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重农主义名词解释
1 重农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
1.1 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
法国是农业大国,18世纪的法国,国民经济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农奴制依然存在,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广泛存在。在一个小农经济为主体,农民为国家主要国民的国家,封建性质的法国政府是如何统治的呢?
国王路易十四贪图享乐,大肆挥霍,修建凡尔赛宫,搜刮民脂民膏,对农业征收大量间接税,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压低,农民负担过重。再加上连年征战,迫害异教徒,人口数量锐减,农业劳动力不足,产量进一步下降,单个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到路易十五时期,继续推行柯尔培尔牺牲农业的重商主义政策,全力发展工商业对外贸易,大举兴办皇家工场模闷手工业,工商业虽获一定发展,但落后的封建农业仍居支配地位,社会矛盾重重,经济每况愈下。为了挽救经济,主政者竟然推行从金融证券投机致富的经济制度,最后也尘码谨以惨败告终,使经济更加陷入僵局。
大片土地被占,农民拥有的土地不够养活自己,大批青壮年从农村流入城市,乡村荒芜,土地租金减少,价格下降,影响土地所有者的收入,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皇宫富丽堂皇,沉重的赋税落到农民头上,农民收入下降。
此情此景,无论从广大农民,还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都有了变革的需要。
1.2 思想准备
启蒙运动平等、理性、民主的观念深入民心,这就为重农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自然秩序”的早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平等、民主的启蒙思想,人民才迫切需要一种社会变革来打击宗教神权,推翻封建制度,重农主义哲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对重农主义的产生也有了重大影响。魁奈是中国文化的坚定拥护者,他所在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清朝乾隆时期。他看到中国封建王朝的繁荣和兴盛,受到很大震撼,积极为推崇中国开明的封建统治而游说。实际上,重农学派就是企图在封建社会的“框架”里开辟新兴资本主义的道路。
2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政策建议
2.1 经济思想
2.1.1 哲学基础——“自然秩序”
魁奈的“自然秩序”并不等同于启蒙思想家所认为的人的理性就是自然秩序的“秩序说”,从某种程度讲,他所解释的“自然秩序”更符合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自然秩序”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自然权利,指的是出于平等,规律赋予个人享受自己的劳动所得的自然权利,条件是这种享受要与他人的利益相协调;其次是自然法则,或称为自然规律,经济活动同自然界一样,受客观规律支配,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是自然秩序,它是自然法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2.1.2 思想核心——“纯产品”学说
在重农学派看来,国富民强的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出更多的“纯产品”。所谓的“纯产品”,他们的定义为每年收获产品中除去种子、肥料、人力、农具、商力等成本之后的余额。这样一来,农业就是制造“纯产品”的唯一部门了,成了财富的源泉。他们认为,农业实现了财富的“增加”,而手工业和商业只是财富的“相加 ”。进一步地,重农学派将社会各行各业分为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认派基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部门,并将社会阶级也划分为生产阶级和非生产阶级,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从事土地租赁经营的农业资本家才是生存阶级。为了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魁奈绘制了经济表,这标志着重农主义体系的形成。
2.2 政策建议
(1)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市场。只有农业才生产剩余产品,聚敛财富的途径是发展农业,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小农经营不可取,而需要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农场。所谓“大农场”,既由大农场主使用马拉犁进行生产,这种经营的固定资本和可流动资本充足,农业生产率高,具有规模效应。
(2)扩大农业自由贸易。要求政府除了保证最低、绝对必须的基本保障如保护生命和产权、维持合同的自由平等之外,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因此,重农学派几乎反对一切封建主义、重商主义和各种政府管制,倾向于农业自由贸易。
(3)整顿税制,对土地所有者单一课税。重农学派认为应该只对土地所有者课税,并且土地所有者以地租的形式获得了这些剩余。课征于其他人的税收最终将被通过某种形式转嫁给土地所有者,间接税将随着他们被转嫁而有所提高。因此,土地所有者的直接税优于各种间接税。
重农学派的观点主张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大革命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农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
重农主义者指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但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重农主义者指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就由于人为的社会秩序违反了自然的社会秩序而处于疾病状态,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医治这种疾病提出处方。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这一认识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创立了把社会经济看作是一个可以测定的制度的概念。这概念意味着社会经济受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制约;经济范畴间存在着相互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预测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和政策就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但由于他们的局限性,重农主义者既把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看做永恒的规律,又把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规律。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实质上是被理想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天赋人权的主要内容。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于是重农主义者就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放任”的准则,可能最早溯源于与柯尔贝尔同时代的法国商人勒让德而由魁奈予以箴言化,但只是到了重农学派才真正地成了标识着新时代的战斗口号。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哗和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
