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生命本身并不可贵,可贵的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难能可贵的精神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昙花虽然只在一瞬间的绽放之后便投入泥土的怀抱,但值却得到人们决不会因此而忽视她的美丽;善良的人即使没有长久的生命,他的价了体现。所以我会选择做有意义的事来体现我生命的价值,即使因此而丧失生命也绝不后悔,而不会放弃做有意义的事来延续不安的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从不以生命的长短来比较人所体现的价值,也就是人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能更多的帮助他人与整个社会,能更多的贡献自己的生命。这种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如孔子般潜心修学为教育下一代而贡献终生的伟大学者;有如范仲淹一般为了天下百姓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更有如黄继光一般为解放全中国而甘愿牺牲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的寿命长短没有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但他们那伟大的人格修养与高尚的思想情操却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的生命才由此而显得愈加的珍贵,他们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有的人为了能获得更长的生命而错失了体现生命价值的机会。为了生命本身而忘记了自己所以追求的精神境界,忘记了人生的境界。
我并不是批判那些长寿的人,只是厌恶那些没有看清生活本质的糊涂虫。他们本末倒置,使得生命中应该体现出来的光彩黯然失色。
我并不希望他人遇难,只是渴望能贡献自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也借此来提高自我的精神与道德修养,改善自我的人生价值观,为达到生命的巅峰而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当我遇到有人落水而又只有我能拯救他的时候我决不会逃避。虽然我害怕死亡,但我更担心自己的生命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在我看来,无意义的生命远比死亡更加得可怕。
要加强人生道德与精神的修养,走向生命的最高境界,首先就要克服心中的恐惧,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这就需要找到生命中比生命本身更有意义的东西。只有找到了这种东西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不断追求这种事物的过程中淡化死亡,从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我所谓的“这种东西”绝大多数情形下都应该是以精神形态存在。如果是“钱”一类的东西的话那我们的人生就无意义了。而在我们追求、修养我们的精神的同时要坚定信念,不让“不良思想”钻一丁点的空子。即使我们无法成为圣人,我们也要向“为了成为圣人”而努力。
“生命诚可贵,道德修养更重要。”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为了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而不懈的奋斗。用自我的行动去阐述何为伟大人生,去证明当代大学生的优良修养。
最高的境界也许总是渺茫如天上繁星,但只要我们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每一刻都加强自身的修养,就一定能完美的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记住,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是在于我们所做的贡献。
2.请以《生活的境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你好!!!
生活的境界当收音机里播出《光辉岁月》时,当我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那篇感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晒太阳时懒洋洋的心境突然被触动了一下。看着这篇演说词,我的思绪飘到了近半个世纪前的那个度……遥想着那个感动黑人、黄人和白人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灵魂在升腾…… 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国较安宁的北部,尽管在那里黑人也不可能有同白人一样的权利,但他生活得似乎还不错,他还可以上大学,甚至能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本来他完全可以生活得很惬意,但为了黑人明天的希望,他毅然离家去了南方…… 这时,我喝了一口茶。茶刚泡好,没什么味道,但我仿佛已感受到了那液体里的浑厚的力量。一切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看到了一个灵魂在慢慢升腾。放下茶杯,我继续思索着…… 在南方的日子既痛苦又充实。他做了牧师,然而他的使命不仅是“将世人引向天堂”,他还要拯救黑人,拯救这个国度。为了给黑人争取平等权利,他奋斗着,努力着,终于在那场轰动全美的“公交车事件”中成了黑人的领袖。接下来的斗争更加艰苦,他一次次被捕,又一次次地抗争…… 深吸一口气,呷了一口茶,茶已泡开,有点苦,可茶气已浸润到我的心灵。我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个灵魂,但更圣洁,更伟大…… 1963年8月28日,是黑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他们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向华盛顿“自由进军”。在庄严的林肯纪念堂前,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他们胜利了,黑人的春天即将到来……茶似乎越来越浓,颜色也越来越深……我终于有些欣喜起来,为那些可敬的人们。 可是当我吸了一口茶气,颤抖着把茶杯放回时,落空了,只听“砰”的一声,茶杯碎了。下意识地看着那一页的末端,马丁?路德?金被刺!我惊住了,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局,但当我准备收拾碎片时,一阵风吹过,下一页——黑人胜利了! 杯碎,人亡,但风吹过,满屋茶香。马丁?路德?金之死,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遗憾,可他的灵魂常在,精神永存,他已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黑人而生,又为黑人而死。他是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更是人类精神的领袖…… “I have a dream……”我双眼噙满泪水,喃喃地念着,我的心也随着那一缕茶香去朝觐这位人类精神的领袖,让自己人生的境界提升再提升……
希望能够帮助你!!!
