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源山的作文
关于清源山的作文
清源山是泉州最有名的山,它距厦门市106里,福州市196公里。它的树林里藏着宋、元时期的9尊石像,最有名的石像-----老君岩。它巨大无比,四周绿树丛阴,一年四季充满了生机。除了老君岩以外,还有花岗石、千手岩、清源洞等著名的景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源山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神奇的清源山】
今年暑假,舅舅带我们到泉州的清源山游玩。来到山脚下,我觉得这清源山的线条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
舅舅告诉我们,清源山又名北山、泉山、齐云山,这里的老君岩是我国现在最大的道教石雕像,踏着石阶,沐浴着清凉的山风,聆听着小鸟的歌声,我们来到了老君岩。仰望着老君像,老君那灰白的长须垂到膝上,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目光炯炯,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香炉里上了三支香,又对着老君像拜了拜。
舅舅给我们介绍说,清源山的特点是碑刻和崖刻多,都是历代的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留下的,总共有400方呢!一路上,路旁的佛肚竹姿态秀丽,许多叫不上名的花儿竞相绽开,各种各样的蝴蝶跟着我们飞来飞去,在这迷人的美景中,沿途随处都是碑刻,我们还看到了北宋米芾的“第一山”和高僧泓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这碑刻和石刻使这座名山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游了清源山,我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佩服历代的能工巧匠,使这座山更加神奇,更加美丽。
【篇二:清源山之旅】
清晨,我们踏着细碎的阳光,随着阵阵清风来到清源山,开始了我们的清源山之旅!
走进清源山,一块写着第一山的石碑映入眼帘。父亲向我们介绍:这块大石碑是明代着名书法家米芾所作。看来,父亲这个向导可真够称职的啊!我笑嘻嘻的说。奶奶便大笑道:是啊,是啊!沫琳这句话有道理,安晨啊,你就做我们的向导吧!父亲只能一边瞪我,一边苦笑了。
再走过去便看到了我国现存最大最久的老子雕像老君岩。父亲还告诉我们,老君岩也叫羽化岩。当年老子就是在此地修化成仙的。
我仔细地看了看,这根本是由一大整块天然的花岗岩石雕琢而成。老君身披道袍席地而坐,双腿一屈一趺坐于山下,左足上屈作蹲状,右足前伸平放屈至前身,左手依膝平放,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面额丰润圆亮,两眼深邃,双耳垂肩,脸含笑容,长髯飘动,静观世间变化的沧桑,整座雕像极具神韵,造像雕造手法粗犷而夸张,但头、额、眼、眼、髭须等部又不失精致,衣褶流畅分明,力法柔刚而有力,充分表现了我国宋代雕刻造像的手法与风格。父亲还告诉我:这座老子石像石像高5.63米,宽8.0l米,厚6.85米。我不禁惊叹:哎呀妈啊!巨人啊!要是我也能长那么高就好了!
参观老君岩后,我们又移步到弥陀岩,这是一栋完全由石头盖起的房子,依我看,也就只有泉州的工匠才能建造出如此完美的建筑吧!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古迹。没过多久,月亮姐姐便爬上了昏暗的天空提醒我们该回家啦!
清源山之旅是我过的最充实的一天,它使我了解了家乡的古迹!
【篇三:清源山作文】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泉州就是源自八仙中的李铁拐扬名的。据说,当时李铁拐云游至此,坐在山头休息,只见到处是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令大仙赞不绝口,拍手称快。没想到仙拐脱手,掉落地上,不愧是仙拐,落拐之处,竟汩汩涌出一股清泉,泉水甘甜清冽,故此山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
去年暑假,承蒙动车做媒,让我有幸泉州一游,至今记忆犹新。当初我们四个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在厦门火车站旁边的自助餐厅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走出餐厅,只见人山人海,也记不得谁的提议,只知道大人们要带我们坐动车,我们兴奋不已,下了车,才知道动车把我们带到了泉州。
一到车站,就有一位叔叔早已在那边等候,他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游玩第一站——清源山。进入山门,我们看到了最负盛名的老君岩造像,只见有一位老人端详地坐在山脚下。他左手按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慈祥和蔼。这就是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石雕座像,高约有五米多,堪称“天下老子第一”,真不愧是石雕艺术的瑰宝!离开了老君岩,开始爬清源山。时值盛夏,此时的清源山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千万缕阳光利剑一样,穿过层层叠叠、青葱翠绿的树叶,撒落在地上,清源山,已成了避暑的好地方。人们躺在吊床上休息,十分惬意。到了弥陀岩,这有高耸的奇石怪状;还有那遮阴敞阳的参天古树在通往弥陀岩的石径右侧,也是首个山腰平台---“第一山”,说它是第一,那是因为这里竖立一块石碑,碑上有宋代大书法家的笔迹。我们还在这刚劲有力的字体下,拍照留影。清源山的自然景色还有很多,像“千手岩”、碧霄岩、弘一法师的舍利塔、状元石、连心石、夫妻树等美景,举不胜数。我们在山上流连玩转半天,要不是天色渐暗,我还不想下山呢!
