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翰林修撰是什么职位?
1、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2、翰林修撰是翰林院中负责修国史的官员,翰林院是明朝进入内阁的必经之路,所以进入翰林院后一般都会很快升迁,举人高中状元后就是被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品级为从六品。
3、庚辰科是说这个人是哪年中的进士,一般来说,清代殿试后,进士被分成几个等级,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4、翰林编修是历朝掌奉敕编修有关书籍的官,正七品,无定员。地位低于修撰,一般以殿试一甲第三名,及二甲进士留馆者充任。清宣统元年改从五品,掌撰修记载。
清康熙庚辰科翰林院修撰是什么官衘
1、庚辰科应该指是会试的年份,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的官衔,一般这个职位都授予当年中一甲第一名 进士及第 ,也就是状元。是一个类似于秘书之类的职务。
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3、翰林院编修,一般来说是科举考试的殿试之后,由榜眼、探花授编修。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品级为正七品。代表人物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
4、庚辰科是说这个人是哪年中的进士,一般来说,清代殿试后,进士被分成几个等级,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取状元后给予什么官职?
考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如果要是在明清时期中了状元,一般情况会先分配到翰林院,官至从六品,比七品芝麻官稍微大一点点。但是他们的身份非常特殊,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高。
“状元”的官职是有规定的。以清代为例,只有“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任职级别。
清朝,会试中举的贡士,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出身”头衔。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
四进:次于状元,榜眼,官职在它们之下。探花:"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