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感悟生活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
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一. 在作文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培养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从玩中观察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忆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秋游香山植物园。
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著的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
回来之后,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诞生了:叶背是红红的'红背桂';叶子象七个手指的'七叶葵';叶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长满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让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画'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进行作文的第二步--'说'。在第一节作文课上,我组织孩子们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画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让大家也了解这种植物,喜欢这种植物。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
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从这就可以知道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是仔细观察了。
作文第三步--'写',安排在第二节课。学生们听了要求之后,都埋头在桌子上写起来,再没有左顾右盼,呆呆坐着得人了。
有的同学写到: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
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
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孩子们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效。
2.在活动中观察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劲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六年级毕业前夕,要写一篇《我爱我的学校》的作文。
写作之前,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天天见到),又陌生(熟视无睹)的校园的印象,我在班里开展《校园一角》摄影比赛。每人选出3张优秀的作品参赛。
参赛时要求学生以《夸夸我的学校》为题,在班会上介绍校园环境或设施,也可以是在校园中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课堂学习的动态。学生们行动起来,背上相机,走遍校园去选景,选角度,还真像个小摄影师。
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们的足迹。学校的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学生们的眼底。
照片出来了,学生们的作文也有了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切实感受到:花点功夫,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二. 作文教学过程中,逐渐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的意志内控力弱,情绪性突出,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我利用一些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1. 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总要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观察活动也是如此。记得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喜动物》一文时,我从学校找到了《小白兔》的录象。
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
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白兔外形时,录象采用定格,把最能显示小白兔样子的镜头定下来。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全身雪白的小白兔,真惹人喜爱。
然后在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地进行观察。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
各部分仔细观察之后,再把录象完整地放一遍。配上音乐和旁白,从整体上加深观察印象,最后训练学生说一说到写下来。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力,只要我们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
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多用录音,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配乐朗读。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想向的翅膀会飞得很远很远。
然后在脑际展现出一幅幅无限宽广的图画。这样写出文章来才可能是内容。
2.作文指导教案:怎样写观后感
[作文指导教案:怎样写观后感]2010年11月02日 教学2010-11-02 09:00:02阅读4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标: 1、学会写观后感,作文指导教案:怎样写观后感。
2、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看法。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喜欢读书?(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作文水平。)
确实如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可以使我们获取很多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书也是我们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朋友交往。同学们很喜欢读书,相信同学们也有很多朋友。
新课 1、同学们很喜欢读书,你们都喜欢读哪些书呢?指名说。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些书吗?(题目、语言优美、文章结构、主人公、情节) 3、教师小结 4、最近你读了哪些文章对你印象较深刻,课内课外都可以。
(板书:读了什么文章) 5、能否把你喜欢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或者一个片段或者一句优美的语句,讲一讲,让大家和你共同想说文章的快乐。(板书:介绍内容) 6、你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为什么喜欢) 7、小组讨论、交流。选出说得好的同学说一说。
8、小组代表说,师生共同评价。 9、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你们所说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类文章就是读后感。
(板书:读后感) 10、看题目,我们应该重点写什么?(感)要想写好感受,必须先干什么?(读)还要联系实际。 11、出示写读后感的要求。
学生自读。回忆刚才所说的内容。
三、总结 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请同学们赶快拿出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赶快行动吧。 五、作文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作文指导教案:烦恼(话题作文) 教学目的: 1. 给学生一个倾吐真情的空间,让学生能坦然地排遣成长中的郁闷,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诉的习惯。
2. 通过了解和体察他人的烦恼,培养知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品质,同时理智地认识自己,增进化解烦恼的能力。 3. 能绘声绘色地描述烦恼,能用生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能写出有一定感染力的作文。
作文指导: 1. 善于倾诉自己的烦恼教师导说:有人总结有一条人生经验: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一份烦恼向人倾诉,就只有了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欢乐要与人同享,烦恼要善于倾诉。
