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汉代诸侯刘荆印章上刻了什么,为何这枚印章震动了日本?
因为日本早在200多年就发现一模一样的玉玺,可是因为玉玺上刻字大概意思是日本是听从于汉王朝的,所以日本就一直说玉玺是假的,但是中国这次发现玉玺就狠狠的打脸日本,日本上下才会震动。
日本人通过以上理由认定,这枚印章虽然其雕刻手法风格与汉代印章相似,但是极有可能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仿汉朝雕刻了这样一枚金印伪作,用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而这一枚汉代诸侯刘荆金印章的出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因为这两枚印章无论从做工还是款式又或者文字来比较,都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完全就是同一时代的东西。
因为在日本也出土过类似的印章,所以日本学者觉得他们那个是真的,所以会轰动。
但是在日本出土的这枚印章中,其实刻了四个字叫做:倭奴国王。也就是说这枚印章出土于日本,标志了当时使用这枚印章者的身份是汉委奴的国王,其历史朝代也就直接明了了。
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背景
1、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在天明四年 ( 1784 ) 的日本博多湾志贺岛上一个叫甚兵卫的农夫,在田间劳动时于水沟中发现了这枚刻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
2、汉委奴国王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天明四年 ( 1784 ) 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的。
3、这枚印绶直到十八世纪才在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
4、经鉴定,此印为汉光武帝下赐倭国之金印。 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冈县筑前粞屋郡志贺岛上,农夫甚卫兵下于该岛西南海岸一块大石下发现一枚蛇纽金印,遂上缴官府。金印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汉字。它的出土。
“汉倭奴国王”金印
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
“滇王金印”的发现,也证明了“汉倭奴国王”在历史上是存在的,除了这件事能证明,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当时在南京大学曾举办一场“汉倭奴国王”金印的研讨会,日本明治大学的石川日出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
除了这枚金印,在两百多年之前日本本土就曾经出土过一枚类似的金印,上面同样刻有“汉倭奴国王”的字样,而这枚金印在流落于收藏家手中多年之后才被收入日本博物馆。
汉倭奴国王印是真的吗?现在在哪呢?
1、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在天明四年 ( 1784 ) 的日本博多湾志贺岛上一个叫甚兵卫的农夫,在田间劳动时于水沟中发现了这枚刻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
2、汉倭奴国王印是东汉光武帝颁授给其属国倭奴国的一枚金制王印[3]。该印于天明四年(1784年)出土,现藏于日本福冈市立博物馆。这一重大历史发现标志着中古时期中日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曾被广泛引为中日交流的重要证据。
3、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
4、倭是古时中国人对九州岛现在福冈县一带的人的称呼(出土文物有“汉倭奴国王印”现存福冈县),因见当地人矮小故称之为倭。
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汉倭奴国王”金印的宝贵还在于其历史价值。金印上铭刻的“汉”字右下角是个“火”字。一般所见“汉”字右半部是连写的。
这枚东汉广陵王金印之所以成为国家级文物,不仅因其年代久远、精工细致,更重要的是拥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此汉印出土后,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因为此印章形制、刻文与工艺都与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相同。
日本有学者认为,《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予印绶,这颗金印很可能就是这一记载中所赐之物。
印章上面刻了五个汉字汉委奴国王。这枚印章之所以能够震动日本是因为日本不承认一段历史,但是这枚印章的出现却是让日本的这段历史得到了印证,从而不得不承认这段屈辱历史的存在。
汉委奴国王印正是《后汉书》中的倭奴国大夫,他于公元56年朝见汉光武帝时,获得汉光武帝的印绶。不过,也有一些日本的考古学家持反对意见,认为汉委奴国王金印也有可能是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