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果只有清洁的环境
教育如果只有清洁的环境
2002-02-15 张华
前不久,外出教育考察,参观过这样一所知名小学,该校清洁的环境令我们惊叹不已,用“一尘不染”来形容恐怕也不算过分。在惊叹的同时,我们向该校的校长说出了内心的疑惑。
那位校长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几乎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介绍他的秘诀了,我听到里面有这样一条似乎还是很得力的措施:如果甲班的学生发现乙班的学生乱扔了杂物,报告检查人员后,在当日常规检查的卫生这一项中,甲班加分,乙班则扣分。而且这些检查都直接与文明班级以及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听到这里,我脑中却很快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下课了,不少学生像“间谍”一样,正在搜寻“猎物”,以便为班级“建功立业”……后来,我有机会跟该校的一位教师闲聊,半开玩笑地谈及此事,才知我脑中的上述情景并非虚拟。那位教师还告诉我另外一件更有趣的事:有一次,某班的甲学生在掏便纸时,不慎将袋中的一个小纸团掉在地上,当时他也没有注意,可又恰好被平行班的乙学生发现了,乙学生似乎是如获至宝,揪住不放,任凭甲学生百般解释也无济于事,最后直捅到校长室……这件事听来真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不可思议。可是这一切又是真的,也许类似的闹剧还在我们的一些学校上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笔者以为,这种貌似得力的措施的背面是严重的教育失误,它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用学生心灵上的尘埃点点换取校园环境上的一尘不染,这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如此的一尘不染是要不得的。我们不难想象,如果该校长此以往,一定会有不少学生从小就学会努力去发现别人的缺点,他们面对别人的不足或错误会幸灾乐祸,可以说他们甚至希望别人“扔杂物”,如是,他们将会产生怎样的不健康的心理?为了达到某种道德教育的目的,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教育方法本身是否道德?在“清洁”背后,折射出的应该是学生们溶入内心的'一种精神和向往。
“失去灵魂的教育是失去了一半的教育”,也无疑是失败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指出:教育学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教育故事:一名小学生在学校的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师说,他的外祖母病得很重,他说想把这朵花献给外祖母。这位老师把他引进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好了,你这种美德使我很受感动,因此,老师也献给你一朵玫瑰花,双手送给你。”接着,这位教师又说:“至于你摘花园里的玫瑰花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要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了。”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是该校的校长,他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动地对那位老师说;“你的学生有一颗像玫瑰花一样的心灵,更重要的是,你的教育方法比玫瑰花更美好,因此,我送给你一朵玫瑰花表示谢意。”
校长是老师的老师,老师被誉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艺术。每个学生都应是一朵纯洁盛开的玫瑰花,需要我们的校长、老师悉心培植、呵护。 “清洁”是一所学校管理的具体目标,“清洁”更应成为一所学校永恒的精神追求!
没有如果,只有寒凉
没有如果,只有寒凉
没有如果,只有寒凉
发件人:??我吃肉。不吃素??<>
她喜欢他,喜欢他的帅气,他的忧伤,他的成熟。这种暗恋持续了很长时间,终于,她告白了,令她欣喜的是,他也喜欢着她。
这一切都好像精心策划的一样,那么顺利。
他的文采很好,也很懂浪漫,经常写一写诗句牵着她的手,走在月下的小路上,抱着她,对着她的耳朵轻轻地说着情话,逗得她满脸通红,咯咯直笑。
她也很温柔,但只限于他,他的朋友都很佩服他,因为只有他才能让美洲豹一样的她,变得像小猫一样没脾气。
他们的一切都那么的完美,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亲昵。那么幸福,他们的朋友也不禁为这场完美爱情喝彩。
开学了,他们没在同一所学校,他是一个私立学校的住宿生,而她,是市里最好的高中的优等生。由于放假的时间不一样,他们见面的次数也变少了。
某一天,他们终于又见了一面,那是在一间网吧,他叼着一根烟,玩着游戏,专注的连她来了都不知道。
起初,她还会陪在他的身边,安静的听着歌,陪着她,见证着他一次次的胜利,一次次的荣耀。
虽然他还会像以前一样送她回家,但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悄悄的说着情话,而是跟着他的朋友,兴高采烈的讨论游戏。
她有点伤心,感觉他的心不在她的身上了,于是,她就想努力的抓住他的心,绑在她的身上。
可惜,错误的方式,错误的时间。
她选择在他玩游戏的时候,对他撒娇,跟他说话。
一开始,他还会哄哄她,敷衍敷衍她,可是到了玩的激烈的时候,他什么也顾不了了。
她的努力,全都白费。
甚至,他曾因为游戏而和她吵起来,于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个结束。
网吧里举行了一次联赛,他和他的朋友组成了一支战队,去参加比赛,那天她也在,她不知道这场比赛对于他的重要,但也没去打扰他,而是坐在他的旁边,刷他的QQ。
他的好友很多,妹子更多,其中不乏是喜欢他的。
她有点吃醋,哪怕她知道,无论在他的心里还是QQ分组里,她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这就是天性吧。
看着他打游戏的那种专注的目光,她突然有点生气:“我饿了,陪我去买点东西吃吧!”她撒娇的说。
“乖,你先去吧,等我打完就去找你。”他仓促的回答,看得出,他这盘比赛真的很困难。
“陪我一起去嘛,我一个人不习惯。”她说。
看他没反应,她“啪”的一下,关上了他的电脑。
“你干什么?!”回应她的,是他愤怒的语气。
“我……到底是游戏重要还是我重要啊!”她被生气的他吓到了,却不由自主的顶嘴:“凶什么凶啊!”