3.作文“生活的境界”怎么写
生活的境界 当收音机里播出《光辉岁月》时,当我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那篇感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晒太阳时懒洋洋的心境突然被触动了一下。
看着这篇演说词,我的思绪飘到了近半个世纪前的那个度……遥想着那个感动黑人、黄人和白人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灵魂在升腾…… 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国较安宁的北部,尽管在那里黑人也不可能有同白人一样的权利,但他生活得似乎还不错,他还可以上大学,甚至能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本来他完全可以生活得很惬意,但为了黑人明天的希望,他毅然离家去了南方…… 这时,我喝了一口茶。
茶刚泡好,没什么味道,但我仿佛已感受到了那液体里的浑厚的力量。一切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看到了一个灵魂在慢慢升腾。
放下茶杯,我继续思索着…… 在南方的日子既痛苦又充实。他做了牧师,然而他的使命不仅是“将世人引向天堂”,他还要拯救黑人,拯救这个国度。
为了给黑人争取平等权利,他奋斗着,努力着,终于在那场轰动全美的“公交车事件”中成了黑人的领袖。接下来的斗争更加艰苦,他一次次被捕,又一次次地抗争…… 深吸一口气,呷了一口茶,茶已泡开,有点苦,可茶气已浸润到我的心灵。
我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个灵魂,但更圣洁,更伟大…… 1963年8月28日,是黑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他们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向华盛顿“自由进军”。在庄严的林肯纪念堂前,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他们胜利了,黑人的春天即将到来……茶似乎越来越浓,颜色也越来越深……我终于有些欣喜起来,为那些可敬的人们。
可是当我吸了一口茶气,颤抖着把茶杯放回时,落空了,只听“砰”的一声,茶杯碎了。下意识地看着那一页的末端,马丁·路德·金被刺!我惊住了,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局,但当我准备收拾碎片时,一阵风吹过,下一页——黑人胜利了! 杯碎,人亡,但风吹过,满屋茶香。
马丁·路德·金之死,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遗憾,可他的灵魂常在,精神永存,他已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黑人而生,又为黑人而死。他是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更是人类精神的领袖…… “I have a dream……”我双眼噙满泪水,喃喃地念着,我的心也随着那一缕茶香去朝觐这位人类精神的领袖,让自己人生的境界提升再提升…… 【评析】 本文中的“茶”是作者着意营造的一个意象,它在文中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推进情节。
伴随着“茶”的“淡——浓——杯碎——茶香四溢”,马丁·路德·金的“投身——抗争——献身——精神永存”的思想境界的升华历程也渐次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交相辉映,妙合无痕。二是化虚为实。
作者在对马丁·路德·金思想历程的叙述中,胸中始终涌动着一脉情感的真气,但作者并没有直白地把它喷发出来,而是将它融进了对茶的细腻描绘之中,品茶即品人,茶之味即作者之情,这就将抽象的情感化为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含蓄隽永,回味绵长。(姜有荣)议论类 生活的境界伴随着《天龙八部》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金庸先生的武侠剧在国人中再掀狂澜。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何以能几十年长盛不衰?我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庸先生在几十年的创作中不断地锻造自我,超越自我,终使自己的作品臻至“凌绝顶”的境界。 境界第一重:大侠郭靖 武侠小说中的大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杀富济贫、除暴安良。
梁羽生曾言,武侠小说可以无武,但不可无侠。金庸先生在他的早期作品《射雕英雄传》中便塑造了这样一位为国为民的大侠——郭靖。
郭靖虽然在生活方面对黄蓉言听计从,但在国家大义方面却绝不含糊,助守襄阳十年,终成“侠之大者”。他作为金庸先生笔下第一位真正的大侠,的确做到了“独木柱长天,正气冲霄汉”。
这也是当时武侠小说的固定模式:大侠必定正义凛然,光彩照人。小说在铺展到第二次华山论剑后,留给我们读者的是带着神的光环的郭靖和他的铁血丹心。
境界第二重:苦瓜狄云 武侠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成人的童话,是因为它充溢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浪迹江湖的飘逸和惩恶扬善的快感。但它的现实意义究竟何在呢?于是金庸先生按下云头,将目光投向了社会的阴暗面,开始直面淋漓的鲜血。
在金庸先生的中期作品《连城诀》中,他便向人们展现了一个阴云笼罩、人人因贪欲无所不用其极的江湖。在这个世界中,独存的一个老实人便是狄云。
狄云不是侠,而是一个大苦瓜,他在这个充斥着江湖险恶的世界中吃尽了苦头。诚然,大侠可以用绝世武功铲平世间不平之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普通人只能像狄云那样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至此金庸小说已经露出与别人不同的特质,从而在众多新武侠小说中卓然独立。 境界第三重:小人韦小宝 这是金庸先生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的人物。
如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终结了骑士小说一样,《鹿鼎记》通过一个与大侠相对立的小人物韦小宝,嘲讽了武侠小说中披着炫目外衣的大侠。现实中如大侠一样快意恩仇是不可能的,人们更多时候只能渴求一个基本的人生底线——生存,也正缘于此,有人甚至认为韦小宝的形象将比阿Q在文学史上更加璀璨夺目。
韦小宝。
4.作文 生活的境界怎么写
