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西泠八家书法对联,各有千秋
1、陈鸿寿《隶书应将定有七言联》 释文:应将笔研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瑟庵三兄属 陈鸿寿钤印:曼生(白) 陈鸿寿印(白)陈鸿寿《隶书七言联》释文: 篆书。书对圣贤成主客。竹兼风雨似笙镛。款。
2、书法经(126) 西泠八家对联 释文:饮酒敢忘古态,温经如逢故人。——胸中古态熏,因出见皮日休和陆鲁望压酒诗。敬身撰句,书赠宝岑秀才。
清代篆刻从浙派始祖丁敬说起篆刻讲堂九十八
1、浙派影响甚大,几乎其时所有的篆刻家无不受到其影响。 浙派的始祖丁敬,治印取法秦汉,运刀颇受朱简等人影响,章法娴熟,印章面目众多而统一于清新朴茂、古拗峭折的风格之中。在篆刻史上,丁敬风格之新,影响之大,声誉之隆,均为前贤所未及。
2、简介 “浙派篆刻”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 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
3、丁敬篆刻从小开始。从小他就热爱篆刻。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
4、篆刻又称“浙江印派”,历史上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
西泠八家的简介
“西泠八家”是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他们的篆刻艺术风格又被称为“浙派篆刻”,是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
西泠八家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印学流派之一。共包括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八人。其中丁、蒋、黄、奚为前四家,二陈、赵、钱为后四家。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
秋堂是陈豫钟的号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学者、书画篆刻家。出身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
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开“浙派篆刻”之先河,世称“浙派”鼻祖,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丁敬居首。他的印谱,海内奉为圭臬,日本名士也争相高价购买。
西泠八家 丁敬、蒋仁、黄易、奚风、陈豫锺、陈鸿寿、钱松、赵之琛清末四大家 周颐、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江右三大家 文学家蒋士铨、袁枚、赵翼。浙中三毛 清初文学家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