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作文:关于心灵与生活的
你简单了,生活就简单了
生活是一个七日又一个七日;
生活是一场饭局又一场饭局;
生活是不停的挣钱,又不停的花钱;
生活是你有时候拿健康换金钱,有时候拿金钱换健康;
生活是你有时候爱别人多些,有时候别人爱你多些;
生活是比生存多一点精神上的追求;
生活是没有谁会真正在意别人的生活,我们只不过是拿出一点好奇心;
生活是你以为坚强的内心却很脆弱;
生活是你以为脆弱的内心却很坚强;
生活是不停寻找着自己合适位置的那群人的舞台;
生活是你以为得到其实已经失去;
生活是你以为是去其实已经得到;
生活是许多事情你想不明白也要明白;
生活是你错过很多美好却永远无法弥补;
生活是你随时要拿出娱乐精神来娱人娱己;
生活是悲伤到微笑为止;
生活是幸福的左边,不幸的右边;
生活是那些你无法拒绝的日子;
生活是那些你不曾遗忘的过去;
生活是那些你充满希望的未来;
生活是那些你心怀感恩的岁月;
生活是忙碌着,奔波着,的人们脚下的路;
生活是幻想家,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它创造着,毁灭着,重复着;
生活是一个又一个渴望,旧的渴望满足了,新的渴望有产生了;
生活是当你认识到无法改变目前一切时开始懂得顺其自然;
生活是许多男人跟许多女人在一起,时而和平共处,时而斗争不断;
生活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你简单了,生活就简单了;
2.物质与灵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望着屏幕上这些庄严的面孔,他们的身上有中国的历史,他们的眼中由我们灵魂的折射。
是谁塑造了我们的心灵呢?我想中国人是热爱山川的,中国人是诗意纵横的,中国人的心灵是在艺术中陶冶的,天地有情,万古永恒,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是在这些楼台馆所之中,以狭义的文化、学习的方式完成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春花秋月中穿行而过。如同中国人说:沐春风思飞扬,凌秋云思浩荡。
一个人见到大地阳气蒸腾的时候,思绪是腾飞的;而在此刻秋云壁立,一个人胸怀始开,襟怀浩荡。春花秋月不是无情物,他酝酿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他们酝酿了我们生命中的灵感,这一切形成中国人那种诗意联翩的思维方式。
今年的国庆赶得很巧,恰好也在中秋,我们就来说一个意象吧,天空的这一轮明月,万古在心,今天他照耀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灵呢?我们心灵的成长,在千年之前,在物质还相对贫瘠的时代,却有一种豪奢的精神世界,那就是人跟明月之间隽永的默契。我们在今天,在繁忙喧嚣之中有几个人去真正思考,如果我们失去了月亮下这样一种澄净的心灵反省,而只剩下了公众的空间,我们还能够真正看见自己的心灵吗?我们还能够去追问塑造心灵的由来吗?有那么多的诗人,明月在心,在明月之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李白会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他在忧伤的时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也许今天我们会笑话,这是一种愚痴,这是一种幼稚,李白也知道,李白自己也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
值此一刻,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只要你愿意相信,人与明月终有一天会在云端重逢。
每个人生命中的月色都是不一样的,曹丕看见的是星汉溪流夜未央,明月皎皎照我床的忧伤。但是他父亲魏武帝曹操看见的就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咂,无枝可依。
那样一个创立大业求贤若渴的人,心中看见的是明月照出的忧思和壮志。杜甫的明月是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一个人看见了月光下内心的孤单和忧沉。我们会学习明净,我们会了解永恒。
我们也许不像在太阳下那么狂躁,因为我们会懂得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就是说在致极圆满之前,在凋零与缺损还没有开始之前,让我们悠然等待,让我们不要那么急功近利地去追究结果,而从容不迫的享受过程。
所以在这个节日里,我祝福所有的朋友都拥有心中的那轮明月,都拥有中国人写意的诗化的浪漫生活,让这一切不仅塑造了历史,也塑造了我们眼前每一个人的心灵。
3.高贵的灵魂高中作文900字
日月星斗,都是支离破碎的偏旁部首,当一切复归原样,你会发现,人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会思想的灵魂。然而作为会思想的有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也就分出了高贵和平庸,高贵和卑鄙。
高贵的灵魂,是淡漠了物欲而求精神的超脱。
“如
同所有的贤哲,他知道什么东西给人以幸福和欢乐,什么东西剥夺和糟蹋他们。‘人们靠什么生活?’靠爱,靠情,靠劳动,靠真理。而不靠暴虐,不靠仇恨,不靠
兽性的狠毒。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良知,而且不止是俄罗斯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良知。”他一生在追求中游走,一生在追求中创作,一生在写作中思考,列夫•
托尔斯泰,从创作的最初到生命的逝去,都在选择属于他的精神领域,正是这一次次心灵的选择,洗掉了人类因物欲而蒙上的恶名,塑造了他高贵的灵魂,堆砌了他
生命的高度。
孔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老者安之,壮者信之,少者怀之”的夙愿在他的飘飘素须中尽展无遗。破败的书塾里,朱熹
挑灯夜读,笔耕不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陋室里他坐化出一片空灵澄净的天空。他们在世态炎凉中“风雨不动安如山”,秉持着坚毅的信