清源山就像一幅美丽山水画,不!它犹如一幛画了优美山水的屏障,拱护着千年文化古城——泉州。更有学者叹出“泉州未必逊杭州”的绝妙佳句。清源山之美,在于它的秀丽,在于它的宁静,在于它的久远。
我喜欢清源山!
【篇四:游清源山】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清源山。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我们来到了清源山。一阵凉风徐徐吹来,几片落叶纷纷飘落下来。举目眺望,景色真美啊!
走近清源山,我仿佛闻到了一股大自然的气息。这边绿树成荫,小鸟在欢乐地唱着。那边鸟语花香,我们一步一步冲着前方走去,旁边的花草跟着跳起欢快的舞蹈,草丛里的蟋蟀在吱吱地配合舞蹈,仿佛都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过了许久,时间飞逝,我们终于登上了清源山山顶,我看到太阳正要从天边升起。在我们下方,是一株株苍翠欲滴的大树,清脆挺拔。附近的景物就像被披上了一层薄纱,模模糊糊。再下来就是天湖了,一颗颗树的影子倒影在湖畔,如同一位位少女在梳妆打扮。天湖边十分静谧,在太阳的照耀下,湖面闪闪发光。天湖的水虽然深不见底,但却清澈见底,像是一面明亮的大镜子。荡舟湖中,用心去感受那纯净芳香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于这个大自然。一阵阵微风吹来,宽阔的天湖里荡起一道道波浪,在金色的衬托下如同在发光的鱼鳞,一片片、一层层。
今天我们游玩清源山,终于在我的恋恋不忘中结束了。
【篇五:清源山】
早就听过清源山的大名。终于在今年国庆有幸到此一游。
下车之后穿过180医院来到山脚。那是一条用石块铺成的小路,不宽但也足够两辆车并列通过,石缝间的青苔显示着岁月的痕迹。
来到山下就看见清源山的峰顶,不是很尖,显得有些苍老,连绵起伏的山峦如绿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偶尔在青峰中露出一些色的山石,上面用红色的水墨写满了古字,不远处传来游人的欢快笑声。
买了票,我们就来到山中,一条古褐苍苍的石路铺上了山顶,曲曲折折如龙似蛇,路边的树木,盘根错节,阿娜多姿,漫山遍野地生长着。阳光透过树叶撒在大地上,地上的光点斑斑点点的,像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这绿树成荫山地上,美不胜收。
我们来到山腰,山腰间有一座小庙。在庙的旁边有一道瀑布从山上飞溅而下,还没有看见瀑布就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成千上万的浪花涌上岸滩,又像阵阵微风吹过风铃。转个弯就见瀑布溅起的水花被凉风吹得满天飘舞,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像美丽的精灵一般。
在瀑布旁边有一道石碣上面刻有“第一山”。在石碣之上又有一处景观。名曰:“一线天”。那是一条由一块巨石和山峦合成的缝隙。我听一游客说:“哦,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我闻声跑去。只见巨石和山腰间的缝隙很大,跟“一线天”根本扯不上关系,有点儿言过其实。
与山峦合成“一线天”的巨石上又是一番风味。站在巨石上,向远处遥望,就看见迷雾中的西湖公园有一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谊。”也难怪古人会血出这样的'诗句。
夕阳西下,但我们还没爬到山顶,就带着无限的遗憾回到家中。
【篇六:游清源山】
虽然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游览国家A级自然风景区却是第一次。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母亲、小姨、小表弟到泉州清源山游玩。当我们来到清源山脚下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游客可真多呀!有鹤发童颜的老人,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有欢蹦乱跳的小孩子,更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们买了门票就跟着那人群往山顶的方向走去。爬山了!我高兴地大喊。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叫莲花池的地方。只见池里挤满了碧绿的荷叶,荷叶间托起了无数粉红的的荷花,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这不就是眼前的景象吗?莲花池上有一座由一朵朵莲花石雕连接起来的桥,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和池里的荷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我和母亲连忙走上桥去,让阿姨帮忙拍了好些照片。
