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折杨柳歌辞》(北歌民歌)原文及翻译
折杨柳歌辞选二 北朝乐府民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① 蹀座郎膝边。② 【注释】①擐:贯。 ②蹀;行。座:同“坐”。【品评】本篇写一位少女想和爱人长相厮守,寸步不离的天真愿望。
折杨柳歌辞 北歌民歌 系列:古诗三百首 折杨柳歌辞 (一)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1。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2。 (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3。
折杨柳歌辞二首原文: 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其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跸-毕换必)然后别雄雌。
满腹愁怨啊我愀然不乐,只希望能成为心上人手中的马鞭;唯有这样,我才总能陪在心上人身边:进出帐篷我可以缠在他的手臂;席坐于地我可以休憩在他膝边。
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折杨柳》古诗原文及翻译
折杨柳 作者:唐·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注释】①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旧题。②摇艳:全诗校:“一作艳裔。”年:时节。
原文: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注:《折杨柳》词牌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
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明代·晏铎《折杨柳》 折杨柳 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 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蓟门三日风日黄,惊尘涨天归路长。
折杨柳原文: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唐代·李端《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
杨巨源《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原文: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慇勤更向手中吹。
折杨柳 杨巨源 〔唐代〕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天 , 写景哲理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系列:关于描写柳树的古诗词 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慇勤更向手中吹。 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
折杨柳原文_翻译及赏析
1、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2、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明代·晏铎《折杨柳》 折杨柳 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 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蓟门三日风日黄,惊尘涨天归路长。
3、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4、折杨柳原文: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