有了烦恼,并不是一件可羞的事。生活中有阳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阴霾笼罩之时。
刚刚步入中学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断乳期”,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心理的蜕变、青春意识的萌发,都会给稚嫩的我们带来烦恼。何况,敏感的心灵往往是烦恼的温床! 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倾诉,教师作最虔诚的听众。
(拒绝评价,因为此时教师的任何评价都是拙劣的、不合时宜的。) 然后请每位同学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列个清单,并用一两句话形象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2. 勤于了解他人的烦恼 教师导引:我们很多中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最痛苦的一个,就自己受的委屈最多,受的伤害最深。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被这样的思想困住了,不幸的感受就会因不断的复制而被夸张,天长日久,就可能成为压在我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但老师告诉你,你的感觉并非事实。不信,就抬起头来,看看别人,看看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就能发现,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痛苦并不孤独。
请同学们以小记者身份,采访一下你周围的成年人,看看他们成长过程中有些什么烦恼,了解他们消负减压的故事。 教师可对学生的采访计划和内容作一些重点指导。
采访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烦恼,在你的周围,谁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找他讨教哪些问题。还可以听听他对成长中的烦恼有些什么看法,对你有哪些建议。
可事先设计一些便于沟通的话题。如: 你在少年时期曾有过哪些烦恼? 你当时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你是怎样对待这些烦恼的? 现在重新审视,你怎样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 过去的岁月如何改变了你? 你又是如何走近你的抱负的? 总之,采访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采访要做到事前有准备,事后有收获。
采访后组织交流、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回首自己所述的成长的烦恼:哪些现在是已消除了的,哪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已不成其为烦恼,哪些是真正给自己带来不愉快情绪的。
3. 乐于替朋友解脱烦恼 教师导引:有了烦恼,生活就失去了光彩,忧郁、感伤就会重临于我们心头。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人人都会背, 但面对烦恼,未必人人都能乐观处之。
此时朋友的一声关怀,一句劝语,无异于久旱后的甘霖,能给干涸的心田以滋润。如果出现了常君这样的烦恼,作为朋友的你该为他做些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增强化解烦恼的能力,同时体会助人为乐的快感。
4,巧妙表达成长的烦恼———书面作文。 实际上,上述三项活动中,一、二两项渗透了选材技巧训练,一、三两项渗透了语言表达训练。
写烦恼类作文应该做到: 以“真”为本———叙真事,诉真情,不夸饰,不矫情。真,文章才有活力。
以“细”感人———少回顾什么人生经历,少来什么曲折。
3.作文指导教案:怎样写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作文教案作文指导教案:怎样写观后感教学目标:1、学会写观后感。
2、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看法。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喜欢读书?(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作文水平。)
确实如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可以使我们获取很多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书也是我们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朋友交往。同学们很喜欢读书,相信同学们也有很多朋友。
新课1、同学们很喜欢读书,你们都喜欢读哪些书呢?指名说。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些书吗?(题目、语言优美、文章结构、主人公、情节) 3、教师小结4、最近你读了哪些文章对你印象较深刻,课内课外都可以。
(板书:读了什么文章) 5、能否把你喜欢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或者一个片段或者一句优美的语句,讲一讲,让大家和你共同想说文章的快乐。(板书:介绍内容)6、你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为什么喜欢) 7、小组讨论、交流。选出说得好的同学说一说。
8、小组代表说,师生共同评价。9、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你们所说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类文章就是读后感。
(板书:读后感)10、看题目,我们应该重点写什么?(感)要想写好感受,必须先干什么?(读)还要联系实际。11、出示写读后感的要求。
学生自读。回忆刚才所说的内容。
三、总结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请同学们赶快拿出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赶快行动吧。五、作文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作文指导教案:烦恼(话题作文) 教学目的:1.给学生一个倾吐真情的空间,让学生能坦然地排遣成长中的郁闷,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诉的习惯。
2.通过了解和体察他人的烦恼,培养知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品质,同时理智地认识自己,增进化解烦恼的能力。3.能绘声绘色地描述烦恼,能用生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能写出有一定感染力的作文。
作文指导:1.善于倾诉自己的烦恼教师导说:有人总结有一条人生经验: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一份烦恼向人倾诉,就只有了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欢乐要与人同享,烦恼要善于倾诉。
有了烦恼,并不是一件可羞的事。生活中有阳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阴霾笼罩之时。
刚刚步入中学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断乳期”,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心理的蜕变、青春意识的萌发,都会给稚嫩的我们带来烦恼。何况,敏感的心灵往往是烦恼的温床!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倾诉,教师作最虔诚的听众。
(拒绝评价,因为此时教师的任何评价都是拙劣的、不合时宜的。)然后请每位同学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列个清单,并用一两句话形象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2.勤于了解他人的烦恼教师导引:我们很多中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最痛苦的一个,就自己受的委屈最多,受的伤害最深。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被这样的思想困住了,不幸的感受就会因不断的复制而被夸张,天长日久,就可能成为压在我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但老师告诉你,你的感觉并非事实。不信,就抬起头来,看看别人,看看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就能发现,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痛苦并不孤独。
请同学们以小记者身份,采访一下你周围的成年人,看看他们成长过程中有些什么烦恼,了解他们消负减压的故事。教师可对学生的采访计划和内容作一些重点指导。
采访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烦恼,在你的周围,谁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找他讨教哪些问题。还可以听听他对成长中的烦恼有些什么看法,对你有哪些建议。