走过了莲花池,我们来到一棵树荫下乘凉。正当我一个劲猛喝水的时候,忽然发现那边有好多吊床,于是我向母亲要求到吊床那边玩一阵子,母亲答应了。我和小表弟各租了一张吊床。我躺在上面,用力一晃,那吊床就荡了起来,真爽!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小表弟也高兴得边荡边大喊大叫。
荡够了吊床,我们又来到了天鹅湖。在这里,我们虽然没看到天鹅,但却意外地看到了一湖碧绿的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岸上的垂柳,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几朵小金鱼正游过来,围成一朵花的形状,宛如花样游泳运动员正进行集训,引来岸上的游客喝彩声连连。
走了半天,我们才回到山下。一路上绿荫浓浓,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篇七:我爱家乡的清源山】
我的家乡有一座特别美的山,那就是清源山。清源山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一个游览胜地。
早晨,清源山的雾还没散去,从远处眺望,模模糊糊地看见迷雾环抱的清源山,像一个正在睡觉的老爷爷,盖着那浓浓的雾被,美丽极了。每当此时,我总会忍不住大声喊一声:“清源山,你真美!”太阳升起来不久,我便和父亲结伴去清源山上看风景,我们先从一条羊肠小道往上爬,这时,一棵参天大树映入我眼前,我问父亲:“父亲,这棵是什么树呀?”父亲回答道:“这是一棵杨树,树干要三、五个成年人拉起手来才能环抱它。”
于是,我走上前仔细一瞧,啊!这棵杨树活像一把张开的绿黄色的大蘑菇,风儿吹来,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低声诗吟呢!走过杨树,我来到一条小溪流旁,溪水清澈透明,“哗啦啦”地从一块青石底下流出,那溪水上有几片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叶子,顺水流而下,像小船一样随着微波轻轻荡漾。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燃烧着大地,我总算爬到了天湖,天湖的湖水清澈地泛绿,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湖面涟漪随微风轻轻跃动,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给一块翡翠镶嵌上了许多金片,闪烁着点点金光……天湖边有很多人在捞鱼卵,清清的水草旁有小鱼在自由地游玩,我看得流连忘返……
下午,我下山时,经过一个眺望亭,站在那,我高瞻远瞩,整个城市风景尽收眼底,一条条街道犹如棋盘,汽车像小甲虫一样在棋盘上爬行;高楼林立,晋江像一条飘带伸向远方……看到这一幅幅壮丽的美景,怎不教人心旷神怡,情思飞扬呢?啊,我爱我的家乡泉州,更爱风光旖旎的清源山!
【篇八:清源山】
初四,我们在福建的清源山。那里景色众多,风景优美,听父亲说是泉州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
我站在清源山脚下,看着高高的山顶,不禁问道:“我们真的要爬上山顶吗?”“是呀!”母亲说:“来到福建泉州,来到这清源山,肯定是要登上山顶的哦!”于是,我们一群人开始了登山旅程。平坡走了一会儿,看到一个巨大的老子雕像,榕树分立两侧,长长的胡须像是老子的胡须,充满了智慧。在这里和老子合了影后我们继续向上,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些些的累了,到了智慧天阶,有龙见台、道教魔崖、无尘台、弘一法师雕像、舍利塔等的景点,其中过走山崖处时,边上都是铁栏围着,能保障我们游客的安全,我上看蓝天,下看山石,好壮丽的景象呀!高高的崖边有点紧张呢!马上就要走过,我赶紧又拍了一张照。弘一法师的雕像让我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能忘记,因为他的神态是那么的慈悲!
我们已累的气喘嘘嘘,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到山顶呢,母亲看到一位游客从上面下来,问了一下路程,人家说,还需要一半多的时间呢,我们一行有12人,包括母亲在内有7人选择了在半山腰休息,我跟父亲还有其他人选择了向上前行,其实,我也不想爬了,可是父亲教育我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既然大老远来了,就是坚持哦!在途中我一直扶着边上的铁栏杆前进,没有栏杆时,我手脚并用,真正的爬了。在我们快要坚持不住时,终于,到山顶了,只见到山的一边有大大的天鹅湖,只不过没有天鹅,只是一面“镜子”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坚持,我看到了湖,看到了,母亲没有看到的景色。
清源山真是一座美丽的山!