条,教化世俗,生而无息,灵魂因而高贵。
高贵的灵魂,是淡漠了自我而为人。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
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刘丽,
14岁时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省下每一分钱供弟弟妹妹读书。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按摩师,俗称“洗脚妹”,月收入3000元。
对于这些血汗钱,刘丽扣除给家里寄的一些,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她资助了老家村里20个贫困大学生。从2006年起,又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
助,资助的人数从三五个上升到数十个。加上一次性的资助,刘丽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完成了上百个孩子的读书梦,被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人们记住了她,
更记住了她高贵的灵魂。
高贵的灵魂,是忠心报国,不忘国耻。
当岳飞屡次打败金兵却被迫害致死,当林则徐销毁了虎门的鸦片,当
苏武的汉节被日月残蚀成光秃的手杖,透过他们高贵的灵魂,我们仍能目睹他们百感的情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
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义无反顾;“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他淡定牧羊。穿越生死的交接,我们仍能感其赤诚,悟其伟岸,景仰其高贵灵魂。
心灵的灯,在寂静时光明,在热闹中熄灭。灵魂本是游离于天宇间的介质,只有提升了灵魂的高度,才能赋予它高贵。
4.高中作文1500,题目:灵魂在高处
乐器必须有人弹奏,道路必须有人来行走,灵魂必须向精神升华的方向迈进,必须追求
的信仰,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和完善(去追求人格的芬芳);否则,你人生的花季怎能“香远益清”?你追求的那束德行之花怎能“轧轧开朱户”?
灵魂怎样才能登上高处去一览众山小?道家代表老子一生追求“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不远徙。”以及淳甘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桃源画卷。
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时,老子却像婴儿一样对物质享乐与追求在内心不曾有丝毫萌发。老子又像愚人一样保持纯朴心性,对世上追名逐利的时尚行为昏然不知,他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对“道”的追求与探索上,使自己的精神升华到世人无法企及的层次。对此,谁人能说老子追求的不是人格的芬芳,他的灵魂没有飘然而至最高处?(道家另一位代表庄子,他一生追求“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
”“无向荷之乡”等等,他们的胸壑中,一直向往追求着人生回归自然,民如野鹿,摆脱一切羁绊。国内国外谁人又敢说他们追求的不是人格的芬芳,他们的灵魂没有飘然而至最高处?,)灵魂高低体现的极致,也在于对虚名头衔的看法。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居里夫人,她的科学功勋盖世,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不朽的名字,而她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科学巨子爱因斯坦称赞她说:“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居里夫人以金子一般的心灵向世人展示了她灵魂的最亮点和最高点。(像萧伯纳对于获奖,从未感到受宠若惊,而是显得不在意。萧伯纳对待这类事物一贯保持这种态度,他认为追求虚荣的名誉和头衔是有损人格的。但追求平凡,却是人生一种明智的选择。因而,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人格和灵魂,都向世人展现了他灵魂的最高点与最亮点。)佛陀说过: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追求开花结果才芬芳,即使没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芬芳,灵魂照样可以顺着藤萝攀上高处。
有禅定的心,就不必在姻缘中追求芬芳,寻找登上高峰的台阶。因为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永远有着泰山石阶般固牢的阶梯。当紫罗兰绽放时,(智慧开花的人,他的)步伐可以走遍整个世界的高处。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追求人格的芬芳,登上世界的高峰呀!如果我们内心是一座花园,哪一天不是追求人格芬芳的花季呢?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座铁塔,生活的哪一细节不是你要登上灵魂高处要走的路线呢?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记追求人格的芬芳,拥有人格芬芳的时候不要忘记让灵魂在高处。
记得一首小诗这样说过: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会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一个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停不下的是你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灵魂要输就输给追求,要登就登上高处!
