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泛滥的记载
1、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
2、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3、全新世(公元前10000年左右-至今)期间海平面发生过数次波动,海平面下降期间,气候变冷,大部分水聚集在冰川中。海平面上升期,气候温暖,冰川融化,河流径流量增加,原先河道不足以容纳,便会泛滥形成大洪水。
4、北魏时期《水经注》中记载,当时的黄土高原“杂木交荫,云垂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还有就是据考证,在秦朝时期的黄土高原上,森林的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5、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截止2016年,大约有2125次。
6、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 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 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
黄河泛滥区的地形特征?
1、冲积扇平原是指呈扇形分布的冲积平原,是形成在山地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因为冲积平原是水流冲刷形成的,对沙土形成搬运和沉积,在平缓的地方,水流减速,许多有机物沉淀下来,土层较厚,所以土壤较为肥沃疏松。
2、河水较清、流量均匀是该河段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出青铜峡之后,其地势平坦开阔,进入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这里水渠纵横交错,成为黄河上游最早的农业开发区之一。
3、黄河流域从河源至贵德多为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由于平缓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地,多湖泊。
4、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5、黄河的自然特点: 呈“几”字形。 黄河的地理特征:长5464千米,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汇入渤海。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泛滥和决口造成了哪些灾难
1、水灾:黄河流域不仅旱灾严重,而且最为瞩目的还是下游的洪水灾害。公元前 602年至公元 1938 年的 2540 年中,黄河决口泛滥的年份就有 543 年。有时一年之中多次决溢,所以共计决溢次数 1590 多次。
2、徐州大会战,在滔滔黄河水泛滥中,落下了帷幕。徐州会战,有临沂、滕县、台儿庄的激战,最终却以水代兵,这不仅没有阻止日军的进攻,还给中原人民造成重大灾难。
3、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场暴雨,历时5天,暴雨中心石碣镇站7月29日最大24小时雨量达734毫米,5天雨量200毫米以上的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
4、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1933年下游决口54处,受灾面积l万多平方千米,受灾人口达360多万人。1938年国民党政府扒开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淹死89万人,造成著名的黄泛区。
5、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水少沙多;二 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三是地上悬河;四是洪水灾害频繁。由于洪 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6、由于洪水灾害,黄河有时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洪水常常夺去下游两岸许多人的生命,冲毁村庄。在4000多年中,中国人一直尝试通过筑堤和开凿水道引洪来保护这些居民区,但是,黄河继续频繁地发生洪水泛滥。
简述黄河泛滥的历史原因
1、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
2、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中上游对植被的破坏,导致土皮的裸露,容易被水冲走(另外,中上游多为黄土,土质比较疏松),导致下游泥沙堆积。河床越积越高,最终比两边的土地还要高。这样就特别容易泛滥。
3、水流的携带量跟流速变化的比例是几何形式的。流速慢一被,泥沙携带量减少不止一倍,所以沉积速度很快;黄河有“地上河”之称。常年泥沙淤积,导致其河床已经高过平原高度;环保一下,大家都来保护环境吧。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5、社会原因:由于封建王朝后期社会动荡,政事弛废,河道疏于治理,即使治理,那些借治河之名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们搞的也多是豆腐渣工程,如果遇到洪涝,不泛滥成灾才怪呢。总之一句话,黄河泛滥是天灾和人祸相互作用的结果。
6、原因有二:一,河床高于地平面,容易决口。二,河床土为沙土,非常松散的。
黄河为什么泛滥(详细点)
1、上游水土流失,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泥沙开始沉积,河床抬高,堤坝相对变低,所以,泛滥了。注意几个细节。
2、原因有:历史上皇帝乱砍伐树木建造陵寝;北方战乱频繁,生态破坏严重;黄河泛滥很早就有,东汉有“王景治黄”,但都不治本;1938年,国民政府为阻止日本造成的“花园口决堤”。
3、原因有二:一,河床高于地平面,容易决口。二,河床土为沙土,非常松散的。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甚至高于农田、乡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泛滥成灾。所以黄河又叫悬河或地上河。
4、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中上游对植被的破坏,导致土皮的裸露,容易被水冲走(另外,中上游多为黄土,土质比较疏松),导致下游泥沙堆积。河床越积越高,最终比两边的土地还要高。这样就特别容易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