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少儿古诗:屈原(屈平)生平简介
1、屈平(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文学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2、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3、屈原的生平事迹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我国伟大的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二十几岁就辅佐怀王,担任左徒的高级职务。
4、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5、屈原生平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芈”姓;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
6、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平是谁?
1、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2、作者: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_百度...
翻译: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白话文如下: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为何被称为“屈平”?
1、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征,这个名字也象征着一种经天纬地之才。
2、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
3、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唐诗里面也有“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李白则说:“屈平辞赋悬日月”。应该大家公认的屈平就是屈原,其他的叫屈平的最多是同名同姓的巧合。
4、屈原又叫屈平,屈子,屈正则。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5、屈原,名平,字原。出生战国时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一生经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曾官至左徒、三闾大夫。所以有人称他大夫。
6、屈原,也叫屈平,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