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故乡700字作文
家园故乡700字作文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地方,家乡,老家。下面是家园故乡700字作文,请参考!
【篇一:故乡情】
有一首诗,是永远读不尽,那边是故乡。
人一生注定要漂泊。第一站,便是故乡。当初生婴儿睁开双眼,看到世界,便是生之育之故乡。故乡生,故乡长,故乡气息,如纹身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年少无知,万事总想闯一闯。多少年轻气盛青年,为心中一点念想,挥一挥手,恋恋不舍地告别故乡。向着广遨追求财富,寻找梦想。且不知道,离开故乡人,犹如失根蒲公英,随风飘荡。可故乡人对他们牵挂,却永远伴随他们身旁。游子啊游子,你可知你身上缠着无限情啊!游子啊游子,你可知你身上绕着无尽爱啊。
在外游历闯荡,“他乡遇故知”这是人生一快。“君子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多年未归人儿,难得见一次故乡之人,怎么不畅谈一番。“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离开故乡愈久,思乡之情亦会愈浓。故乡之人,自然倍感亲切。
悲哀是,出外闯荡之人何以亿记,古来又有几人功成名就?有一事无成,铩羽而归;有看破尘世,归隐还乡;有不忍失败,自刎他乡。谈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故乡,才是最终地方。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无论你身在何处,心,总牵挂那个方向。
虽经历苦难,但能在有生之年回顾故土,便是幸福。那些注定一生在外漂泊之人,又该怎样?欲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寻求安慰,可暂时止痛药有怎么行得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只能徒增伤感罢!
凉秋溪水映哀月,霜打哀月念故乡。放眼乾坤,游子都渴望踏上回乡之途。“金窝银窝,不如咱家草窝”,母亲手中稀粥,是世上最香一口粮,故乡那一方土,是世上最踏实地方。
秋水无痕,碧波荡漾。天边一颗星正在闪烁光芒。它,正指向我回乡方向!
【篇二:故乡云】
离开故乡日子,总想起故乡云。
都说故乡美,是一道道数不完、看不尽风景,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都说故乡美,是一首首吟不断、咏不歇诗篇,蕴藏在清风明月里……
归来吧,归来哟,费翔深情歌声,唱出游子心声。是,当人们敞开情怀,放飞对故乡思念时,最令自己神往是那故乡云。故乡云,留在人们美好回忆和美妙联想里,留在游子床前,留在文人骚客笔下,也留在情人爱河间……
我心依旧。恋云依旧。
侨乡人们总爱在晴天仰卧草地上,凝视着天空云。云一团团,一簇簇,一卷卷,一匹匹,如龙,如凤,如虎,如花,形状交错,变化万千。人们所欣赏不只是云舒展自如、变幻莫测,还有云壮观气势。人们就是这样将故乡云,融入对故乡爱之中。
冬去春来,四季交替。故乡彩云、白云、朝云、暮云……都展示着非凡天工,把人领进一幅幅美妙绝伦立体图画中。春晨,山顶上空一排排白云,被冉冉升起朝阳镶上五彩缤纷光边,侨乡笼罩在红彤彤霞光中,更显锦绣华丽。夏午,云层如突兀千山万岭,似呼啸千军万马,金光耀眼云,把侨乡大地和天宇焊在一起。秋日,天高气爽,万里碧空忽然飘来那丝云彩,像是仙女掸拂一方香巾,将蓝天轻拭得亮丽如洗,金灿灿阳光拥抱着侨乡,侨乡是那样钟灵毓秀。冬时,披着温暖阳光云彩,捎来大地又将逢春消息……如此种种,让人享受,引人向上,催人奋进,令人叫绝。
当人们远离故乡,故乡云已不仅仅是一种温情回忆,而是一种蓬勃向上生命力。见到天上云,人们心里常把它看做是从故乡飘来那一朵,禁不住望又望,去寻觅梦开始。人们又把流动云当做是向故乡飘去信笺,目送它随风而去,带去对故乡无尽眷念。
故乡云啊,无论在何时何地想起你,总觉得你是一块故乡胎记,风吹不散,雨洗不掉,岁月也改变不。
故乡云,飘在人们思乡梦中。
【篇三:故乡春天作文】
思念悠悠,飘向我遥远故乡;春风微微,拂过我心头惆怅。可在这座繁忙城市,又有谁知我内心之中荒凉,我好怀念故乡那青青草地上独特春天,在大人们给故乡亲人嘘寒问暖时,我却想对那片熟悉春天气息问一句:“故乡春天,你还好吗?”