清源山作文
清源山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源山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源山作文1
黎明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朝霞,空气中参透着芳香,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鸟儿那欢快的歌唱,一唱一和,此起彼伏,风,柔柔的吹,枝儿悠悠地闪,好一个晴朗的天气。我似乎在隐约中看见文明遐迩,别具一格的清源山,我看见清源山山水环抱,蒙着一层薄薄的雾,如梦如幻…。。我怀着期待向往的心情和爸爸妈妈向清源山出发了!
清源山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我们一路带着欢声笑语来到清源山山脚。看,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起波澜,呈现出密的波峰。看到这一切,我波不急待地叫上爸爸妈妈,顺着羊肠小道,开始我们的“清源山之旅”!走着走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驰名的“老君岩”,“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终于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了!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鬓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生,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鬓、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从上到下看完后我不禁拍手称赞。参观完后我活蹦乱跳,欢天喜地。我迈着大步,像一只调皮的猴子,东奔西跑。听,一阵清脆的流水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顺水生而去,“啊,好雄伟呀”!原来是瀑布!望着那流水从山涧中飞溅,流水成一条弧形飞射过半空中,瀑布底下那清澈的泉水不禁使我用手捧起泉水品尝起来。这里使我沉醉,陶醉于它的美,它的壮观之中!清源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那诱人的景色都使我流连忘返,我会永远记得这如诗如画的清源山。
啊,清源山真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地方,这就是东亚文化这都的魅力所在。
清源山作文2
国庆期间的一天,我和李晶文跟随着妈妈来到清源山。清源山不愧是泉州的一朵花,她的美装扮着泉州点缀着)!
来到山脚下,我觉得这清源山的线条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但这段承上启下稍显单薄,可考虑直接并入上一段。)
到老君岩,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它那灰白的长须垂到膝上,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目光炯炯,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我不由低吟起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写出来?)
沿着弯曲的小路,两旁的大树刚劲挺拔,一些老树的根在地上隐约可见,还有一些老树的树干扭来扭去,好像许多老人正在跳迪斯科。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一个正在睡觉的小娃娃,有的像一只小狗,有的像一只小船……在我们旁边走着的人们,有的边走边闲谈着,有的柱着登山杖专心地登山,有的时而停下来拍几张照片,有的正在进行登山比赛。)
石阶越来越陡峭,我只好扶着石壁走,当我来到山顶时,已经“呼哧呼哧”地喘着大气了。我扶着护拦杆眺望刺桐城,那西湖公园的湖水上正如杨万里赞美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高楼耸立,胡同小巷在大楼之间穿梭交错,显现出泉州这几年的蓬勃发展)
顺着路标的指引,我们来到虎乳泉。我拿着喝完雪碧的空瓶子又摘了一片竹叶,小心翼翼地沿着斜坡往下走。来到接山泉处,我把竹叶放在流水口,那一小股山泉顺着细的竹叶流淌下来,我连忙用瓶子接住。接完后,我从斜坡上下来,喝上一口,啊!真是甘甜可口,沁人心脾比吃一个冰淇淋还顶用。虎乳泉下面就是天湖。天湖湖水清澈见底,微见吹过湖面,水波荡漾,白云与湖面荡漾的波澜好像连成一片。花草树木和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杨柳那细长枝条,轻轻抚摸着湖面,就像母亲抚摸着孩子一样。太阳已经偏西了,天湖湖面正如白居易笔下写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清源山作文3
虽然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游览国家A级自然风景区却是第一次。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小姨、小表弟到泉州清源山游玩。当我们来到清源山脚下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游客可真多呀!有鹤发童颜的老人,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有欢蹦乱跳的小孩子,更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们买了门票就跟着那人群往山顶的方向走去。“爬山了!”我高兴地大喊。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叫“莲花池”的地方。只见池里挤满了碧绿的荷叶,荷叶间托起了无数粉红的的荷花,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这不就是眼前的景象吗?莲花池上有一座由一朵朵莲花石雕连接起来的桥,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和池里的荷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我和妈妈连忙走上桥去,让阿姨帮忙拍了好些照片。
走过了莲花池,我们来到一棵树荫下乘凉。正当我一个劲猛喝水的时候,忽然发现那边有好多吊床,于是我向妈妈要求到吊床那边玩一阵子,妈妈答应了。我和小表弟各租了一张吊床。我躺在上面,用力一晃,那吊床就荡了起来,“真爽!”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小表弟也高兴得边荡边大喊大叫。
荡够了吊床,,我们又来到了天鹅湖。在这里,我们虽然没看到天鹅,但却意外地看到了一湖碧绿的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岸上的垂柳,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几朵小金鱼正游过来,围成一朵花的形状,宛如花样游泳运动员正进行集训,引来岸上的游客喝彩声连连。
走了半天,我们才回到山下。一路上绿荫浓浓,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清源山作文4
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暑假到了,又是一个旅游黄金时期。这次暑假,我来到了泉州的一个著名景点——清源山。
迎着清风,沐浴着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了清源山的山脚下。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绿油油的树为大山披上一身明灿灿的绿衣。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起层层波澜,呈现出密密交迭的波峰。看着这美景,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和安然?
