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虞世南被封为:永兴县子,他是什么官位?和...
1、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隋时为炀帝近臣,到唐朝后,成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甚得唐太宗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并绘像于凌烟阁,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2、虞世南,会稽余姚人,唐太宗时官至秘书监,封为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虞世南的书法早期与南北朝的智永禅师学书,智永禅师乃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所以说虞世南可以算是二王的嫡传弟子。
3、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知否中的公、侯、伯、子、男爵位,有哪些不同?
1、从上面可以看出,就是在公侯伯子男爵位的基础上增加了王爵,到了后来嗣王、郡公、开国公三个爵位就被废除掉了,只剩下余下九种。
2、开国县公:一等公爵,从二品。开国侯:二等公爵,为从三品。开国伯:三等公爵,为正四品。开国子:四等公爵,为正五品。开国男:五等公爵,为从五品。
3、公大于侯大于伯,小公爷最大,顾侯第二,伯爵第三,墨兰看明兰嫁给了顾侯。我国古代的爵位,自尧帝、舜帝就有了,大致分五等,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古代郡王,国公,柱国,伯男,县男的俸禄是如何获得
1、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五。北周后期,滥封无度,遂在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列侯。
2、正一品6000亩,从一品与郡王5000亩,正二品与国公4000亩,从二品与郡公3500亩,县公与正三品2500亩,从三品2000亩,正四品与侯1400亩,从四品与伯1000亩,正五品与子800亩,从五品与男500亩,七品250亩,九品200亩。
3、俸禄是古代国家给予在职官吏的固定报酬,在一定的时期内,以物资和货币形式支付,旨在满足官吏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
4、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实 封共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