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的800字议论文,谁会写
生活中的减法翅膀上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起来的。
——题记在宁静的瓦尔登湖边,梭罗心无牵挂地在自由的国度里散步。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青年人是否也应该懂得生活的减法,减去那些不必要的事物,在人生的道路上轻松起跑。人在世俗的世界中行走,不可避免地带上一些东西。
漫长的行走后,我们发现人生的背囊越来越沉重,形形色色的欲望和世俗观念无限膨胀,压弯了我们的腰,束缚了我们的腿,减缓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他们甚至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脚步开始凌乱,迷失在灯火酒绿的花花世界里。
清醒的我们应该放下这个沉重的包裹,生活不应该只有加法,减去人生的累赘,甩掉身上的包袱,轻松上路。减去世俗的欲望,使自己的目光更加远大,奔向成功的路上,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分急躁。
那种对成功的渴望,不是世俗中宣扬的急功近利,而是有的放矢。减去世俗的负重,能让我们的脚步更加轻盈,不是世俗中吹嘘的随波逐流,自我放任,而是欲擒故纵的智慧;减去世俗的思想,我们的心灵就经历了一次解脱,一次净化,一次提升,飞向那蔚蓝的天空,尽览人间壮阔的景致。
贝多芬减去了世俗的纷扰,在音乐的王国里尽情地欢快舞蹈;居里夫妇减去了名利的诱惑,在科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减去了官场的束缚,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把自己从囚笼中释放出来,轻松地徜徉在人生边上,嗅着人间的芬芳。
而别里科夫一生都藏在世俗做成的套子中,失去了美好的生活;葛朗台一生为金钱所累,失去了美好的亲情。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减法,自愿带上沉重的枷锁,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人生的泥泞中。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减法。减去世俗,减去痛苦,减去负担,带着一颗轻松的心灵上路,成功在尽头向你微笑。
不知答案你是否满意,望采纳。也可以追问,我来完善。
谢了哈~。
2.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生活中的减法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十常八九”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羞辱咱动口,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台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报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人丢了台自行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
“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害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
生活中的减法,事例还真是不少。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练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命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又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3.“生活中的加减法”为题,写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生活中的加减法
从幼儿园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加减法,“加减法”成了算术的入门课程。在生活中,同样存在着加减法。生活中的加减法让我更爱生活。
我的爱好是看书,大约从6岁开始,我几乎没有与书离开过,接触到的书本越来越多,积累到的知识有加无减。每天清晨整理剪报成了我的必修课。也许是书看多了,我的眼睛近视度数有加无减。哎,控制不了的原因是坐姿不正。
初中了,我更需拼搏在书山题海之中,啤酒底厚的眼镜架在我的鼻子上又酸又痛。我再一看钟:刚刚8点半,为了明早少做作业,再“飞”一会吧。于是长时间的爬书山使我头昏脑胀,“下题海”让我眼酸鼻痛,我好累呀!“砰砰—砰—”有人推开门,吓的我的书都掉到了地上。噢,原来是妈妈!她端来一杯热茶,给我提提神。她就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做题。灯光下,便有了两个人的影子,一摇一动,也许是我长大了,懂事了,我感觉到爱意包围着我,暖暖的。我说:“妈,你去睡吧。”妈妈定神看了看我,转过头去,揉了揉朦胧的睡眼,然后又转过头来,亲了我一下,说:“你也早点睡。”我轻轻咬了咬嘴唇,低下头说:“哦,我知道了。”不知是茶的作用,还是妈妈感动了我,我不觉的困倦,做题的速度加快了。
已经是深夜了,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闪现了一道道试题,然后是妈妈的面庞,耳旁又想起了妈妈的话:“走好你的路,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边。”鼻子不禁一酸,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下落,落在枕巾上,一定是湿了吧!我侧过身子,望一眼空中的星星,他们还在调皮的眨着眼睛,我轻轻的说:“你们知道吗?妈妈她最爱我了,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突然,一颗流星划过,我用红线打好一个结,心中许愿道:“让我的成绩一升再升,因为这是妈妈最爱看到的‘加法’。”
现在,我眼睛的度数越来越大,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妈妈对我的爱也还在增加。我爱生活中的加减法。
4.急求一篇以《生活中的减法》的高中八百字高中议论文
说是人生做加法,活一年大一岁,容易懈怠。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明日复明日,这样就空把岁月蹉跎了。但是做减法,过一天少一天,就会有紧迫感,就会奋发图强,因为再不努力就来不及了。人生做加法是消极的,做减法是积极的。
真的如此吗?我不以为然。做加法,给人感觉还有未来,还有希望,还可以咸鱼翻生东山再起,所以要好好过,不能自暴自弃。即使失败也莫气馁。而做减法,宣扬的是末日情绪,最后的结果反正是个死,还有什么干劲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的努力皆是白搭了。