在清源山中,最为热门的景观非老君岩莫属。神采奕奕的老君岩,又名老君造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世界现存最大的老子石像。作为石像的老子含笑而坐,留着长长的胡须,穿着宽松的道袍,好似一位慈祥而又含情的老人。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远远望去,像是一位魁梧雄壮的巨人,近看又能感受到他的亲切可爱。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过了老君岩,来到的是莲花池。只见莲花池里挤满了碧绿的荷叶。荷叶间托起了无数粉红的荷花。莲花池上有一座由一朵朵莲花石雕连接起来的桥,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和池里的荷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采。
再继续前进,便可看到庞大的瀑布,在清源山,这个瀑布并不常见。一般是在下过大雨之后,才会出出现瀑布。初到清源山,就能见到瀑布,我还算是时分幸运的啦!瀑布声如雷霆,仿佛是一条巨龙正在咆哮。
在山顶上,泉州的`美景一览无余。然而,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倦后,回家的美丽。
太阳渐渐落山了,我看着天,嗯。是该回去了。火红的夕阳仿佛在为我送别,阵阵凉风仿佛在跟我们挥手。在回家的途中,还想着一路上快乐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脸上的笑容竟难以融化。
清源山作文5
清晨,我们踏着细碎的阳光,随着阵阵清风来到清源山,开始了我们的清源山之旅!
走进清源山,一块写着“第一山”的石碑映入眼帘。爸爸向我们介绍:“这块大石碑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作。”“看来,爸爸这个向导可真够称职的啊!”我笑嘻嘻的说。奶奶便大笑道:“是啊,是啊!沫琳这句话有道理,安晨啊,你就做我们的向导吧!”爸爸只能一边瞪我,一边苦笑了。
再走过去便看到了我国现存最大最久的老子雕像—老君岩。爸爸还告诉我们,老君岩也叫羽化岩。当年老子就是在此地修化成仙的。
我仔细地看了看,这根本是由一大整块天然的花岗岩石雕琢而成。老君身披道袍席地而坐,双腿一屈一趺坐于山下,左足上屈作蹲状,右足前伸平放屈至前身,左手依膝平放,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面额丰润圆亮,两眼深邃,双耳垂肩,脸含笑容,长髯飘动,静观世间变化的沧桑,整座雕像极具神韵,造像雕造手法粗犷而夸张,但头、额、眼、眼、髭须等部又不失精致,衣褶流畅分明,力法柔刚而有力,充分表现了我国宋代雕刻造像的手法与风格。爸爸还告诉我:”这座老子石像石像高5.63米,宽8.0l米,厚6.85米。”我不禁惊叹:“哎呀妈啊!巨人啊!要是我也能长那么高就好了!”
参观老君岩后,我们又移步到弥陀岩,这是一栋完全由石头盖起的房子,依我看,也就只有泉州的工匠才能建造出如此完美的建筑吧!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古迹……
没过多久,月亮姐姐便爬上了昏暗的天空提醒我们该回家啦!
清源山之旅—是我过的最充实的一天,它使我了解了家乡的古迹!
清源山作文6
清晨,和煦的阳光柔和地照着大地,清风微拂面,我和妈妈踏着来到清源山,开始清源山之旅!