生命是朴素的,然而就在这朴素无华的生命中可以见出人格的光辉,呈现出不凡的境界。
这种人格的光辉,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以及整个身心与智慧的闪光,同时也可以表现为处于逆境和困境中的生命的韧性。尤其是在处于逆境中的生命中,更可以看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一情独往,以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内在光辉。
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时,不慎将相当一部分手稿遗失,近20 年的心血一朝付诸东流,但他并未被命运的巨大挑战所压倒,而是重新开始了漫长的、艰难的写作。又经过暑去寒来的20 年,他终于成功地重新写出了这部宏篇巨著,而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当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花了近十年心血,写出了洋洋60 万言的一部《知识论》。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时,他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甚至在躲避敌机的空袭而躲进防空洞时都带在身边。但有一次,当他跑入防空洞躲避空袭时,由于情形危急紧张,在敌机飞走以后,他和大伙儿一起站起来,抖落身上的灰土,回到自己的住所时,忽然想起那部沉甸甸的手稿竟忘在了防空洞中。他忙忙赶回去,但手稿早已不知去向。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使他痛苦万分。然而他并没有为这艰难的学术环境和巨大的内心伤痛所击倒,而是静下心来开始了艰难的重新撰写的过程。又经过了漫长的十年,他写出了一部全新的《知识论》手稿。在出版前言中,他写下了这段心路历程。可似说,这种知难而进的生命韧性,是一个学者学术品格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5.【急】求一篇以“生活的境界”为题目的作文
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自由翱翔。
无私的爱与奉献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有爱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有些事情在你想做或有能力做得更完美时却已经来不及了。
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能以柔克刚,千万别讥笑不幸的人。
施人余荫总让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结果由自卑变成了敌对。施恩虽不图报,却要小心避免结怨,好的愿望还需有好的方法才会有好的结果。
大人物之所以高大,是因为你自己在跪着;你仰慕他们头上的光环,却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与价值。
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对健康的生命而言,任何多余的东西就是负担。
有人说,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这话真不假。上帝吝啬得很,决不肯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给了你美貌,就不肯给你智慧;给了你金钱,就不肯给你健康;给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点苦难。。当你遇到这些不如意时,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顶好的办法,就是像那个老师那样去自励自慰: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罢了。
只不过有许多时候,上帝是把苦难放在表面,而把才华用各种方式藏了起来。
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便如同偷窃自己。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也许,我们曾不满足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的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每天都没有停下脚步,差别只在于是“西行的马”,还是“原地打转的驴”。
心存恶念,即是地狱;一心向善,就是天堂。
更好的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没有明确的方向,就会原地转圈子,沙漠中如此,人生道路上也如此。
我们收获的就是我们播种的东西。
在舒适和一帆风顺的环境中成长,最后收获的只能是浅薄。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惟一的选择。但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生活可以简陋,但却不可以粗糙。精致、美丽与富有、贫穷等物质条件并没有必然联系
6.作文生活的理想境界
我的人生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医生救人小到门诊,大到手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因此,他们总是那么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他们知道一个小错就能酿成大祸。每当知道医生又救治好一个垂危病人,我的心里即羡慕有佩服,不由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我也要当医生
如果我当了医生,我要用我微薄的力量去拯救更多的人。我绝不会“开后门”,“收红包”。更不会因为病人是穷人或富人而改变我对他们的态度,在我眼里,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只有病情轻重之分。
如果我是医生,我还要研制一种治疗癌症的药,因此很多人死于癌症,如果我研制出这样一种药,癌症酒会像感冒一样好治。
如果我的理想变成现实该多好,但是,现实还必须努力,掌握文化知识,才会使理想变为现实。
如果说就我现在的学习情况和知识面想成为医生好像不太不可能,但是我会为我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