我已有三年没能踏上那片土地,但我离家乡并不远,起码比起王荆公那“钟山只隔数重山”境遇要好得多。但我想起故乡春天却又不觉叹息。犹记得故乡早春,拥有温暖春风,几处早花刚刚绽放,无故显得娇嫩,正像那故乡少女,娇柔、美丽却不失优雅,而一丝快乐也随春风萦绕在每个人身边。在我心中故乡早春是惬意。只可惜转眼间,我已站在这城市喧闹街头,没有故乡花与风,闭上眼睛,能觉察到只是那寂寞早春所带来阵阵清寒。这个城市早春是寂寞。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故乡仲春。仲春时老屋花开满园,有似昙花,仿佛转瞬即逝,有像凤仙,拥有沁着香花瓣,还有花,洁白,却像玉一样润泽,总之,在我心中每一朵花都是那样美得无法形容。故乡仲春就像“排比花枝满杏园”一样。故乡之花境,让我毕生难忘。可是现在,这座城市仲春无非就是路边花树开几棵,在我记忆中,仲春不应该仅仅是几枝花开,春应该是满眼感受。但自从到这座城市我便再也没能感受到故乡仲春来到过。今夜,我在窗下读书思考,仲春那略显温暖风时时过来吹乱我思绪,让我不由得想起故乡:故乡春天,现在也快花满全城吧。
“迷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便是对故乡晚春最恰当形容。故乡晚春,最迷人不再只是花。展望苍穹那无尽宽广,湛蓝色泽,白皙光亮,看那调皮燕子,轻盈地掠过平静湖面,引起层层涟漪。树上嫩叶,宛然一个个忍俊不禁笑脸。在金色琴弦下,演奏着她们生日宴会。一座古韵依旧老城翼然眼帘,拾级而上,青山绿水,故乡之景,美不胜收。然而这座城市,不是那个有山有水故乡,这里有,只是一成不变拥挤繁忙,没有人会停下来为这幻想中世界耽误自己目标,在这里我不再拥有故乡春天惬意,我只是感到好累好累。
我想起最希望生活状态:是故乡春天情境,避开负担,避开忧愁……忆及此景,我忽然有一种想回故乡感受春冲动,但理智告诉我,不行,因为我同这座城市里所有人一样,都要为生活而奋斗,尽管我只有十二岁。不过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到故乡去感受那久违春天。故乡春天,等我。
【篇四:我爱故乡小笼包】
我爱故乡小笼包!
你知道小笼包有几个品种吗?对,有鲜肉、蟹粉、虾仁……小笼包形状可特别呢!既不是方,又不是圆。它和Kisses巧克力形状差不多,只是比Kisses巧克力大一些罢。小笼包皮是用白白面粉做,那面皮被擀得像纸一样薄。把搅拌好馅子包进面皮,顶部变成一个小小旋涡形。再把包好小笼包放入竹笼里隔水蒸上八分钟,就可以上桌!
蒸笼一打开,满是热气,一股扑鼻而来香气令人直流口水。用筷子轻轻地夹起一只小笼包,在底部边缘处咬开一个小口子,接着小心翼翼地吸出鲜美肉汤,再蘸点儿醋,连皮带肉放进嘴里细细品尝,真是人间美味,不可多得!
如果你有时间话,到上海来吃一次小笼包吧!保证你吃还想吃、吃还想吃……
【篇五:故乡我爱你】
岁月如风,轻轻飘过记忆海洋,勾起那潮水般回忆。也许你拥有漓江清澈见底,也许你拥有长江汹涌澎湃,也许你也拥有青藏高原风情万种,但我拥有却是一个小小村落——我故乡
我故乡啊,是我童年快乐场所,是哺育我成长摇蓝,那儿有我勤劳、善良长辈。
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世外桃源。但故乡人却没有沉浸在美丽环境中。他们用勤劳双手开创新面貌,靠是那一双双长满老茧手和那灵活头脑,把故乡建设得格外美丽。
故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又宽又长柏油马路,没有闪烁街灯,有是双手开恳梯田,有是整齐砖瓦房,有是长势茂盛庄稼,有是一颗颗朴实心。他们自己兴学办校,他们修建自己发电站,他们用真诚心去善待每一个人……他们把一生热情和青春融入故乡那一颗颗大树根系,沐浴在故乡风雨中,他们留下一片永不褪色记忆。故乡人啊,我爱你们!
