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瓜芦有什么药用价值?市场价多少?
《中华本草》:皋芦【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陶弘景: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即通夜不睡。【拼音名】 Gāo Lú【英文名】 Largeleaf Tea【别名】 过罗、拘罗、物罗、瓜芦、苦簦、苦艼。【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f.macrophyll (Sieb.)Kitamura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大叶茶 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似,惟枝干较粗大。叶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边缘有锯齿。花腋生,白色,较茶药略大;花梗长;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蒴果扁圆形。花期9-10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等地。【性状】 性状鉴别 幼嫩叶多干缩成条形,长1-4cm;老叶长椭圆形,长可达15cm。叶片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绿褐色或棕绿色;叶柄短;嫩叶纸质,老叶微革质,易碎。气微清香,味苦、微涩。【性味】 苦;寒【归经】 心;肝;肺;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止渴;明目。主烦热头痛;口渴;目昏;咽喉肿痛;淋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注意】 胃冷者不可用。【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2.《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3.《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摘录】 《中华本草》
【瓜芦】的意思是什么?【瓜芦】是什么意思?
【瓜芦】的意思是什么?【瓜芦】是什么意思?
【瓜芦】的意思是:★「瓜芦」在《汉语大词典》第11436页 第8卷 280瓜芦guā lú(瓜芦,瓜芦)植物名。皋芦的别称。 ▶ 唐·陆羽《茶经•源》:「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参见「皋卢」。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皋芦》。
瓜芦的拼音guā lú
瓜芦是什么意思
★「瓜芦」在《汉语大词典》第11436页 第8卷 280 瓜芦
guā lú(瓜芦,瓜芦)植物名。皋芦的别称。 ▶ 唐·陆羽《茶经•源》:「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参见「皋卢」。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皋芦》。
一种中药,土名瓜芦,求学名和它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
这种植物的中药学名叫“瓜蒌”是一种经典的传统药材,其产地,药性及作用如下: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和中华栝楼的成熟果实。栝楼为多年生攀援藤本,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田边路旁,在自然分布区广为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中华栝楼生于山坡林下、灌丛及草丛,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果实开始有白粉并变淡黄色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用剪刀在距果实15厘米处连茎剪下,悬挂通风干燥处晾干。
瓜蒌果实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至15厘米,直径6至10厘米,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其,基部具残存果梗。质脆,易破碎。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具焦糖气,味微酸、甜。同属植物中华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在四川等部分地区亦做栝楼入药。以完整、皮厚柔韧、皱缩、色杏黄或红黄、糖性足者为佳。
性味: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作用:质润散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宽胸散结,解渴利肠,消肿的功效;
主治:痰热咳嗽,肺痿干咳,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食物相克:瓜蒌恶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用途:
1.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而见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密不易咯出者,可与黄芩、枳实、贝母、桔梗等到配伍。
2. 痰浊痹阻,胸阳不振,而致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者,可与薤白、白酒配伍。
3. 肺胃阴虚有热,渴饮不止、小便多者,常与黄连、甘草配伍。
4. 治乳痈肿痛可与乳香配伍,或与穿山甲、甘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