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臣僚见太祖文言文翻译
1、译文: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弹琴赏鸟。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
2、答案:称赞了臣僚敢于直谏的精神,也称赞了宋祖知错就改的精神。 【参考译文】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弹琴赏鸟。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 皇上急忙出去见他,并且听他所奏,但是他所奏的不过是平常事而已。
3、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至于急于的于,我觉得是跟在动词后面的词缀,不做翻译的。于:介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越于诸侯。
4、三朝圣政录文言文答案 臣僚见太祖太祖①一日后苑②扶弓弹(tán)雀。 有臣僚③叩殿,称有急事请见。上亟④出见之,及闻所奏,乃常事耳。 太祖曰:“此事何急?”对曰:“亦急于弹雀。”上怒,以钺⑤柄撞其口,两齿坠焉。
5、译文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用弹弓射鸟雀。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皇上急忙出去见他,并且听他所奏,但是他所奏的不过是平常事而已。太祖说:“这事急什么?”他说:“也因皇上射鸟雀而急。
6、臣僚见太祖的故事选自《三朝圣政录》,臣僚称上奏的是急事,是相对于弹雀而言,弹雀只是太祖的休闲活动,臣僚禀报的事再小也是工作的事,工作上的事要比休闲的事紧急。
文言文臣僚见太祖的翻译
1、译文: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弹琴赏鸟。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
2、说明了臣僚要敢于直谏,作为上级(宋太祖)也要能够知错就改。
3、答案:称赞了臣僚敢于直谏的精神,也称赞了宋祖知错就改的精神。 【参考译文】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弹琴赏鸟。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 皇上急忙出去见他,并且听他所奏,但是他所奏的不过是平常事而已。
赵祯对待臣僚和侍从十分宽厚,这是他被称为仁宗的原因吗?
1、宋朝有一位皇帝叫做赵祯,赵祯的谥号叫做宋仁宗,因为宋仁宗在位期间确实做到了仁以治国,在位41年大宋的百姓也全部都安居乐业,没有打仗。宋仁宗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很多的政绩,但是为人一直都非常宽厚,也能够知人善用。
2、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庙号的历史,庙号和皇帝的关系,最后才是赵 祯为啥庙号是仁宗。
3、宋仁宗敢于直接面对大臣们的直言进谏,并且能够控制自己保持风度和宽厚的风格,他的这种对待进谏的方式,使得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宋仁宗”。变革之路 宋仁宗敢于接纳进谏的性格,是推动他后来进行变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4、正统王朝中有五个仁宗,宋仁宗、辽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总体说来都是他们各自王朝里中等以上的皇帝,性格宽厚仁慈,像元仁宗居然恢复了科举制度,之前元代只有世祖时期才开过科举。
5、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1022年3月23日即位,在位四十二年,宋仁宗虽然不能与秦皇汉武相比,谈不上伟大,但是其在位期间实行仁政,使百姓在这一时期过上了太平日子,开创了“仁宗盛治”。
6、仁宗不仅原谅了他,还积极采纳了他的合理建议。历史上称皇帝为仁宗的极为罕见。宋仁宗是其中之一。为君者,止于仁。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作为皇帝,他宽以待人,严以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