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周八国柱的国柱是个什么官
1、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勋臣。唐以后作为勋官的称号;“上柱国”《会典》称正一品阶勋云加授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疑止为赠设耳。
2、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为统率武装部队之官,或称“上柱国”,其地位略次于“令尹”。
3、柱国是北朝武官名,源于旧制。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也称上柱国。北魏、西魏均置柱国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以统领府兵。北周以柱国为最高荣誉,共置八柱国,均以皇帝的心腹亲信当之。
4、大统十六年以后,共任命八人,称“八柱国”,是西魏的最高官职,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北周除授渐多,成为没有具体职掌的勋官,正九命。建德四年(575),在其上置上柱国。
5、令尹“一样齐名的官职,但与令尹不同的是,上柱国只领兵不管政,而令尹外出领兵,归朝理政。后世朝代多有柱国、上柱国一职,但多是荣誉职位,无实权。隋唐时,上柱国地位仅次于三公爵位,也是有职无权的荣誉性高官。
后魏时期的“八柱国家”是指哪些人?
1、西魏“八柱国”就是八位柱国大将军,分别是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西魏皇族宗室元欣,李渊的祖父李虎,李密的曾祖父李弼,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独孤信,以及赵贵、于谨、侯莫陈崇这三人。
2、八柱国实际上就是八个柱国大将军,柱国大将军这个官职起自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后来北魏时期也出现了这一官职,拓跋焘时期开始设置,中间有一段时间废置,到了北魏末期又重新出现了这个官职。
3、0总述据《魏晋南北朝史》记载,所谓八柱国,指的是西魏时期的八位大将军。他们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4、赵贵是“八柱国”之一,其前身是二祖荣,后为何贝月。何贝月死后,赵贵等人支持于文太当三军统帅。西魏时期,赵贵成为八大支柱国之一,而北周时期,由于虞文虎控制商朝,赵贵等人不满,他打算除掉虞文虎。
北周八柱国的柱国是个什么官
1、柱国是北朝武官名,源于旧制。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也称上柱国。北魏、西魏均置柱国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以统领府兵。北周以柱国为最高荣誉,共置八柱国,均以皇帝的心腹亲信当之。
2、0总述据《魏晋南北朝史》记载,所谓八柱国,指的是西魏时期的八位大将军。他们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3、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勋臣。唐以后作为勋官的称号;“上柱国”《会典》称正一品阶勋云加授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疑止为赠设耳。
4、大统十六年以后,共任命八人,称“八柱国”,是西魏的最高官职,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北周除授渐多,成为没有具体职掌的勋官,正九命。建德四年(575),在其上置上柱国。
5、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最牛岳父,一个女儿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赟,一个女儿嫁给了李昞,李渊称帝后,追封其为元贞皇后,还有一个女儿就是著名的独孤迦罗,嫁给了杨坚,成为文献皇后。
6、柱国又称上柱国,战国时楚国设置,是最高武官。北魏因尔朱荣重设,位在丞相之上。北方政治贵族至南北朝时期式微,西魏宇文泰便仿照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让部将们改籍关中,设置柱国大将军,重建新贵族。
西魏的“八柱国”,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在北周取代西魏后被进封为楚国公。公元557年,赵贵不满宇文护专政弄权,于是联合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欲将其铲除,结果东窗事发,赵贵惨遭处死。
五人善终,宇文护一人逼杀了三个。 宇文泰 宇文泰是北魏分裂成西魏和东魏后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同时也是北周的奠基者,他奠定了关陇集团崛起和一统天下的基础,死后被追尊为文帝,庙号太祖。
西魏建立初期,北魏俞文泰需要得到袁氏的支持,袁欣成为了巴蜀国袁氏的代表,但袁欣没有实权,名声很差。隋朝成立后,为巩固皇权,隋炀帝开科举、重江南,得罪了八柱国背后的“关陇集团”,这是杨广最终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