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破放下
但是可以利用作回家的交通工具,倘能作如是观,那么放下就比较容易了。不过想放下,必须先要看破,既已看破,还要决心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看破了,就不会执着在世间法上,就不会对五欲六尘再起贪嗔痴的妄心,这就是放下。如果你还是放不下,那就是没真正看破。
处事待人接物在事相上:“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八个字,我们用“念佛”做一个总归结。为什么?不念佛你不能得到真实究竟。
首先你得有名、利、情才能说放下。例如那些有钱人才有资格说放下,比如王子释迦摩尼;其次看破,得轻松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毅然放弃也才有资格说看破。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要记住,正常的工作,正常的思维,正常的吃的点到为止、不会挨饿,就可以了,什么叫放下?你过分的,就叫放不下;什么都要,就叫放不下。看破放下,这是需要悟性、需要大智慧的。
皆是虚妄”、“缘起性空”、“五蕴皆空”等实相后,才能做到看破放下。另外强调一点,看破放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看破就不要去想“放下”,不能人为地、主观地、有丝毫勉强或企图地强行去“放下”。
看破,放下,自在
佛家给我们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一种自在的心性,佛家常说:看破,放下,自在 。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看破开始,在放下中进行,于自在中成就,这便是那条觉悟之路。“放下”则是“看破”和“自在”的桥梁。
成年以后,快乐越来越越少,真诚也越来越少,很多事情看破却不能说破。很多的 情感 ,压在心底,想爱却又不能,想离又离不了,唯有放下,轻松而又自在。
“看破”是指看透世事,“放下”是指不执着于世事,“自在”是指不为外境所束缚,“随缘”是指顺其自然。“放下”是指把事情看破以后,放下心中的执着,不再为世间的一切烦恼所束缚。
下句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净空老法师对初学佛者的开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处事待人接物在事相上的要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对人、对事、对物心性上的要求。
永嘉大师证道歌有云“梦里明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都是在破相,告诉你诸相如幻。懂了,就看破了。看破了,就要开始学着放下。放下了,就自在了。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是什么意思?
这是三种境界,逐次递增,看破只是说参透道理、放下是在看破的基础上可以不再背负包袱、自在随缘才是按内心的指引来处世。
看破、放下: 此二法与意识五别境心所的胜解、慧相应。自在、随缘: 此与意识的轻安、定、慧相应。念佛: 念佛与意识五别境的念或定相应。
永嘉大师证道歌有云“梦里明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都是在破相,告诉你诸相如幻。懂了,就看破了。看破了,就要开始学着放下。放下了,就自在了。
净空老法师关于怎样看破放下用清净心念佛的开示
净空老法师开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大家好懂。这十个字在一心里面,一心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决定是这十个字。
一切都是来来去去,生生灭灭,皆是无常,幻起幻灭,能看透这些就是看破。看破了,就不会执着在世间法上,就不会对五欲六尘再起贪嗔痴的妄心,这就是放下。如果你还是放不下,那就是没真正看破。
下面是净空老法师关于清净心的法语。清净心,生智慧,魔不得其便,魔干扰这一关一定要通过,用真诚心平平安安度过,为众生,为度众生,不为自己,我修行、学教、念佛、生活、活在世间,都为众生。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个就是修行的功夫。从看破做起,明白道理之后就是看破,看破之后要放下,放下就自在了,只要是自在了就会在生活当中随缘的,最后就是好好的念佛。
所以要真回头,对外面要放下,不受外境干扰,不受外境影响就是放下。为什么?你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是定,不分别不执着是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慧,戒定慧三学都在其中,妙不可言,奇特到极处。
你看一个房子,你看它十年、八年,房子也不会被你看破。
看破≠放下
1、首先请听我介绍两段经文,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圆觉经说:‘当知身心,皆如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这是告诉我们看破和放下的妙法。
2、佛家给我们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一种自在的心性,佛家常说:看破,放下,自在 。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看破开始,在放下中进行,于自在中成就,这便是那条觉悟之路。“放下”则是“看破”和“自在”的桥梁。
3、“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几个词,是一个意思。“看破”是指看透世事,“放下”是指不执着于世事,“自在”是指不为外境所束缚,“随缘”是指顺其自然。
4、看破放下。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烦恼障重的人先放下,从这下手;所知障重的人先看破,先看破,以后就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