5.高中生800字学习生活议论文心与行
用音乐震动世界【高中三年级议论文:与心灵同行】 与心灵同行,拥抱最真实、快乐的自我。
与心灵同行,树立心中的风向标。 与心灵同行,得到了无限的快乐和满足,用灵魂谱写乐章。
与心灵同行,不畏惧外界的流言蜚语,跟随“心灵”这位轻舞飞扬的舞者,漫步于自由的精神世界,随心而行。 人人都是上帝手中独一无二的杰作,人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处,翩跹起舞,快乐无穷。
选定属于自己的风向标,随心而行。”是刘禹锡通达的高尚。
他们都与心灵同行,不必做最成功,但依旧要活得漂亮。他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对心中的目标不放弃,不妥协,随心而行;我们可以像刘伟一样。
就像乔布斯创造了苹果,引领了一个世纪的潮流,放松心态,追寻快乐的生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拿破仑一样的气概,那既然我们没有,为什么要强求和别人一样优秀呢,我们依旧可以活得漂亮。 我们可以像海伦-凯勒一样,照亮了希望的曙光;我们可以像贝多芬一样,使我不得开心颜?也许我们成为不了第二个拿破仑,可坚定心中的那份坚守。”
是李白无畏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潜悠然的闲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克服困难,突破自我,迎接挑战,突破障碍,终有一天,破茧成蝶,漂亮的活着,身残志坚,无惧无畏,精彩的演奏。
6.以“ 读灵魂”为题写一篇八百字高中作文
每一个朝阳的到来都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每一个夜晚的风声都会收拢过去一天的温度。面对朝阳与夜晚,总是浮想连连。想光阴如水,它看似安静地流淌里却让尘世沧桑沉浮,起落无常。
看身边物华物衰,人生老病死,心里常常涌上一些失意,虽然知道这是一种必然,但却怎么也不能释怀,不愿相信这个世界不该有这样的疼痛。心想,即使尘世是条滚滚东去的江河,也该流淌着一江春水,不该如此寒意弥漫。
身处尘世总有飘在江湖的味道,无法掌控的东西太多。当经历漫过生命的尺度时,不知道该怎样诠释生命的含义。于是,常常独自在时间里放飞思绪,找寻灵魂飞舞的空间,渴望超越某些局限,成为一位智者,面对滚滚红尘,即使它是一条寒流涌动的江河也要钓起一江飞雪,书写生命隽永的章回。
常常发现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会觉得很多东西失却了原有的颜色,很多风景不再美丽。当某一天,重逢故人问及旧事,心里难免有些许紧张,虽然嘴上是淡淡地应着,可记忆之门随之开启,那些光鲜的色彩和快乐随之飘摇而来。恍然明白,有些美丽常常是自己忽略了的,其实它们未曾远去,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或心灵某处,只是我不曾留意和发掘罢了。想想,人生中很多的美好也许就是这样被错过和忽略了的吧!
人生路上,岁数随着光阴渐行渐老。回首里,纷扰的往事如潮水冲刷着生命的堤岸,有些记忆却一直在生命里发着温润的光泽,犹如盛夏的萤火,明明灭灭,亮闪里让我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与信念。虽然过去里有过甜蜜与微笑、有过忧伤与泪水,但已不足以让我停下脚步惋惜与回味,因为生命是永不停息一直向前的,那么我的灵魂必然要随之勇敢的前去。
看繁华世界,四季轮回,在每一个主流的季节里总会有不同以往的念想,也就是这些念想捻成了我生命的主线,密密交织,缝补成灵魂的外衣,成就了我一个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的思想纵横驰骋,希望可以穿越某些局限成就生命里某些不朽。但一个人的世界难免有所偏狭,故而让人生里出现许多得失错漏与悲欢离合。其实仔细想来,这样的生命才尤为真实与美丽,才让生命充满玄机与禅意。更因为有了这些疼痛才让我的灵魂不再麻木与颓废。
有人说人生的境界是自我了悟后的释然与看透。也有人说人生无所谓其他,活着就是大境界。我参不透孰是孰非,但我相信人的主流思想主导人的一生运程,因为我相信主流思想是铸就人灵魂的基石。
翻阅历史,总有一件或几件事情让自己震撼。也总有一人或几人的思想光芒破空而至,照亮我的生命,它像与我促膝交谈的老友,让我亲切熟悉。于是沉浸在别样的感动里,心里满是温暖与谢意。
一直相信一个人灵魂的色彩映照着他生命的色彩,就像我一直认为雪的世界里必然有超越物外的美丽一样。所以,常常会在心里勾勒一个场景,一个雪舞的世界,没有喧嚣,只有风轻轻地吹,山在视线里绵延伸向远方,从远方又安静地淌来一江流水,虽没有波澜,却更显现出自然的诡异美。在江的某个角落或某个渡口,只有一艘小船,船上只有我伸竿垂钓。那时,我知道自己没有姜子牙的气魄与悠然,他钓的是人生境界,而我钓的只是一种心境,或许是鱼,或许是雪,因为一转眼,我还要进入尘世,成为凡俗里的一员。
一直是个注重心灵的人,所以对纯净与超然的物事有过多的留意与勾勒,就像会在暗夜想起某人,也许今生不能谋面,无由相逢,但却早已抵达心灵,至死不忘。像在人流涌动的街市蓦然与一眼神交融,会心一笑,瞬间的暖会将时间遗忘。
其实,即使世态炎凉,尘世里没有谁真正能抵达谁的心灵,我也愿意这样想,只要我的灵魂曾经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那么遗憾就会随那暗流涌动的江水成为历史的尘沙,沉在岁月的河底,等待下一个轮回。
一直相信没有灵魂的人生是清冷的,他的在人生路上必然会错过许多,所以在无数次自我心灵放逐与收拢里,总会有心灵震颤的快乐,于是渴望在心灵飞舞的世界里相逢或邂逅另一个“我”,在心神合一里,在某个世界或渡口,独坐一角钓起一江飞雪,任万千意境抵达灵魂的深处,开启智慧之门,放飞一个又一个绚烂美妙的明天。
7.高考作文“人生的灵魂的摆渡人”
灵魂深处的摆渡人——这不是张嘉佳的《摆渡人》,这是红遍世界的《摆渡人》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勇敢地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生父,不料突发交通事故。
当她爬出失事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神秘男孩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迪伦枯燥而平静的生活,在她的世界里掀起了惊天骇浪。