最值得一提是故乡栗子,满山遍野栗子树,绿油油叶子衬托出一团一团小毛球,球内就装着栗子。那小毛球浑身是刺,形如刺猬一般,为致富,故乡人绞尽脑汁,请专家,办夜校,搞实验,终于研制出新品种,那又大又香栗子哟,闪烁着故乡人智彗笑脸,体现着时代丰彩。故乡人啊,我为你们骄傲。
如今,故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观念在变,我们小孩也在变,那袅袅升起炊烟,是人们快乐笑声,故乡美,故乡人更美。
故乡一切一切早已在我幼小脑海里留下深深烙印,那儿有祖国进步真实写照,那儿有祖国强大见证。
我爱我故乡,一个小小村落!
【篇六:美丽故乡】
有一年暑假,我和父母去四会一个村子,那里是我故乡。
在路上,我看见瓦蓝瓦蓝天空和雪白雪白云朵,有像锦羊,有像小兔,有像小鸡。路两边,长满枝繁叶茂树林,那些树高大威猛,像昂首挺胸士兵。
进村口,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满头大汗地耕田,我故乡菜田从不用杀虫水等有害物品,连肥料也是用牛粪,捉虫就用手,所以蔬菜特别鲜嫩,有部分妇女会拿一些手工来做,而孩子们则在平地上环滚铁圈,你追我赶,快乐极!篱笆围成院子里,经常会见到一群小鸡跟在鸡妈妈身边走来走去,东张西望。
到傍晚,走出家门准会听到烧柴声音,然后就会看到一缕缕炊烟从烟囱里冒出来,四外弥漫着饭香味。村子里从吃菜都很简单,一般都是鱼、素菜之类,偶尔会吃一次鸡,虽然这些饭菜没什么特别,都别有一股农家味。
夜幕降临,到处一片静悄悄。因为没钱,农村人并没有安装路灯,如果要出门,就只能靠手电筒来照明。但这里人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没有什知怨言。
在故乡,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气息。我爱你,故乡!
【篇七:故乡,珍藏在记忆】
在我心里总有两个亲切字眼:故乡。美丽、清秀,记忆中它们总是归故乡所有,儿时故乡盛载着我欢笑,盛载着我难以忘怀童年。
故乡美不单单在于它清秀脱俗,更多是它充满我儿时欢笑,还有一张张熟悉、热情面庞。
记忆中故乡是多情。小时候,每次回到故乡,总是老远就看到那条密密林荫小道,雾气朦胧清晨,父亲骑着车,载着我在小道上穿梭,我伸出小手,轻轻掠过树梢,冰冰雾气沾湿我指尖,深吸一口气,故乡那淡淡土香混着湿湿水气钻进我喉咙,凉透我心田。屋后那棵桂花树总是在淡淡放着清香,等到八月一过,它便绽放出一张张金灿灿笑脸,静静把醉人香气送到千家万户,于是整个故乡都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记忆中故乡是善良。每次回故乡,都有一张张笑脸对着你绽放,邻居门前大黄狗总是把尾巴翘老高老高,走在离老家门口不远小路上,抬起头,家门口爷爷奶奶早已笑盈盈地站在石阶上,每每这时,心里便忍不住涌上一股想回家冲动,暖暖地在全身散开起来……和大哥哥们一起打弹子,他们总是让我,于是每次回家,我口袋都是鼓鼓,发出叮叮当当好听音乐声。
记忆中故乡是水汪汪。屋前屋后小河总是静静流着,两岸水草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一到夜前午后便热闹起来,笑声,吆喝声在河边也荡漾开来,门前那小土路总是混漉漉,好久都干不。清晨打开屋门,雾气一下子涌进屋,整个故乡就成一幅淡淡水墨画,朦胧得甚至可以把你心也一起融化,等到阳光慢慢拨开雾气,树叶上便落一层水珠,又是一个水灵灵故乡。
