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简介
蛋白质组学技术于1996年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等最早提出。
蛋白质:是一类生物大分子,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每条肽链都由一定数量的氨基酸按一定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说明:此篇笔记系2016-2017年由克里克学院与康昱盛主办的蛋白质组学网络大课堂整理而成,侵删。该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库鑫博士所授。
蛋白质组学名词解释
1、蛋白质组学(proteome)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 基因组(genome)两个词的杂合,意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局部主链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蛋白质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的基础。
3、了解生物技术在药物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掌握新药研发中涉及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一般方法。
4、计算、模拟)。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组学 - 蛋白质组学 - 系统生物学 - 比较基因组学,1989年在美国举办生物化学系统论与生物数学的计算机模型国际会议,生物信息学发展到了计算生物学、计算系统生物学的时代。
5、生物信息学概念的话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两方面,因为要分析生物基因和蛋白数据量很大,加上现在所说的大数据时代,突出了生物信息学的作用。
6、一些新型的测定技术,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但这些技术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样本测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蛋白质组学的介绍
1、概念 蛋白质组学是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物基因组在细胞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学科;包括鉴定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方式(修饰形式)、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
2、蛋白质组学技术于1996年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等最早提出。
3、蛋白质:是一类生物大分子,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每条肽链都由一定数量的氨基酸按一定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4、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技术 对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来说,它的最基本的实验手段就是利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2DE),在整个 基因组水平上检测蛋白质表达的情况。
5、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蛋白质组研究的蛋白质组学
然而对于蛋白质组而言,由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不同类型的细胞或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下,其蛋白质组的蛋白质种类构成却是很不一样的。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有蛋白质鉴定、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功能确定、蛋白质靶向定量技术。蛋白质鉴定: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Western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结构蛋白质组学,二是功能蛋白质组学。其研究前沿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 针对有关基因组或转录组数据库的生物体或组织细胞,建立其蛋白质组或亚蛋白质组及其蛋白质组连锁群,即组成性蛋白质组学。
蛋白组学的研究方法如下: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既是技术所推动的也是受技术限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方法水平的高低。蛋白质研究技术远比基因技术复杂和困难。
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区别与联系
组学omics,研究的是整体. 按照分析目标不同主要分为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是基因组DNA,使用方法目前以二代测序为主,将基因组拆成小片段后再用生物信息学算法进行迭代组装。
比较形象的解释:基因组学反映了什么是可以发生的,转录组学反映的是将要发生的,蛋白质组学指出了赖以发生的, 代谢组学反映已经发生的。
蛋白组:生物体基因组所编码的全套蛋白质。鉴于蛋白质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各组织器官或者特定亚细胞结构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甚至是外泌蛋白,也可以成为一个蛋白组。所以蛋白质组是信号转导、分子发育最为直接的手段。
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该关系为中心法则的一部分。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DNA片段。DNA指的是脱氧核糖核酸,RNA指的是核糖核酸。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