一进大门,抬头仰望,山峰有的像挺着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有的像漫空飞舞的银龙,奇峰绝壁。一座座都是大自然天才的杰作。蒙蒙的雾笼罩着,山顶若隐若现,更是给清源山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沿着蜿蜒的石道,我们到了老君岩,他端坐着,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欢迎四方的游客,又似乎在静观泉州的沧桑变化,灰白的胡须垂到膝上,右手扶茶几,小指头还微微弯曲,似能弹物,左手扶着膝盖,好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它的右前方还立着一块有块石碑,上面刻着:“老子天下,第一”。
我不禁低吟一句老子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据说摸到鼻子,可以活到120岁,摸到眼睛,可以活到160岁。
绕过老君岩,沿着幽静的木栈道往上走,我们来到了天湖。天湖似乙方绿色翡翠镶嵌在山间。湖水清澈见底,似乎都能看见鱼儿在湖底里嬉戏,微风抚摸着湖水,水波荡漾,好像白云和湖面上的波澜贴在了一起,亲密无间。湖边的花草树木和雄伟的山峰倒映在湖水中,描画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水粉画,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
时间过得真快,太阳西斜,湖水似乎被太阳染成了深红色,似“红海”一样,我想起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哇!我和妈妈终于到达山顶。我站在清源山上,极目远眺,整个泉州市就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一座座大厦雄峙海,犹如凌空欲飞,在日丽晴空下,灿然辉煌,好气派啊!往下看,车道宽阔平坦,似乎没有尽头,车水马龙、往来穿梭……
我爱清源山,更爱我的家乡——泉州!
清源山作文7
早就听说过清源山的大名,终于在今年国庆有幸到那一游。下车之后来到山脚,发现这里的游客可真多呀!有鹤发童颜的老人,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还有活蹦乱跳的小孩子。
距离最近的一个景点,就是扬名四海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雕像,通往老君岩的通道两旁尽是粗壮高大的榕树,满眼都是浓绿。这座老君岩我在电视上看过,今天终于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了。这是由一整块天然的花岗石雕琢而成,老子身披道袍席地而坐,双腿一屈一趺坐于山下,左足上屈作蹲状,右足前伸平放屈至前身,左手依膝平放,右手凭几,满面笑容,抬头昂望着天空,神情安达乐观,慈祥和蔼,矗立在一片万年青之中,那么的飘然不俗,妈妈告诉我,这座石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我不禁赞叹着古人的伟大智慧。
顺着指示牌,爬着陡峭的山路,路两旁都是错综盘结的大树,还有巨石,巨石上面有不少摩岩石刻。山虽然不算高,但路不是很好走,所以尽管是边爬边歇我们还是出了一身汗。不久,我们来到了一个叫莲花池的地方,只见池里面挤满了碧绿的莲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季节没有莲花。莲花池上有一座由一朵朵莲花石雕起来的桥,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别有一番风味,我还去上面走了一番。
走进了莲花池,又经过了铁索桥,到了千手岩,在千手岩寺旁的石碑前,扑入眼帘的是三个大字“第一山”。它写在山壁上,苍劲有力,清静典雅,使人耳目一新,乃书法家米芾所作。
未来我还想去山顶的天湖,听说天湖很美,但是因为全家人太累走不动,所以错过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
下山的路上,吸一口凉气,清新舒爽,刚才的疲惫暂时都不见了。从高处往下眺望,泉州尽收眼底,景色真美啊!
