,除保护白人同胞安全撤离外,没对大屠杀进行任何的哪怕是装饰性的干预。任凭屠刀砍向无助的民众。就在联合国机构或维和部队的营房外,许多寄希望于联合国的卢民众被集体杀害……。联合国就卢旺达大屠杀,曾有提案要派出维和部队进驻卢旺达,一贯标榜自己为“世界人权卫士”的美国却在此时非但自己不出兵,还以“安全”为由反对联合国出兵,木偶般的联合国就此沉默了,西方民主世界也沉默着,全人类也沉默着……我们仁爱的国际主流社会,在面对卢旺达样这样史无前例的人道灾难时,却丢弃了各自的历史责任,人类社会在那一刻泯灭了最起码的良知和勇气。
4月12日,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军将15万图西族人赶到只有三块足球场那么大的空地上。常人根本无法想像,在山间这块相当于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平地上居然挤着15万的胡图族难民!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他们满怀着求生的希望坚持着在这块平地上呆整整60小时后,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军却接到了屠杀命令,他们开始有组织地用迫击炮轰击人群,向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掷手榴弹,现场马上就血流成河。消息传开后,愤怒的图西族人也开始了激烈的反抗,一时间,在卢旺达变成了血雨腥风的人间地狱,到处尸横遍野,人们的理智不存在了,人性泯灭了,人没有人性之后,比起野兽还要恐怖千百倍!一切可以用来屠杀的武器全部派上用场,这只“对外无能、对内神勇”的军队扮演了这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的急先锋,在卢旺达军队“勇士”们的刀枪下,100万手无寸铁的图西族民众饮恨黄泉。在这场百日屠杀中,军队、警察和政府官员、政党激起和指挥了对图西族的多达16次的大屠杀,每次都至少有数千手无寸铁的平民丧命。政府不断扇风点火,怂恿支持军队暴力袭击图西族人和反对党派。此间,国际社会只是偶尔客套地表示一下关注,从未进行有效的施压。即便发生数千人的屠杀,换来的也至多是不疼不痒的一句半句的批评。
许多人认为,军人应该是国家民众的保护伞,用我们的话就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可是,无耻之极的卢旺达政府军却在此次事件中卑鄙地允当了刽子手……,没有正确信念的支撑,任何军队都会在特定的环境下重蹈卢旺达军队的覆辙,让我们全人类为之警钟长鸣、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从《战狼2》看历史:非洲的内战是怎样的
无论是《卢旺达大饭店》还是《战狼2》,我们都可以看到相似的场景:那就是狂热的非洲当地民众参与极端组织或反政府武装;毫无管制的军火走私市场;利益错综复杂的雇佣军和代理人战争。这些种种罪恶、不幸构成了黑色的大陆与持续的流血暴力。那么这一切都是如何产生并扩大的呢?
非洲内战和暴力的闸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启的,当时苏联解体、许多代理人政权北推翻。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非洲的主要内战发生地。
1989年12月24日,泰勒将军率领叛军由北方入侵利比里亚,展开该国长达十多年断断续续的内战冲突,这位依靠内战上台的利比里亚总统最终也为政变和内战所推翻。在利比里亚内战爆发没多久,塞拉利昂也出现军事政变及内战,泰勒将军支持该国叛军是塞拉利昂内战(1991─2002)超过十年的主要原因。随后,相对稳定的科特迪瓦也出现两次(1999、2002)军事政变及低冲突的内战。马里的内战更是曾一度威胁到首都,直到法国和多国维和部队进驻才稳定住局势,但极端恐怖组织仍然在招兵买马。
非洲的前葡萄牙殖民地在1970年代中期独立之初,就发生了内战。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内战都持续了十多年之久,让南部非洲在过去十多年里动荡不断,民生凋敝。更严重的则是在乌干达南边的卢旺达及布隆迪两国胡图族和及图西族的仇恨冲突,前者还在1994年造成八十万图西族及温和胡图族遭到屠杀的惨绝人寰悲剧,后者长达十二年(1993─2005)的内战中, 至少也有三十万人丧生。电影《卢旺达大饭店》所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惨剧的一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