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龙的作文
关于舞龙的作文
关于舞龙的作文【1】
在大年十五的夜晚,虽然天空下着绵绵小雨,但是我们一家急匆匆地赶到了黄龙溪。
一走进黄龙溪,路旁就彩旗飘扬,人山人海,锣鼓声、呐喊声和喝彩声交织在一起。
这是,我感到莫名其妙,便一边往前走,一边挠了挠后脑勺寻找答案……哦!原来正举行舞龙的活动。
一知道,高兴得像发了疯似的,东跑跑,西跳跳,犹如一只活泼的小猴关于舞龙的作文600字(6篇)关于舞龙的作文600字(6篇)。
我自然迫不及待啦!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到了舞龙之处,准备观看舞龙。
我心里不禁暗暗感慨道:“都说舞龙是每年春节最热闹的时候,还真是名副其实呀!”瞬间,人声鼎沸,只听见周围的人都在喊:“快来看呀,两只龙飞舞起来了。”
只见两只红色的巨龙腾空而起,相互交错,龙头高昂,眼睛炯炯有神,龙身鳞波闪闪,龙尾高高翘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关于舞龙的作文600字(6篇)文章关于舞龙的作文600字(6篇)出自.gkstk/article/wk-7468193605890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每条龙大约由十二位戴着红色头巾的小伙子舞着,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士的手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引导着“龙”一会儿向左奔腾,一会儿向右飞驰,有时直冲云霄,有时又俯卧前进 ,激起一阵阵鼓声和欢呼声
淘宝精品
巨龙随着龙珠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翻江倒海,威风凛凛。
小伙子们举着木棒,跑跑跳跳,一会儿站一会儿蹲,一会儿翻个精彩的跟头儿,好似孙悟空手中挥舞的金箍棒一样自由潇洒,帅气迷人关于舞龙的作文600字(6篇)作文。
瞧啊!龙的嘴里接连不断地喷出熊熊火花,那简直十分神气、威力无比,让人羡慕不已、目瞪口呆。
舞龙结束后,作为小财迷的我,连忙跑到龙的面前,左摸摸,右拍拍,小声对龙们说:“一定要祝我们一家财源滚滚,幸福安康,合家欢乐……”
其他的龙也很漂亮,舞得也很精彩有趣。
舞龙不仅舞出了黄龙溪的骄傲。
舞龙的作文【2】
好一个舞龙 ,舞出了中国人强健的体魄和富饶的土地。
好一个舞龙,舞出了中国腾飞的今天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一个元宵节里,我看了一场令我只能用惊心动魄、感叹万千来形容的舞龙表演。
在那花好月圆的日子里,那龙仿佛活了过来,瞪大了它如铜铃般大的眼睛,这怎不惊心动魄?在那举国欢庆的日子里,那些舞龙人展现的中国的强盛,这怎不感叹万千?
我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见十几个汉子举着一条长龙。
那十几个汉子身着黄装,在腰间束着一根红带,头戴黄帽,眼神坚定 、自若,身材挺拔,我顿时愣住了,这些人仿佛才是我所见过的“大写的人”,我旁边的老者仿佛看出了我在想什么,自顾自的说了句:“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看那顶天立地的样子。”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忽然一阵敲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舞龙表演现在真正开始了。
只见舞龙人举着那金灿灿的长龙,行云流水般绕场转了一圈才慢慢加快了脚步,之后便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那条龙似乎活了过来,在半空中不断的翻转、跳跃、冲奔、扭动,之后直冲云霄。
满场观众都不约而同的直望天空,似乎那条龙真的挣脱了,飞走了,接着爆出一阵如雨点,如雷鸣,最后融成一片声海的掌声。
只望见,从人群中又走出一个汉子,手举“火球”,在黄龙面前“火球”抖动着 ,黄龙便直冲“火球'而去,扭动着尾巴,张开了嘴,似乎铁了心要将“火球”进肚中才罢休。
这世界突然安静了,寂静了,只留下“火球”和黄龙彼此在不停的追逐。
这时,“火球”突然停住了,黄龙也停住了,人们也也停住了,都只眼勾勾地盯住着双方。
只见黄龙突然直奔过来,向“火球”方向冲去,那“火球”却不慌不忙的定住。
不躲,不跑,不跳,没有任何动作的停在那。
黄龙离“火球”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就在那黄龙即将碰到“火球"时,“火球”敏捷的一闪,躲过了黄龙的攻击,我这时听见人群中传来长嘘一声,原来不止我一人为“火球”担心啊。
那条黄龙似乎并不甘心,于是 ,举“火球”的汉子将“火球”往天上一抛,而举龙的汉子也将龙头一抛,那龙好像要飞走了,紧接着后面十几个汉子举着龙朝“火球”快速奔去,举龙头的汉子把龙头一接,龙嘴里便有了那个正如燃烧的“火球”。
人群似乎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怔了怔,之后有如海潮般的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良久没有停息。
关于中秋节舞火龙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舞火龙的由来
舞火龙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代表地是香港。据说舞了火龙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舞动。
中秋节为什么要舞火龙呢?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那么哪些地区中秋节舞火龙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区。
1、香港大坑区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虽然这个传说多少有点迷信的色彩,但是在中秋之夜,用“龙”这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吉祥富贵的象征之物来祈求安康幸福,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2、开平大梧村
作为开平中秋节最大的民俗活动,大梧火龙于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十六晚上如期起舞。大梧村是开平关族始祖荣公的故村,当地舞火龙的习俗是随着当年荣公南迁从中原带来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十六晚上,赤坎镇灵源村委会的大梧村、樟村、虾村都有舞火龙的习俗,其中以大梧村最盛,中秋节当晚舞龙预热之后,农历八月十六晚上舞龙更为热闹。
之所以叫做火龙,是因为舞龙时,龙身上要插满点燃的香烛,而且龙头、龙身、龙尾用灯作装饰,舞动的时候,整条龙遍体火光和灯光,甚为醒目和威武。火龙的龙头和龙尾是从别处定做的.,而龙身是用稻草扎成的,舞龙之前扎好,舞过之后,又将龙身的稻草卸下,龙头和龙尾则收藏在祠堂里,等来年再用。
3、佛山上元村
舞火龙是上元村的传统习俗,在南庄镇上元、容洲、东村一带,舞火龙的习俗延续了100多年,每年八月十五、十六进行,舞动的火龙均上百米。上元村的老人说,当地的村民相信舞火龙可祈福、辟邪、求安康。而连续两天扎龙,舞火龙,讨“好事成双”的意头。
村中还世代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当时上元村流行瘟疫,村民死伤无数。忽有仙人下凡,托梦给村民,让他们扎制火龙,在农历8月15、16两晚挥舞火龙绕村巡游便可消灾。从此,上元村舞火龙的习俗便保留下来。
据介绍,在舞龙之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来插一炷香到龙的身上,祈求全家平安健康。两条火龙舞动着一路往延伸的鞭炮线路“争珠”。所谓的“珠”是用LED灯球做成的电子球,电子球由一名长者掌控,围绕着鞭炮线路步行,两个龙头则高低舞动。
中秋节舞火龙的由来已经为您介绍,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中秋节感受一下舞火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