重视农业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老芦游学的传统。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自称为农业的辩护人,指出农业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重农主义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纯产品”学说论证了农业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为这一传统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重农学派实际上是以农业资本来概括一般资本,以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来概括资本主义生产。租地农场主,作为产业资本的实际代表指导着全部经济运动。农业按资本主义大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土地直接耕作者是雇佣工人。生产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而生产的动机则为获得 “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地租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它赋税只征收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 “纯产品”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纯产品”归结为地租,于是地租就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上减轻了侍销地主的负担。
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在分析社会财富、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的尝试上,重农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组成的物质要素,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又在此前提下,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通过货币的中介,在社会三个阶级间的流通过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在再生产过程中,包括了对各社会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等等的分析。这些都在魁奈的《经济表》中得到了全面表达。
杜尔哥的重农学派的理论阐明了什么?
杜尔哥在社会阶级结构分析上也发展了重农学派的理论。他在魁奈所划分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等三个阶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咐禅工业资本家。他对社会阶级的这种划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两大阶级的情况。他阐明了资产阶级是一个依靠资本剥削工人劳动的阶级,而工人则是除了能够把他的劳动出卖给别人以外就一无所有的被剥削阶级。衡租尘杜尔哥在对社会阶级结构作做进一步深入分析时,又比较正确地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他认为,雇佣工人只型芦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时才产生的。然而,他把没有占有土地的整个农业阶级和工业阶级都看做是受土地所有者雇佣的阶级,按照这种说法,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都包括在被雇佣的阶级中了。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
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有人曾认为古尔奈也是创始人之一,但古尔奈除了经济自由放任的主张外,并没有树立任何重农学派的主要论点拿拦。魁奈无疑地首创了重农主义所有的理论。他的代表作《经济表》,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
18世纪50~70年代,在魁奈的周围逐渐出现了一批门徒和追随者,形成了一个有较完整理论体系和共同信念的派别,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他们有定期讨论学术握敏困问题的集会,有作为学派喉舌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 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深受魁奈段念的影响但不是魁奈的门徒,也几乎没有参加所谓“经济学家”们的派系活动。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他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使重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在他那里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怎样理解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财富观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拥有金银或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重商主义者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和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他们从商业资本出发,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把金银即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他们的观点反应的当事流行于西欧的追求黄金的狂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渴望。晚期的重商主义者提出了二元论的财富观,即认为财富既是人为财富,又是自然财富。
重商主义者们认为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但并非所有的流通领域都是财富的源泉,只有输出地商品换回金银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因为,利润是一种“让渡利润”,是商品贱买贵卖的结果,而国内贱买贵卖,一人之多得为他人之所失所抵消,所以,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带来利润,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2、重农学派的财富观
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业是告瞎财富的真正源泉。他们猛烈抨击重商主义者关于财富的观点,认为货币只是流通手段,而不是国民真正的财富。因为它既不是吃穿供消费之用的财富,又不是能不断再生产的财富。在他们看来,货币除了供商品买卖时使用之外,别无他用,货币的只能只是作为流通手段,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货币不与财富相交换,就不能促进国家财富的经常再生产。
重农学派认为,工业和对外贸易都不是财富的源泉所在,在他们看来工业是不结果实的部门,工业不过是农业原料的加工部门,它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是经过加正罩工使农产品具有了新的使用价值形态,这种新的形态不能算是新创造的财富。至于对袜清空外贸易,它不过是以一种具有出售价值的产品,去交换另一种价值相等的产品,是产品发生地点上的转移,并不会使社会财富增加。真正的财富只能是每年从地里生产出来,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哗贺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闷芦没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蚂纳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