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的经过怎样结局如何
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起义,说白了就是怎样在拆掉一座旧建筑后,重新建起一座新建筑。
张角病死,起义覆灭黄巾起义前期非常顺利,一方面在于朝廷并没有将起义当回事,认为农民爆发的起义,不会有太强战斗力,派地方军队镇压就好了。谁曾想农民军在张角等人带领下,攻城掠地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之后,多数沦为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他们除了交纳高额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也受地主支配,如充当家兵等,甚至跟随主人迁徙。农民与地主阶级处于尖锐的对立地位。
张宝也随即于下曲阳兵败阵亡,10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 。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 ,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朝中外戚、宦官尽相争权,民间税赋极重,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朝廷见黄巾起义发展如此迅速,慌忙在洛阳附近部署了重兵防卫。又派遣大量的官兵到各个地方进行镇压,并且号召诸多义军参与对黄巾贼镇压。经过数月的战斗,虽然早先朝廷方面的军队屡受挫败,但是后来开始一步步紧逼起义军了。
黄巾起义是哪个朝代
1、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时期。黄巾起义发生于东汉末年时期,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2、黄巾起义开始于公元二世纪八十年代。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3、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4、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由张角领导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为起义军以黄巾为象征,历史上称之为黄巾。东汉末年,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强大的地主势力迅速扩张。
5、《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故事起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止于司马氏取代(刘)氏,建立(晋朝)。
6、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诛连千馀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黄巾起义的解释
1、黄巾起义的解释[the Yellow Turbans Uprising] 东汉末年( 公元 184年)张角领导的 大规模 农民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
2、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比起秦末、西汉末两次起义,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起义。
3、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是发生于184年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4、黄巾起义的经过怎样结局如何1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变之一。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又因全国大旱,粮食颗粒无收。
5、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由张角领导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为起义军以黄巾为象征,历史上称之为黄巾。东汉末年,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强大的地主势力迅速扩张。
黄巾起义的意思
1、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比起秦末、西汉末两次起义,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起义。
2、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3、“黄天”是指黄巾起义军。意思就是说汉王朝要灭亡了,黄巾军是未来的统治者。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
4、黄巾起义的十六字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个口号意思是汉朝的统治即将结束,黄巾军将立新皇帝,且在甲子年天下就会太平。
5、黄天是指黄巾起义军。意思是说汉朝即将灭亡,取代汉朝的将是我们黄巾军。公元184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
黄巾起义文言文
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政治口号,相约教众头绑黄巾,预定於三月五日兴兵作反。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
作者或出处:范晔 古文《黄巾起义》原文: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中平元年(184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榜文前,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萍水相逢。三人志同道合,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之后投了刘焉。
黄巾起义时间是什么?
黄巾起义的发生时间是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由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爆发时间:184年-192年 爆发地点:中国全境 张角得仙人所赠《太平要术》,学会道法后率众起义,为汉末各诸侯所镇压。
黄巾起义爆发时间:公元184年-192年。
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 爆发时间:184年-192年 爆发地点:宛城、召陵、冀州等地(中国河南、河北等地区)《三国演义》中记载 张角得仙人所赠《太平要术》,学会道法后率众起义,为汉末各诸侯所镇压。
爆发时间:184年-192年 起义地点:邢台巨鹿 人物事件:张角得仙人所赠《太平要术》,学会道法后借施送符水为名,招收徒众,见灵帝昏庸,百姓困苦。召集百姓以黄巾抹额,自称天公将军,率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