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一朵野花(一朵野花现代诗)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陈梦家《一朵野花》诗词原文及赏析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敏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1929年1月

(选自《闻一多全集·现代诗抄》)

【赏析】

这实在是一种很普通的花。居处的荒僻和无人护育说明他既不是温室里长出的娇种,也不是阳台上家养的弱苗,他确确实实是“一朵野花”,在荒漠旷远的天地里自开自落,默默完成着生命的过程。然而正是这朵“野花”,充分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在无边的大地和永恒的太阳面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以茎的纤细而自惭,不以朵的弱小而自卑,也不以音的轻淡而自弃,他敢于向着永恒照耀着的太阳“发笑”:他将上帝赋予自己的枝和叶,色和花,还有他的才情,他的诗情画意,尽塌兆情地挥洒在风前的摇曳里。应当说,这是一种充分张扬了的个体意识,一种充分认识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懂得了独立与自尊的意义的花的表白。

社会进步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自身的解放,而人类解放败衫世在很大意义上是以人的独立、自由、自尊为其标志的。因此,诗中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强调了人的自主和自尊,是与人类的发展相一致的。但是,如果一味强调个体的“独立”,并把这种“自尊”扩张到不适当的程度,只“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也不看群体的伟大和他人的长处,终有一天,他会连青天也看不见的。这种“连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的人,他察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是可笑又可叹的吗?

诗歌采用象征手法,以花喻人,既显示了某种自信与洒脱,也写出了某种孤独与隔膜。形式整齐,格调优美。虽是一首小诗,却颇能显示诗人对诗美艺术的追求。

《一朵野花》发表在哪里?

截止2021年11月11日,《一朵野花》还没有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它收录《梦家诗集》里,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册铅中华书局都出过。

《一朵野花》是现代诗人陈梦家于1929年1月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情短诗。此诗写了一朵野花的自然、自在、自信的纯美,并以优美的笔调歌咏它,同时诗人亦借野花来表述他对于自己的诗歌生命的一种认识与欢欣。仿哪

其中所蕴含的乐观、昂扬、超脱的生命态度与情趣,是有着普遍意义的。全诗形式整齐,通篇押韵,和谐流畅,也是标准的新月格律诗,同时其落笔舒缓有致,情绪抒发自然朴素,达到了咏物喻人的艺术效果。

此诗写于1929年1月,当时诗人只十九岁,正值初人诗坛时。诗人写这首诗,意在明志。诗人认为自己就像荒原里的一朵野花,绽放和凋落是很自然的一种生命现象。

作者简介

陈梦家(1911—1966),曾用笔名陈慢哉,中国现代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浙江上虞人,新月派代表诗人,1911年生于南京,1931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梦家诗集》。

1944年秋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学。1947年回国,继续在清华大学执教。1966年被迫害自杀身亡。著有诗集《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州大好在前线》、《梦家诗存》等。

一朵野花,翻译?

一朵野花,翻毕巧译;A wild flower

大家都知道,一棵野草其实就是在你不橘碰希望开花的地方盛开的一朵野花,或诸如此类的。

There'圆数谈s is the trusim about a weed's being a flower where you don't want it , or whatever.

相关阅读

  • i的三次方(一加i的三次方)
  • map的意思(map的意思中文翻译)
  • 李姓男孩名字(李姓男孩名字大全两字)
  • 电采暖炉费电吗(电采暖炉费电吗?一小时用多少度电)
  • 树叶的英文(收集树叶的英文)
  • feel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keep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 寡头制(寡头制是根据财产制定的吗)
  • 卷腹标准动作,龙门架卷腹标准动作
  • 出兑(出兑合同范本)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