我知道,当医生要有好的学问,好的品格。我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奠定好基础,长大了才能当上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医生
现在,我正大步地向我的理想走去。不管未来的道路多么难走,这段路有多远,风吹雨打我都不怕,我会一直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的。
7.求生活的境界 作文 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作文素材】
人生的真正使命就在于不断地创造生命之境、艺术之境。这种创造是一种生命的超越过程,是一种化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实境为虚境的过程。人通过自我的直觉、想象和体验而与无限沟通,去发现自己生命的本真含义,面对本真的自我,使境界成为生命的理想之光。
生命创造了境界,境界也创造了生命,创造了诗心、文心和胸襟。有境界的作品以其夺目的光辉和意境氛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一代代人又在这种感动和越超中参与了宇宙生命的创化,使灵魂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中,在一片澄明中达到主体和主体之间心灵的默契。只有灵虚的胸襟,才能表里澄澈,晶莹空明。
1.生活之超越之境
生命是朴素的,然而就在这朴素无华的生命中可以见出人格的光辉,呈现出不凡的境界。
这种人格的光辉,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以及整个身心与智慧的闪光,同时也可以表现为处于逆境和困境中的生命的韧性。尤其是在处于逆境中的生命中,更可以看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一情独往,以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内在光辉。
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时,不慎将相当一部分手稿遗失,近20 年的心血一朝付诸东流,但他并未被命运的巨大挑战所压倒,而是重新开始了漫长的、艰难的写作。又经过暑去寒来的20 年,他终于成功地重新写出了这部宏篇巨著,而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当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花了近十年心血,写出了洋洋60 万言的一部《知识论》。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时,他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甚至在躲避敌机的空袭而躲进防空洞时都带在身边。但有一次,当他跑入防空洞躲避空袭时,由于情形危急紧张,在敌机飞走以后,他和大伙儿一起站起来,抖落身上的灰土,回到自己的住所时,忽然想起那部沉甸甸的手稿竟忘在了防空洞中。他忙忙赶回去,但手稿早已不知去向。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使他痛苦万分。然而他并没有为这艰难的学术环境和巨大的内心伤痛所击倒,而是静下心来开始了艰难的重新撰写的过程。又经过了漫长的十年,他写出了一部全新的《知识论》手稿。在出版前言中,他写下了这段心路历程。可似说,这种知难而进的生命韧性,是一个学者学术品格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俄罗斯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魔力》完稿之后,也是不慎将手稿遗失,但是他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和顽强的毅力,在两个月后印刷出版短篇小说集时,将这部小说重新写了出来。
著名德国诗人海涅,年过半百之后不幸患了中风,眼睛也半失明,但是,他就在这“床褥坟墓”上,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用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出大量的作品。这一时期用歌谣形式写成的故事集《罗曼•采罗》等,不仅没有丧失早年作品的光彩,而且具有了全新的生命体验的深度。
8.作文:人生的境界,帮帮我
1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
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
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2人生的境界 人类是情感动物群,牵绊他的东西很多很多。
对国家、对家人、对朋友,每个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感情在里面,我们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有时也是自私、虚荣并且贪图享受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时又伤害了他人或国家。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去争名夺利,不要在金钱、美色的利诱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纸醉金迷中失去自我。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基本际准。
融人社会生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会生活,又能正确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质。达到这种境界是相当不易的。
陶渊明的人生境界让人景仰。他品尝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顺利的艰辛,但他仍然融人生活,忧国忧民,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这是很了不起的。
屈原的人生也让人感动。他与陶渊明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以死守节,投江自尽了,因为他执著于国家的忧患,以此明志。
其实他已陷于深深的忧虑与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是一种“入其内”却不能“出其外”的愤慨与失望。他那以死来解脱人世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