可事先设计一些便于沟通的话题。如:你在少年时期曾有过哪些烦恼?你当时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你是怎样对待这些烦恼的?现在重新审视,你怎样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过去的岁月如何改变了你?你又是如何走近你的抱负的?总之,采访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采访要做到事前有准备,事后有收获。
采访后组织交流、评价。最后引导学生回首自己所述的成长的烦恼:哪些现在是已消除了的,哪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已不成其为烦恼,哪些是真正给自己带来不愉快情绪的。
3.乐于替朋友解脱烦恼教师导引:有了烦恼,生活就失去了光彩,忧郁、感伤就会重临于我们心头。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人人都会背,但面对烦恼,未必人人都能乐观处之。
此时朋友的一声关怀,一句劝语,无异于久旱后的甘霖,能给干涸的心田以滋润。如果出现了常君这样的烦恼,作为朋友的你该为他做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增强化解烦恼的能力,同时体会助人为乐的快感。
4,巧妙表达成长的烦恼———书面作文。实际上,上述三项活动中,一、二两项渗透了选材技巧训练,一、三两项渗透了语言表达训练。
写烦恼类作文应该做到:以“真”为本———叙真事,诉真情,不夸饰,不矫情。真,文章才有活力。
以“细”感人———少回顾什么人生经历,少来什么曲折故事,多生动描写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细腻,文章才有感染力。
以“特”取胜———表达独特的感受,发表独特的观点,行文有独。
4.求作文指导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辅导:《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指导课教案 一、习作内容: 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要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例如,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每位已经长大了,别在把我当小孩子看;对邻居叔叔说,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家真诚的帮助;对小伙伴说,我们不要再互相起外号了,这样不文明……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
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意见改一改。
现在,清楚了吧,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 二、目标新了解 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 武老师: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3.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训练重难点:根据不同对象和情境运用得当的语言,情感表达要真实自然 5.训练学生语句通顺连贯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完作文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准备新素材 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 武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 1、上好口语交际课,为本次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2、收集关于“说说心里话”的优秀习作若干篇 3、搜集一些体现父母与孩子等表现亲情的短文及图片 四、设计新思考 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遵循什么理念呢?或者说在教学之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武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顺畅地吐出心声。
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作文课堂自然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话的精神乐园。本设计力求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真情感去体验,注意点拨创新思维,指导表达技巧,张扬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想象,体现个性,充满个性,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
善于激励学生知难而进,敢于创新,独辟蹊径,凸现个性,以平时基础为后盾、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个性化为支柱,在作文的舞台上上演自己“创新”的性灵文章。 2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 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有趣?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
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
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成长过程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成长过程的童年趣事。
5.小组评选谁说得最棒。设计意图:亲切的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往事,打开记忆的闸门,说说成长过程的心里话,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说话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你一定会觉得有趣。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悄悄耳语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口若悬河说话幽默说话诙谐 滔滔不绝有声有色绘声绘影有声有色有板有眼谈吐从容话语轩昂侃侃而谈 正言厉色义正辞严一字千钧情深意浓意味深长平心静气心平气和津津乐道 语重心长蛮和气地挺郑重地兴致勃勃兴奋异常喜形于色笑嘻嘻地一字一句 一字一顿一语双关一语道破哑哑学语牙牙学语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结结巴巴 哼哼哈哈说说唠唠抽抽搭搭吟吟卿卿嗑嗑巴巴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句诗句?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设计意图: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在探究的交流中,感悟人生的成长,回味生活的哲理,使普通的习作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要采访别人的心里话,你会怎么采访?引导学生回答出,把为什么要说,以及把说的内容讲清楚、说详细。 师:组织一次现场采访活动。
让小学生采访小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一人回答记者的提问,说完后其他学生评价。
肯定好的地方,指出不具体、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师:谁来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生:……。
(选择一名中等学生和一名优等生说自己的心里话,教师随机点评价。) 设计意图:说作文是能梳理。
5.一篇初中作文教案
初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捕捉细节 体悟关爱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关爱”话题的亲情作文.针对当前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不知道如何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抒发的情感的状况,我进行了一堂作文指导课.让学生体悟关爱,来一次心与心的真挚的交流,学会关爱.
[教学课时]
2教时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古往今来,“关爱”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爱”这个主题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写“爱”的诗文往往最具真情也最能打动人.请你说说看,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互助互爱的事例
二、写作指导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写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说真话诉真情,就能打动读者
2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同样能体现关爱之情.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尽量做到细微之处显真情,同时用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关爱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可结合《背影》一文的写法对学生作指导)