他没理她,而是飞快的借用了另一台电脑。
她的眼圈红了,咬着嘴唇离开了网吧,这时他第一次对她发脾气,是因为游戏,仅仅是因为游戏。
他又回到了游戏上,他掉线了一会不幸被对手抓到了战机,强制开团,而他们,败局已定。
网吧里是三局两胜制,他们现是赢了一局,不算被动,1-1平。
每一局中见都会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他的朋友都劝他去找找她,毕竟只是一场游戏,不值得,他也意识到自己太凶了些,便去找她。
只是,茫茫人海中,想找到她又谈何容易。
惦记着比赛,他在比赛开始前回来了。
他像是发泄的说:“只是一个女的而已!大不了不要了!”
声音很大,网吧里的人都不仅望向这里。
他没注意,网吧门口的镜子中,映出了她的白色连衣裙…
虽然话是这样说,可说完了,他不禁有些后悔,他在等待她在QQ上的回话,他和她的对话屏幕上,刷满了他的道歉。
终于,她回话了,她要求—分手。
他说:“不要闹了好不好。”
“闹?呵呵,我刚才一直在网吧附近等你,还记得你说过你特别喜欢吃小时候烤的地瓜吗?我看到有卖的,便去买了两个,我在等你出来找我时,送到你嘴边一个,可你没来,于是我又去找你,你猜我听到了什么?“一个女的而已,大不了不要了!”……
她的手速很快,一串信息。只用几秒。
他觉得手有点僵,冰凉凉的。他艰难的点上了一根烟,吸进肺里,感觉闷闷的,很难受。
“祝你以后的生活,会比我好。”
他艰难的回复了她,不知道,电脑对面的她,会不会哭的很厉害,可不论她哭得再厉害,他也不会温柔的用纸巾擦去她得泪痕……
………………
高三了,他愈发的成熟、帅气;而她也愈发的秀气可爱。
记得某一段时间里,聚会特别多,不是这个生日聚会,就是那个兄弟说:“聚聚,吃顿饭”
而她和他,总是不可避免的被请到。
他当然知道他这群朋友是什么意思,他和她的关系虽然不复当初,至少也是有所改善。
他还是会经常去以前的那个网吧,玩经常玩的游戏,偶尔她也回来,看他玩游戏时的那种专注的神情,那时的他,真的好帅。
网吧里又举行了一次比赛,他的战队发挥的还算稳定,网吧里的第三名,还有一千块的奖金。
高三的复习生活挺苦的,她很久没来了,不知不觉见她快生日了,他决定去看看她。
那是一个傍晚,他精心选了一个双子座项链在他的学校门口等她。
他打量着这个优等生学府,这里曾是所有初中学府子弟的目标,只是这个目标对于某些人轻而易举就能达到;对于某些人,这里永远只会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曾经,他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过…
学校门口会有一些小饭店,大脑使用过度的学子们会在这些小饭店内吃顿饭什么的。
下课了,他在人群中找到了她,以及一个牵着她的手的男生。
他后来听她说,那个男生叫丁辉,长的人高马大的,也很帅气,和他相比,仲伯之间。
她不知道自己看到他时,自己是什么心情,短短的'街道,咫尺天涯。
“丁辉我想吃糖葫芦。”她指着远处被一群学生围着的,卖糖葫芦的老人。
“我去给你买,别乱跑。”丁辉宠溺的说。
“嗯。”
她朝他走去。
四目相对,无言之中夹杂着淡淡的苦涩与尴尬。
“他是你男友?”他发出提问。
“嗯。”
“挺帅的。好好珍惜。”他拿出一条银色的项链,戴在她头上:“生日快乐,抱歉我会在现在提前说出来。”
不知为何,看向他的时候,她的心里会隐隐的有些颤抖。
他走了,没说其它的话,她目送他离去,她突然发现,他的背影竟是如此落寞。
“看什么呢?”她的耳畔,传来了丁辉温柔的话语,并递给她一大串红彤彤的糖葫芦。
