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别董大》的原文
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作品原文 别董大二首⑴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⑵,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⑶?其二 六翮飘_私自怜⑷,一离京洛十余年⑸。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董大 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注释】 ①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唐·高适《别董大》原诗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译文: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别董大的作者简介?
1、《别董大》的作者是高适。《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2、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
3、别董大 高适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别董大二首》作者高适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5、《别董大》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1、《别董大》的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2、《别董大二首》唐代诗人高适 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别董大二首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之所以要写下这首诗,是因为诗人的朋友董大是吏部尚书房琯的门客,随着房琯被贬要离开长安,诗人为了劝慰、鼓励董大,于是就写下这首诗。
4、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天宝六年冬,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2,当时写了两首,所谓其一就是其中这一。
别董大作者是谁?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作者是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人,后迁居宋州宋城。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别董大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董大》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本作品中的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别董大 (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