三、随堂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自主拟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之情的文章.
要求
1) 说真话诉真情,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关爱之情.
2) 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
3) 不少于550字.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此次作文使学生们认识到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要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作文又源于生活,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亮点,便不会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同时此次作文也使学生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学会了以互爱互助的心态抒写平常的事情,学会了摒弃自私自利、感情虚假等不足之症.也在无形之中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处处有真情.有了一颗关爱的心,你就会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学会关爱,拥有一颗关爱的心.
来自百度DOC
6.写作文要学会感受生活 怎么写出优秀作文
写作文要学会感受生活 怎么写出优秀作文
一、鼓励学生树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这一信念。
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解释,外部自然事物之所以可以具有人的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异质同构"。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
二、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是到处存在的。一个留心周围一切的人,他会时时处处对生活做出评析的。许多学生听了这样的文章,感受较多,久而久之,学生再也不会对身边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生活这泉活水会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激情,馈赠给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写出佳作。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巴甫洛夫说:“要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感受生活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够写出生动、具体、真情实感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写日常生活中的瞬间感受。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要求学生设立课外练笔本,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地去作文,点点滴滴积累。还可以把学生带出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
五、培养学生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间接感受生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书刊、影视、广播及媒体来感受生活,这也是一条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俗话说的好:“书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学生设身处地的带着相应的情感去阅读,去再现书本借助文字所表现的生活情境,就一样能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
7.如何写“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的作文教案
写作训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课标要求】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学习目标】
1、积累关于亲情的精美文句
2、学会在生活小事中观察与体验亲情,按要求完成写作实践
3、感受亲情的温暖,感悟亲情的伟大
【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感受真情;运用技法,真实写作。
【教学难点】
努力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与写作的有心人
一、课前作业
认真观察父母关心自己的一件事,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写作一个片段(内容真实,突出重点):
从这件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二、新授
(一)发现
锦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李贺的妈妈看着儿子那装满记有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早晚得把你的心呕出来才罢休吗?”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诗袋
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
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
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
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
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资料链接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作家, 1904年出生
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
只念了三年书,十岁左右开始干活谋生。他干过各
种职业,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
和反抗性格。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
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组织上交给
自己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
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20年在一次激战中,
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
的视力。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
伤势有所好转,他就马上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后
来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
到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
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在与病魔做斗争的
同时,他完成了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回忆一下,你阅读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2、结合小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你明白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写作故事,请简要地说一说。
8.初中生活的苦与乐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的苦与乐-----
提起学习,有的同学说“很苦”,有的同学说“很乐”,我认为:“学习有苦也有乐!”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我之所以认为学习苦,苦就苦在:学习有时很枯燥,当你接受或学习新知识时,面对不懂得知识,看到一筹莫展的难题,体会到的是苦。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面对一张张成绩不佳的试卷,面对爸爸妈妈的责怪和老师的叹息,我体会到的是苦。此时我又想起同学们常说的那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正是我们当代学生心理的“写照”。也是要为我们学生减负的原因所在吧!可是面对一次次期中、期末考试和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我体会到的仍是苦,有时甚至苦极了!