人生是经不起做减法的。本来糊里糊涂过日子还蛮有意思的,日子是按天过的,未来几十年换算成天,确实是个比较大的数字,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很富有,还有大把的时间呢,心便不慌了、淡定了。做减法是按年算的,这么几十年的阳寿一年又一年地消耗掉,不是很快就没有了吗?所以,不紧迫不悲哀是不可能的。
办公桌上的台历,一年一换。最开始是厚厚的一叠,过一天翻一页,到年底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页,就感叹这时光过得好快呀。好在新的一年,又是厚厚一叠放在原位,这才不感伤了。
人生也无法做减法。大家过生日,吃蛋糕,许愿吹蜡烛,都是做加法,事实也是越长越大嘛。倘若你一定要做减法,过生日的时候倒着算,减数是一,被减数是多少呢?被减数不确定,怎么减呢?人在活着的时候,寿命是不确定的。它像一个谜,让人在悬念中生活。还远着呢,于是就不去想它。
一个人如果在减法中生活,必是惶惶不可终日。考虑的重点是损失和减少,总在叹息遗憾,那心情怎么能快乐起来呢?人生做加法的话,则是喜悦的。过一天,就多拥有一天,我们的阅历更丰富了。关注得到,憧憬希望,即使偶尔回忆,也是意味悠长的。
所以我说人生是经不起减、也无法减的。减法使人生充满危机和压力,加法使人生充满生机和快乐。这道题怎么算,大家看着办吧。
5.以“生活中的减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时代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整日忙于生活中的“加法”:我该获得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要赚到多少…平平凡凡,忙忙碌碌。这些“加”法如同无形的鞭子,将人们鞭打成快速旋转的陀螺。其实,只要多留心生活中的“减法”,你会发现世界原本不那么糟,生活还是很美的。
生活中的减法,是忍让。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啊,面对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完全可以“忍一着,让一步”,减掉不满,减掉埋怨,减掉怒火,还自己一个“当下心安”。还记得那个“一尺巷”的美谈吗?古代有位丞相收到家里的来信,信上说家里和邻居为了一堵墙的地界发生了纠纷,想让丞相为家里出这口恶气。这位丞相看后当即回信:“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惟独不见秦始皇!”家人收信后,想通了这件事,主动将界墙收回一尺。邻居一看,也觉惭愧,也往回收了一尺。这一“忍”忍出了心平气和,这一“让”让出了邻里和睦。
生活中的减法,是分享。如果问你:“橘子为什么长成一瓣一瓣的呢?”也许你会说:“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当然这种回答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橘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橘子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而不是一个人独吃!”你有一个思想,他有一个思想,如果各自独享,就仍然还是一个思想;但如果彼此分享,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能碰撞出新的思想。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分享”。让他人来分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去一半;让他人来分享你的喜悦,你的喜悦就将增加一倍。“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提升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享”的人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
生活中的减法,更是奉献。当然,这个社会中大多都是平凡人,所以社会并不要求你能彻底摒除私欲,只是希望你能减小它的火焰,减低它的热度。一位大学校长曾言:“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可做不平凡的事。”你不必像比尔•盖茨那样动辄捐出上亿家产,支持李连杰“一基金”——每月捐一块钱——也是一种奉献;你不必苛求自己做献血先锋,你如果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献一次血,这也是一种奉献。也许,我们都无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让我们做一粒“微尘”吧,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就在减去一块钱、一滴血的同时,我们却在塑造着伟大,让它成了一个城市的良心、一个民族的良心。
生活中的减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它别样的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生活中的减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将不再是梦想。
[评析] 本文是一篇严谨而又轻松的议论文。说其“严谨”,是因为它有一列纵深的论层,从“忍让”到“分享”再到“奉献”,从“避害”到“双赢”再到“利人”,随着论层的逐步推进,“生活中的减法”境界不断提升。说其“轻松”,是因为它有一种人文的情怀——既关爱着他人,也善待着自己;是因为它有一组生活化的论据——“一尺巷”“一只橘”“一基金”——一粒沙中见世界;是因为它有一缕勃发的情丝——段前立论,段中阐述,段末生情,理趣与情趣相映成趣。议论文,有“严谨”方能深入,有“轻松”方能入心,此文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6.做好人生减法高三八百字作文
人生的征程是一条绵绵悠长的路,期间有宽阔平坦一马平川,也不乏荆棘遍地,崎岖难行。因此生活也充满了新奇丰富多彩,如果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一些优良品质,学会增加人生的有益元素,剔除人生的污点色泽,学会以一颗坦然明知的心领会生活,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可以驾驭自己的人生。
友人曾道出了哲理——“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学会顺其自然”。咋一看起来,寥寥数语,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是为数不多。有的人过于强调积极进取,凡事都要争第一,争风要强,可能够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大都搞的自身狼狈不堪,疲惫困窘。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而也有一些人过于顺从自然,终日听天由命,蹉跎岁月,躲在自己的小圈子了寻找自己的卑微的“幸福”。结果是无为而终。这两种人生都是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每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人生的取舍,加减的互动关系。