记忆中故乡总是让我沉醉。十几年一晃就过去,偶尔空暇,骑着车回故乡,找不到林荫路,却看到那一截截树根无奈,孤单单立着;闻不到桂花香,只有漫天尘土;一座座早已人去楼空老宅上,红红“拆”字让我心痛,那石阶上身影只单单剩下一个,没有笑脸,神色黯然地看着远方……这才发现,故乡已离我远去……
我站在故乡土地上,伤感,失落,我故乡,美丽故乡,只珍藏在记忆……
【篇八:我爱故乡板栗】
我故乡在陕南,我爱故乡板栗。
每年暑假我回到家乡时候,都能看到漫山遍野板栗树,树叶茂密,树干高大蓬松,像一把把遮天巨伞。每当山风吹过,树叶都摩擦着发出“哗哗”声音。
国庆节过后,板栗树上就挂满果实。走近一看,发现树上缀满圆圆、浑身带刺小球。没成熟是青绿色,成熟是青黄色。看到这里你一定感到好奇对吧?平时吃糖炒栗子可不是这样呀!告诉你吧,红褐色板栗躲在带刺小球里面呢!有些毛刺小球会裂开一道小口,能看到里面板栗三个五个地挤挨在一起,像大蒜头一样,可好玩。
因为有刺,板栗不好采摘。人们总是要戴着宽沿帽,拿着长杆敲打树上刺球,刺球落下时候要低下头,以防扎到眼睛。
板栗果肉很甜,咬开褐色果壳,里面还有一层浅红色果衣,果衣里面是黄白色果肉。生吃又甜又脆,炒着吃更好吃,甜甜,面面,酥软可口!我经常抱着一盆妈妈炒好板栗吃一下午,最后肚子胀得路也走不动。
每到秋天时候,我总是想起家乡板栗,想起那香甜味道。
故乡的家园散文
故乡的家园散文
八七年的一个秋日,他离开故乡,入住省城,开始了城居生活。当时的省城,街路上机动车较少,自行车特多。每当上下班时分,道路上便涌起自行车的“潮流”。
下班玲声响了,他投身于潮流之中。身在“潮中”,心却飞向了市场,盘算着晚餐做点什么。茄子好贵,豆角也不便宜,还是买个大头菜吧。
来城市三年了,可每当他走进居屋时,总觉得像是走错了家门。一套居室,两户居住,十几米的卧室,摆了两张双人床。这样的空间,说家可以,但一点园的味道也没有。窗外的路灯暗了,可这“晚潮”尚未流尽,不时地传来稀稀拉拉的车铃声。他躺在床上,好似寄宿,一种浓烈的思绪,将他带回到故乡的家中。
蒲河岸边,一栋三间瓦房,房子四周有一亩多园田,园田周围是绿树围墙,这才是他的家。在这个家中,他渡过了丰硕的岁月,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爸爸天生爱花,房前的一片土地由他直辖。每当春风吹来的时候,爸爸的春耕开始了。夹围栏、松土地,施粪肥,搞设计,几道工序完备后,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播种或栽秧。花园虽小,但很有特色,颜色深浅搭配,秧苗高低错落,淡季不淡,有香有色。黄玫瑰是个急性子,春天一到,便抢先发芽,不等绿叶长大,枝头便结满了花蕾,不出几天,花蕾绽开,满树一片金黄。走到树下,艳丽映人,花香沁肺,美在心中。几天之后,其他的花儿陆续展开笑颜,红玫瑰红得像燃烧的火,芍药花鲜得似彩霞,美人蕉那宽大的绿叶展现出热带风貌,地瓜花那圆圆的脸盘代表着北方风情。待到中秋时分,美丽的菊花一展英姿,称霸花坛,蔚为壮观。
弟弟喜欢种树,房前屋后栽种了十几株果树。有桃、杏、枣、李子、葡萄等,一年四季除冬季外,均可吃到鲜果。农历五月初,樱桃红满树,闲暇之时,走到树下,边摘边吃,别有一番情趣。杏子熟了,黄橙橙的挂在树上,手扶树干用力一晃,熟透的杏子几乎同时落到地上。桃子像颗心,最宜送亲人。当年,他将最大的桃子送给了她,从此他们甜蜜至今。白露过后,葡萄染成了紫色,青枣开始变红。一天,他拿根木棍,来到枣树下,看准一颗大枣,举棍便打,不想一个蛘砬子掉到胸前,蛰得他火烧火燎。说起来真怪,尔后胸前竟长出了蛘砬子那样的疤痕。
