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孢原细胞到大孢子母细胞的过程需要有丝分裂分裂吗?
孢原细胞分裂一次或直接发育为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通常是纵行排列,一般珠孔端的3个退化,仅合点端的1个为功能大孢子,发育成胚囊。
但有些植物的孢原细胞须经过一次平周分裂,形成一个周缘细胞和一个造孢细胞,前者可以不再分裂,或经平周和垂周分裂后,形成多层珠心细胞,而后者通常不经分裂,直接成为大孢子母细胞。
大孢子母细胞是卵原细胞 ,而且它是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的,小孢子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小孢子(就是4个精子)。这四个小孢子将发育为4个花粉粒。
真核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殖。
被子植物雄配子的形成:雄蕊的花药中分化出孢原组织,继而分化为花粉母细胞(也称小孢子母细胞),然后经减数分裂成为四分孢子,即四分体,接着发育成4个小孢子,然后发育成4个单核花粉粒。
植物的七胞八核
胚囊的发育过程: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其中8个核进一步形成一个7细胞的胚囊。卵细胞1个,辅助细胞2个,反足细胞3个,中央管细胞1个,有2个极核。
即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道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由于这七胞八核是版由同一个细胞经过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所以8核的基因型完全一样。
胚囊是包藏于被子植物珠心中的一种高度特化的雌配子体,为大孢子有丝分裂的产物。一般为8核、7细胞的结构,包括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两个中央细胞核(极核)和3个反足细胞。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这是成熟时的胚囊,胚囊是被子植物中高度专一的雌性配子体,是白族有丝分裂的产物。它由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两个中央核(极核)和三个反足细胞组成。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中发育成胚胎,受精卵极核发育成胚乳。
八核胚囊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是在胚珠的珠心内产生的,成熟时含有一个卵细胞(雌配子),两个助细胞,三个反足细胞,一个中央细胞(含两个极核或一个次生核)。
胚珠中的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细胞,其中3个退化,只有一个大孢子再经过3次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即所谓“七胞八核”。
高等植物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区别是什么?
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而有种种名称。孢子有性别差异时,两性孢子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前者大小相同;后者在大小上有区别,分别称大孢子、小孢子,并分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在高等植物较为多见。
同形孢子指只有一种类型的孢子,它们的配子体一般雌雄同体的。如大部分真蕨类植物为同形孢子,孢子萌发成原叶体既产生精子器,又产生颈卵器;但异形孢子则有大小不同和雌雄分化的二形孢子,它们的配子体一般是雌雄异体的。
两性孢子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前者大小相同;后者在大小上有区别,分别称大、小孢子,并分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在高等植物较为多见。
孢子有性别差异时,两性孢子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前者大小相同;后者在大小上有区别,分别称大孢子、小孢子,并分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在高等植物较为多见。 孢子植物是指能产生孢子的植物总称。
一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1、能产生一个配子。卵原细胞首先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再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产生8个子细胞,分别是: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两个极核,三个反足细胞。这八个细胞都存在于胚囊中。
2、一个小孢子母细胞能形成4个小孢子(就是4个精子)。
3、1个小孢子母细胞会产生4个配子,10个就是40个配子。在孢子分大小两形时其小形者称为小孢子,是不等分裂的产物。在蕨类植物,小孢子囊中产生32个或64个小孢子,可萌发形成极度退化的由几个细胞构成的雄性原叶体。
4、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后代均可以形成雄配子,即1个小孢子母细胞形成4个配子。故10个小孢子母细胞形成40个配子。
5、因为小孢子母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就是4个配子,每个配子都有一个细胞壁和一个细胞质,每个细胞质中包含了一个父细胞和一个母细胞的染色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配子。所以,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20个配子。
大孢子母细胞的介绍
胚囊母细胞 embryo-sac mother cell 即种子植物的大孢子母细胞。
在胚珠发育的早期,珠心一个细胞特化为大孢子母细胞,这个细胞体积大,具浓厚的细胞质和含丰富的细胞器。
其中大的1 个细胞称为卵细胞,其余2个称助细胞。另3 个远珠孔端的细胞称为反足细胞。
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由大孢子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胚囊。在蓼科植物及大多数被子植物,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大孢子。
一个小孢子母细胞能形成4个小孢子(就是4个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