一位意大利商人乘火车,换上自己刚买的昂贵的新皮鞋,可是一不小心一只皮鞋从窗口掉了出去。周围的人都为他而感到惋惜,可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意大利人竟当着大家的面,很随意的把另一只皮鞋也丢了出去,旁人百般不解。而他只是笑着解释到,“其实第一只鞋丢出去了,而剩下的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了,倘若谁捡到了那双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为什么不做件好事呢?”倾间车厢内的人顿然开悟,都赞叹这位明智的意大利人。
明智的人从得也失之间看到了价值,就象那位聪明的意大利人一样、。人生遭遇中总有很多解不开的节,放不下的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人搞得焦头烂额,无所适从。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葬送在上面。所以我,要学会做聪明的意大利人,做生活的的智者,让生活中五花八门的刺激成为我们积极创造的因素,服务于我们的人生。
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心态,不同的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生活中的许多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自身。炎炎夏日,我们痛恨炎热,却忘记去体会万绿从中鸟儿的清脆鸣叫;严寒冬日,我们害怕寒冷,却无思倾听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大地的静谧。换了心态,也就换了人间。培养正确的人生得失加减观,能让自己更好更积极的领略人生,感受生活的无穷魅力。
智慧的人实际上是被赋予了能从整体上而非某个人分散的部分,能从连续发展的过程不是某个停滞的阶段去看待个种事物的眼力的人。所以在失败的痛苦中,我们要学会乐观积极,让信心重燃心灯,在春风得意时候,能够坦然从容,荣辱不惊。善于人生阅历的加与减,培养一颗乐观积极进取,有能顺其自然的闲然心境,;加上清静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顶能实现自己的成功梦想。
7.以“人生的加减法”为话题800字作文
人生是加减法,有得必有失。失去未必就是一种感伤,失去也可以饿一种幸福。这种幸福用一种令人疼痛的方式换取。却又极其的方式回归。信心者发现了,粗心者却还沉湎于感伤。
舍弃可以是一种幸福。人们总是过多的迷于失去的悲伤与痛苦,后悔与自责,却忽视了幸福与成功正以另一种形式来到你的身边。得与失注意是人生的一个关卡,懂得生命的人,适度的舍弃,会使他得到更多的幸福与成功。
著名的居里夫人便是一个幸福后舍弃者。论外表,居里夫人勘称美人然而外型的亮丽并没有令她感到过多的骄傲,她把这个人人称道的天生优势“埋葬”在实验室里。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成功试验了镭元素。她的舍弃是值得的。外表的美丽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只是亮丽外型的她或许只有几十年的美丽。现在,她的美丽,因为她的舍弃,将延长在亿万民众的心中,世代相传。以几十年的美丽,换取世代的美丽,这种舍弃难道不是一种幸福。
那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并不是生来就是可以自由展翅高飞的。正是它舍弃了在陆地上的安逸生活,与风雨无数次的搏击,才能成为勇者与力量的化身,在天空中展翅飞翔;那美丽仙子般的蝴蝶,正是那可怜地挪动着的毛毛虫,舍弃了萤内的安逸,历经痛苦,才蜕变而成的,那郁郁葱葱的草地,也正是小草舍弃了土地的温暖,破土萌发,才成就了大地上的这一片生命的绿。。众多的舍弃,带来的是更多的美丽与幸福。
舍弃可以是一种幸福。一次偶然的忍让,一个包涵的微笑,都可能让你完成和完善自我,可能成就一段真挚的友情。
舍弃可以是一种幸福,一个苦恼已久的问题,当你发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仍无法解决时,试着学会放弃,生命不可能总是充满完美,适当的舍弃,或许当你转移了注意力,在另一领域,你会找到幸福!
别过于刁钻地盲目执著,盲目执著有时会使你陷入一条死胡同,学会适当的舍弃,或许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记得提醒自己,舍弃,也可以是一种幸福。
8.生活中的减法作文
我们学数学的时候,要学会加减运算,,其实做人也像学数学计算一样,学会“减去”,减去一些对人生不必要的东西。
学会减去对名的过度追求。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期盼,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时,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名利与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久病床前有孝子”。他为什么能让祖母开心地度过余生呢?正是因为他减去了对名的过度追求,用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
学会减去无奈的伤感。李煜,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词人。
《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
假如李煜没有减去无奈的伤感,怎能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学会减去贬谪的苦楚。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能在被贬后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三赤”名篇。
李白仕途失意,让他看破了官场的是是非非。于是,他潇洒地感叹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且放白鹿青崖间”,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因为他们减去了贬谪的苦楚,赢得了人生的彩虹,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人生就像学算术,加法过后是减法。
减去心灵的上的负担,减去一些金钱的诱惑,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热闹的生命里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需要减法。学会减去这些,你的人生便会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