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陈桥驿兵变(陈桥驿兵变能够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陈桥驿兵变

1、陈桥兵变是在公元960年2月3日发生的,拥戴赵匡胤为皇帝的,目的在于取代后周的军事政变。该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握有实权。

2、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久无战事的边境忽然传来了辽国大举进犯的消息,原来是北汉联合辽国,趁着世宗柴荣新丧的时候想要灭掉后周。

3、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陈桥兵变的背景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久,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爆发了兵变,于是一位大臣便将他拥立为皇帝。但赵匡胤却表现出强迫的样子说:你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以,否则我不能为若主。

”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说的来由。这一年,赵匡胤34岁。

陈桥兵变发生的背景。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在临死之前,周世宗安排了三方辅政的格局辅佐继位周恭帝柴宗训,周恭帝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四个儿子,当时只有七岁。

陈桥兵变的过程是什么呢?

1、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此时北方边境镇洲和定州军情告急,契丹起兵南侵,而北汉从土门东下,两股大军形成联合之势,奔向京都开封。

2、出军之日,军校苗训,号知天文,利用天文中的“假日”现象,说什么天上二日磨荡,乃改朝换代之象,鼓动军心思变。出军第一天晚上,大军驻于陈桥驿站,赵匡胤的亲兵亲将们鼓噪而起,要求拥立新天子,然後出征。

3、赵匡胤的篡权、立宋是通过「陈桥兵变」实现的。赵匡胤系河北涿郡人,年青时投身于郭威的军中,及郭威建立后周,乃提升其为东西班行首,成了禁卫军军官。

4、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前夕所进行的一场政变。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

5、在离开封东北二十公里处的陈桥驿,军队从都城出发,夜宿在离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他们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有预谋、有组织的夺帝行动。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病逝,子柴宗训年幼即位,南符太后摄政。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

所以在宋代官方文献中,都把陈桥兵变说成赵匡胤事先完全不知内情,以洗刷其篡夺王位的千古骂名,由是在有关文献中遮遮掩掩,弄得历史记载矛盾百出,整个过程疑团丛生。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

相关阅读

  • 高三中华汉字文化作文
  • 冰块脸(冰块脸怎么形容)
  • 南宋官窑,南宋官窑的三大特征
  • 尽释前嫌,尽释前嫌的嫌什么意思
  • 款项性质(款项性质往来款)
  • 有关自我介绍的作文题目
  • 孕妇能吃雪糕吗(孕妇能吃雪糕吗)
  • 关于生日的作文范文400字
  • 江西中考总分(江西中考总分多少分2023)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