那么,学习又怎么是苦中有乐呢?每当我想起,从咿呀学语的娃娃到现在的初中生,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初中生所具备的知识时,心中又不觉得苦。当我从刚入学的小学生,逐步成长为少先队员,在到现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我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学习,当然也有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帮助,此时我感到的是乐。当我面对一道道难题,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教诲,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得出正确答案时,我体会到的首先是快乐,而且是由衷的无限的快乐。每当我设想将来要上高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学到将来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的知识和本领,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此时我感到的更是快乐,而且无穷的。
学习的确实有苦也有乐。只有当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此时学习自然不只是枯燥无味,不再是无穷的苦,而是无限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学习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9.作文教案应该怎么写
初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捕捉细节 体悟关爱[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关爱”话题的亲情作文。
针对当前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不知道如何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抒发的情感的状况,我进行了一堂作文指导课。
让学生体悟关爱,来一次心与心的真挚的交流,学会关爱。[教学课时] 2教时[教学实录]一、导入古往今来,“关爱”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爱”这个主题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写“爱”的诗文往往最具真情也最能打动人。
请你说说看,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互助互爱的事例二、写作指导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写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说真话诉真情,就能打动读者2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同样能体现关爱之情。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尽量做到细微之处显真情,同时用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关爱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可结合《背影》一文的写法对学生作指导)三、随堂作文以“关爱”为话题,自主拟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之情的文章。要求1) 说真话诉真情,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关爱之情。
2) 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3) 不少于550字。
四、小结[教学反思] 此次作文使学生们认识到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要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作文又源于生活,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亮点,便不会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同时此次作文也使学生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学会了以互爱互助的心态抒写平常的事情,学会了摒弃自私自利、感情虚假等不足之症。
也在无形之中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处处有真情。
有了一颗关爱的心,你就会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学会关爱,拥有一颗关爱的心。
10.作文指导:生活的滋味
有一天是我生日,那天同宿舍的同学都不知道我今天过生日。可是下午放学回宿舍,我床上有一盒很大的蛋糕。我一看,非常高兴。啊,是谁知道我今天生日。我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同宿舍同学,并且把蛋糕分享了,同学还帮助我许了愿。出乎意料的惊喜。
可是没等一会儿,另一个宿舍的学生来了,说是她送给同学的蛋糕送错了宿舍。原来那个蛋糕不是给我的。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忙打招呼,我同宿舍的同学知道了事情原委,也连忙为我打圆场。并且怪我没有早点告诉他们。后来,同宿舍同学为我买了蛋糕还给了那位学生。其实那位学生知道了情况,也感觉不好意思。并且说,就当她买给我的吧,交个朋友嘛。
这事弄的,那尴尬的滋味好难受。但是以后同学们的友情也给了我甜蜜的滋味。
就这个构思,不知道能否满足你独特的要求。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