“没什么。”她回答。
一滴温热的液体,滴在糖葫芦上,化了一层糖衣。
“为什么,你一直不对我说出那三个字……”
她咬下一颗山楂,酸溜溜的酸,像极了某人的内心。
原来,悲伤也可以隐藏的那么深。
………………
某天的清晨,雾蒙蒙的公园一改往日的冷清,热闹非凡。
十辆大巴车排成一排,一个个身穿绿色军服,带着大红花的青年坐在车上,有的在和来送行的亲人告别,有的,在闭目养神。
在也在其中。
其实,那天他去找她,还有另外一件事,他要离开了,将要成为祖国最年轻战士,守卫祖国的尖刀利刃。
他提前毕业了,学校领导是他的叔叔,提前给他发了毕业证,送他去当兵。
他的家人没来,来送他的人只有他的那位叔叔,叮嘱了他几句话,便急冲冲的走了,他的朋友还不知道他将离开,他给他们留了封信,当他们知道他去当兵时,也已经找不到他了。
他没在车窗前坐着,也就没看见她和他的朋友。
此时的他们,不断地呼喊着他的名字,却被围成了一圈的警察给拦着。
大巴车冒着黑气,逐渐远去,留下了一脸惆怅的人们,和哭成泪人的她。
“这个混蛋!”她呜咽的说。
她的手中,是他留下的一封信。
她又一次的拿出了手机,拨打着存在电话中,却很少播出的手机号。
回应的,仍是冰冷的女声:“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天很冷,可天再寒,寒不过心。
………………
若干年后,他一身戎装,从车站下了车。
她订婚了,他接到消息,就急忙清了探亲假,从部队回来了。
他拦了辆出租车,先回家。
多年的军队生活使他更加成熟稳重。
走在熟悉却变化巨大的街道,路过以前经常去的网吧,如今竟是变成了一个幼儿园。
到家门口了,他的几个兄弟都已经到了。
“都来了啊。”他打着招呼说。
他拿出钥匙,打开了屋门。
“哥,这是小嫂子让我们带给你的东西。”其中一个人说。
“小嫂子”是他们对她的称呼。
那个人递给他一个银色项链,不过已经断了,看样子,像是被人生生扯断的。
“她什么时候结婚?”他说。
“明天。”
“跟谁?”
“丁辉。”
又是一阵沉默。
许久,他说:“挺适合她的。”
“哥!”
他抬起头,眼中是他这些弟兄期翼的目光。
“干什么?”他说。
“哥,把小嫂子抢回来吧!我们跟着干!”还是那个人说。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
“她知道我回来了吗?”他说。
“知道了,你说回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他抬起头,说:“那就,给她个惊喜吧!”
………………
她的婚礼,有他的请帖。
他和他的兄弟,清一色的西服墨镜,像是黑社会;而她,洁白的婚纱裙和白色的高跟鞋,像是一个即将出嫁的公主。
她看到了他,好像是欣喜,又像是悲伤。
“那么大的排场,来砸场子啊!”她笑着说。
“明明是抢亲好不好。”他同样笑着说。
“新婚快乐!”说罢,递给她一个小盒子。
“谢谢!”她收了过来。
“我去换双鞋子,一回来。”她说。
他和他的兄弟被安排在了一个桌子上。
她很快就换好鞋子了,是她最喜欢的帆布鞋。
看得出,她还想来和他说几句话,只是,婚礼开始了。
她和丁辉站在台上,聆听见证人宣读着见证词。
他在等待,等待着她得一句“我不愿意!”或者,只是几秒钟的延迟,只要是机会,她就会带他走!
他没有。
他等到的,只是她接受了丁辉的戒指,以及台下如雷的掌声。
………………
某天,她打开了他送给她得的礼物,里面是一个戒指,还有的,是一张字条:“给我机会,我带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