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马诗23首其五,马诗23首其五古诗带拼音

wangsihai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是什么意思?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边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出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唐代〕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的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2、写作背景:李贺因为得罪了另一个大诗人元稹,元稹百般刁难,借口李贺的父亲李晋犯了忌讳,不让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3、诗以广阔的西北高原作背景,在大漠、燕山,秋宵新月的自然景色中,含蓄地展示出诗人从戎边塞,报国立功的宏愿,颇有鼓舞人们奋进向前的作用。“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开头两句用了工整的偶对。

4、《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写作背景是李贺因为得罪了另一个大诗人元稹,元稹百般刁难,借口李贺的父亲李晋犯了忌讳,不让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

5、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的名字叫什么?

1、马诗23首其五是李贺写的。《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2、李贺因为得罪了另一个大诗人元稹,元稹百般刁难,借口李贺的父亲李晋犯了忌讳,不让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译文: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相关阅读

  • 学校的诗意生活作文
  • 中国老太毛多水多,中国一老太
  • 关于粟裕平反的信息
  • 杆子的拼音(杆子的拼音怎么拼)
  • 简单生活的作文素材
  •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300
  • 如果生活中没有阳光作文
  • 校园课堂生活作文
  • 宝宝为什么说话晚(宝宝说话晚的原因是不是也跟营养有关)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