农家不需市场,吃菜随手便摘。不过春日里青黄不接,很是清苦,只好换块豆腐,或生盆豆芽,否则就只有咸芋瓜头了。
夏日一到,院子里的菜便吃不败。每天餐桌上,都摆放着几盘鲜菜和几碗熟菜。实在吃不过来时,可将鲜嫩的黄瓜、豆角、江豆、尖椒等扔到酱缺里,这样腌制的咸菜格外好吃。农家吃饭图方便,不讲滋味,常常是饭菜一锅焖。记得,当年的家常便饭是贴饼子炖豆角。豆角中加入适量的土豆和粉条,如果在加入些猪肉,便是一顿改善。
葫芦和南瓜已爬满了架,架上到处是黄花。于是每天都要寻视一番,发现母花,便揪一支公花将雄蕊插入雌蕊。数日之后,只见一个个南瓜蛋和小葫芦便垂吊在架下,只要个把月,即可长的好大。葫芦长大后,妈妈便忙开了,整天地刮呀,旋呀,平时晒衣服的绳子,如今挂满了葫芦条。葫芦条晒干后,存放在阴凉处,待到冬春季节,取一些用水一泡,便是上等的干菜。
青苞米熟了,掰几棒放到灶坑里烧烤,烤熟了香气扑鼻,格外好吃。稍老一点的可磨成面,贴饼子或蒸发糕,香甜可口,胜过馒头。客人来了,走进园子揪把花生,摘点毛豆,用盐水一煮,便是两道便菜。这种菜不腻人,几个人就能吃一盆。
家园不仅是居身之所,更是孩子们的嬉园。
春天到了,墙外的柳树首先吐绿。当柳枝长出嫩芽时,便是拧树皮制喇叭的好时机。细枝制小喇叭,粗枝制大喇叭。小喇叭音高,大喇叭音低,大小喇叭合奏,声音格外动听。
仲春时节,榆树挂满了榆钱。冰清玉洁般的榆钱,既可生吃,又可熬汤。八份榆钱,两份玉米面,再加入适量的水,放到锅里熬,开锅就好,满屋飘香。不过孩子们没有耐性,干脆爬到树上,尽情地吃。不然选择好的枝干,折下来,边吃边玩,两不耽搁。
凤仙花开了,姐妹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游戏。将采摘的鲜花和绿叶捣烂成泥,加入适量的明矾和大蒜,睡前将花泥涂在指甲上,再用苍耳叶将指甲包装起来,一觉醒来后,乳白的指甲给染成了红色。
初夏时分,不经意间,园子中落满了蜻蜓。它们最喜欢落在篱笆、葱叶和玉米秧的尖端处。有大的,有小的,棕色居多,偶有红色。红蜻蜓尾巴最艳,最惹人捉,但由于精得很,也最不容易捉到。于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找来一根秫秸,顶端穿入两根柳枝,柳枝围成环状,再缠绕多层蜘蛛网,这便是捉蜻蜓的利器。手持利器,瞄准蜻蜓,迅速扑过去,蜻蜓便被粘到蜘蛛网上。捉到蜻蜓后,选强壮者参加比赛。先将蜻蜓的尾巴去掉一小段,再用数倍长的草棍插入尾巴,然后高抛放飞蜻蜓,看谁的蜻蜓飞得远。
每临盛夏,门前的两颗白杨树枝繁叶茂,像两把绿伞支撑在大门口。绿伞下面的空地,是夏日中的童乐场。可以玩弹玻璃球、跳皮筋、打衙役等,但最好玩的是荡秋千。右侧的白杨树,在三米高处横生一粗枝,似乎专为挂秋千而生,于是横枝便成了秋千架。有了秋千架,再选八号钢筋,制作类似航空座位式的秋千座,再用坚固的绳索将其吊在树干上。玩这种秋千,只要系好安全绳,便可尽情地荡。荡困了可吊着睡,既风凉,又自由……
夜深了,窗外的大街终于静下来了,可他的心还是静不下来。他试图揭开居城后的不解:
好好的家园为什么要抛弃呢?
人们为什么都想拥进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