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吴王夫差矛
除了发现铸有吴王夫差铭的矛以外,还有戈和剑。1959年在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发掘的蔡侯产墓中,曾出土铜戈一柄,其背面有两行10字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用戈”。但整理时发现,此器器主之铭曾被有意刮磨。
吴王夫差矛吴王夫差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的专用兵器。吴王夫差矛全长25厘米。矛身与剑身相似而较短,中线起脊,两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
吴王夫差矛出土地湖北江陵,是楚国郢都所在。1965年,在江陵望山发现了越王勾践剑,在江陵藤店也曾发现越王朱勾剑,三地距离均不超过一公里,吴、越兵器如此集中地在楚国都城出土绝非偶然。
吴王夫差青铜矛在马山五号墓中被发现,矛是一种春秋后期的刺击兵器。
明明是吴国夫差的矛越国勾践的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1、宝剑可能是嫁妆。在吴国和越国争霸的时候,吴国和晋国结盟,然而越国却联合了楚国。勾践把自己的女儿嫁到了楚国,便把他的剑当作了嫁妆,从而流传到了楚国。邵固当时对楚国忠心耿耿,于是死后便把这把宝剑给他陪葬。
2、是因为勾践曾经在楚国生活。勾践剑被夫差给拿走了,所以才会在楚国的墓中。有人说这两个武器都是非常厉害的,而且锋利。
3、因为根据楚墓群内出土的大量竹简得知,该墓群是年代应该是楚怀王前期,当时越王勾践的女儿是楚昭王的宠姬,因此勾践剑极有可能是被赠送给楚国的。
4、方壮酞先生则认为越王勾践剑何以会流落到楚国来,这是和楚国灭越问题分不开的。因此,江陵望山1号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国灭越以后,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顷襄王徒都于陈之前。
夫差矛为什么不展出
1、夫差矛没有柄是因为柄丢失了,夫差矛是由矛头、矛柄两个部分组成的,而在我国考古学家挖掘的时候只发现了矛头,在挖掘中并没有发现矛柄的踪迹,与矛头已经分开了。所以柄丢失了。
2、另一种说法是战利品,即这把剑是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306年楚军攻打越国时缴获的,作为陪葬品带回楚国。此外,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吴王夫差矛。它是春秋晚期吴国使用的。
3、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都出自湖北江陵,这也就是1984年以“江陵出土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展览”为名,一起在香港展出的原因了。
4、因为矛身刻有古字,字义为夫差自用,说明是夫差时期就生产了。由于夫差矛不只一个地方挖掘出,说明这个兵器被当时广泛使用,吴国灭亡后,还被继续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