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1、《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2、《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3、《三国志》作者是晋朝陈寿,有在蜀汉任职过,后来蜀汉降晋后开始编撰《三国志》,因为当时朝廷上有很多魏吴蜀老臣,所以写的不是非常详细,但是那个时代的风气可不是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所以有很高的可信度。
陈寿的历史简介: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1、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摘自《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解释:优秀的将领不会畏惧死亡而苟且偷生,忠烈之士不会毁坏名节而求得生存。
2、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可见庞德要用自己的忠诚报效曹操的恩德。
3、《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三军。陈寿的评价是:“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
4、约在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庞德投奔到马腾军中,为其提兵镇压羌人。在这次战役中,庞德不光冲锋在前,还有一种类似自虐的心态,就是一定要把自己陷于绝境,然后置之死地而后生。
5、于是他对天起誓说:「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这时,手下将士大多投降,而他独乘小舟往来冲荡,因浪高舟翻,弓箭漂失,被蜀军擒获。
陈寿原文_翻译及赏析
1、身体不舒服时,就起来做其中一戏,流汗浸湿衣服后,接着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樊阿精通针疗法。
2、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获罪被剔了个光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非常轻视陈寿。
3、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的缺点,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欠缺。
4、《后表》或因重在分析形势,关乎军情机密,不宜公开宣示,故流传不广;或因成都之乱散失,陈寿未见到。
《三国志》作者陈寿简介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三国志作者:陈寿。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
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