清源山作文8
初到清源山,最先吸引我的,不是它满山的自然景观,也不是深隐绿荫间的石基红墙;而是这满目苍翠背后,那段孔子与老子的对话,那份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奇妙缘分。
穿过山门,最先看到的便是“老君岩”的风采。远观“老君岩”,笑容和蔼,一眼便油然升起一种亲切之感,仿佛一位老者,学识渊博,却又平易近人。但细细观品,“老君岩”的衣袖飘然,虽然没有眼珠,可却能感到他深邃的目光灼灼,颇有一番圣人的神韵。
不远处是孔子与老子下棋的石像。两人相对而坐,仿佛穿过千年,两位圣人仍以鹤一般的姿态落棋,无声,无言,用最清雅的方式交谈,在
沿着“智慧天阶”向上,佛教与道教间的交融愈加明显。佛喜清净,道赞归真,在这淳朴自然的清源山间,佛与道,山与林,即使是游人如织,但沿着山间小径行走,那份千年前的宁静仍在心尖。佛与道,宗教与信仰间的碰撞与磨合,恰似一眼清澈的泉水,静静流淌在这山间,流入人们心底。这大概是“清源”最美好的意蕴。
清源,也是清缘。正如易中天所说的那样,走进这山间,我们便与历史文化撞个满怀,漫步在这清源山间,山水相逢,文化相融。这是清源,智慧中最简单,也最美好的相逢。相逢即是缘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心与人心之间,相遇在这归于自然的小小天地之中,这便是清缘,相逢中最淡然,也最快意的遇见。
清源山中,清缘是最初的相遇。亦如这次福建游学之旅,大家聚集在一起,在短短三天的旅行中,共同体味着闽南独特的风情与不同人笔下的福建。从山到水从土楼到西街,一步一步,一程一程,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逢,最清雅淡然的缘分。清缘,亦是如此。
清源,清缘,智慧的源泉是人与人的相逢。源,不过是缘……
清源山作文9
太好了,我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到了!我总算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几天了。
按照计划,我和爸爸、妈妈打算去清源山游玩。我非常兴奋,跑前跑后帮忙收拾行李。要知道零食是我的最爱,我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些可口的美食了。不一会儿,妈妈的背包就变得鼓鼓囊囊的。妈妈看见了,笑着对我说:“宝宝,你这是要去长途度假吧?”我调皮地笑了。
随后,我们驱车向清源山进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清源山脚下。我四处张望,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这里的游人不像其他名胜风景区那样人山人海,只是稀稀散散,三五成群。不过正好,我们可以尽兴地游玩了。
我兴奋极了,像一头矫健的云豹驰骋在山野间。爸爸在后面紧追不舍,可怜的妈妈还慢慢地跟在后面。跑了一会儿,我停住了,只见一块硕大的石碑矗立在一个满是青苔的大石头上。碑上刻着三个大字“第一山”,落款米芾书。米芾是谁呀?正巧这时爸爸来了,我连忙向爸爸请教。爸爸告诉我,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我打破沙锅问到底:“另外三大是谁?”爸爸说:“苏东坡、黄庭坚、蔡襄。”我很高兴,看来旅游中也能增长知识啊!
接着,我们向高士峰爬去。一路上我发现了许多书法碑刻,有的在低矮的石壁上,有的在高耸的岩石上,还有的在摇摇欲坠的巨石上。有行书,有楷书,有隶书,还有狂草。爸爸说:“这都是历代名家留下的墨迹”啊!我如获至宝,指挥爸爸把这些全拍回去慢慢欣赏。我一会儿指指这边,一会儿指指那边,而爸爸像个机器人一样“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忙得不亦乐乎。
越往上,山路越陡,我只能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爬。到了顶峰,我往下一看,好美呀!泉州市区的美景尽收眼底。但时间紧迫,不宜久留,我们就飞快地下山奔老君岩而去。
清源山作文10
早就听过清源山的大名。终于在今年国庆有幸到此一游。
下车之后穿过180医院来到山脚。那是一条用石块铺成的小路,不宽但也足够两辆车并列通过,石缝间的青苔显示着岁月的痕迹。
来到山下就看见清源山的峰顶,不是很尖,显得有些苍老,连绵起伏的山峦如绿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偶尔在青峰中露出一些色的山石,上面用红色的水墨写满了古字,不远处传来游人的欢快笑声。
买了票,我们就来到山中,一条古褐苍苍的石路铺上了山顶,曲曲折折如龙似蛇,路边的树木,盘根错节,阿娜多姿,漫山遍野地生长着。阳光透过树叶撒在大地上,地上的光点斑斑点点的,像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这绿树成荫山地上,美不胜收。
我们来到山腰,山腰间有一座小庙。在庙的旁边有一道瀑布从山上飞溅而下,还没有看见瀑布就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成千上万的浪花涌上岸滩,又像阵阵微风吹过风铃。转个弯就见瀑布溅起的水花被凉风吹得满天飘舞,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像美丽的精灵一般。
在瀑布旁边有一道石碣上面刻有“第一山”。在石碣之上又有一处景观。名曰:“一线天”。那是一条由一块巨石和山峦合成的缝隙。我听一游客说:“哦,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我闻声跑去。只见巨石和山腰间的缝隙很大,跟“一线天”根本扯不上关系,有点儿言过其实。
与山峦合成“一线天”的巨石上又是一番风味。站在巨石上,向远处遥望,就看见迷雾中的西湖公园有一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谊。”也难怪古人会血出这样的诗句。
夕阳西下,但我们还没爬到山顶,就带着无限的遗憾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