——很显然,这不是一本你轻易能放下的书。“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吴晓波嘉峪关.酒泉书友会每月精读一本书的活动,听书友分享【英】克莱儿.麦克福尔著(付强)译的《摆渡人》,收获甚多。
当我听到书友们分享《摆渡人》的主人公崔斯坦和迪伦正在走向分界点的路途中,相互依靠,一起面对阳光黑暗,一起穿过高山河流,一起打退妖魔鬼怪,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尤其对其中一位书友分享引用的一句话:“菩萨发过一个大愿:度不尽天下人,我不成佛。
他说,都说我在度世人,其实世人也在度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必须得马上读这本书。
带着我的困惑,我很快向书友借了《摆渡人》,封面很特别:一句经典的“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跃然纸面;“静谧的湖水,一叶小舟被一位戴着草帽的人的摇曳下徐徐飘行,头顶是滚滚的乌云,金色的阳光从乌云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阳光映衬着,闪着温暖的光芒,而阳光的尽头是乌黑翻滚的水波。”这就是《摆渡人》封面的背景设计,似乎是主人公迪伦的灵魂深处,身处黑暗,却总有一片光明在牵引着她不断前行,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爱而生的倔强信念。
读着读着,文字的神秘感让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我想到的只是崔斯坦和迪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好替他们的困境担心呀!全书的基调奇遇、魔幻,朴实、深刻,每一个章节都非常短;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别具一格,值得瞩目;结构也很简单;人物形象鲜明,充满画面感的文字细腻,唯美,颇具张力,读来不忍释卷;神秘感很强,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感觉有哲学的味道;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尤其是将连接天堂和人间的荒原景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一个虚构的爱情故事饱含真实的人生况味和隐喻,很好地印证了一句话: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这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生存、死亡和爱情的故事,是一本心灵治愈系小说,具有史诗般的质感,它媲美于《追风筝的人》和《偷影子的人》。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把青春叛逆期的生活过得一片狼藉,与母亲关系紧张,在学校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让脆弱、恐惧、犹疑的迪伦无比痛苦。此时,她心中是一片荒原,唯有爱,可以浇灌它茂密生长。
她不顾母亲的反对,依然联系上自她5岁起就再未谋面的父亲,从话筒中传来父亲温暖的话语,点燃了她去寻找温暖的希望,她决定去找父亲,可是途中火车出事了——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后,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神秘男孩崔斯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迪伦枯燥而平静的生活,在她的世界里掀起了惊天骇浪……在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后,迪伦没有颓废和消沉,而是淡定的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她在崔斯坦的引领下,与如影随形的恶魔们勇敢抗争,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
崔斯坦也爱上了纯洁的迪伦,但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他必须把迪伦送到摆渡的终点边界线,迪伦已经离不开崔斯坦了,正如她说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再华美的生活,也抵不过崔斯坦一个温暖的微笑,没有爱情的人生,不过是一座孤独的荒岛,有他的地方才是天堂。”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己灵魂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坚定。
崔斯坦这个职业灵魂摆渡人也得到了救赎——从麻木的职业习惯到能体会到属于人间的情爱冷暖……这一次,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着他义无反顾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身体。穿越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
两人在荒原中相伴行走的故事是整本书中最温暖的一段: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像一对儿真正的小情侣一样聊天,心动,争吵,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佛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定格在美好的瞬间。这本书有一种穿越的即视感,道出了荒原的变化是由迪伦心境的变化而产生的。
摆渡人不管是谁,其实都是自己的心境的投射,都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存在,对迪伦和无数孤苦无依的灵魂而言,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世界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湖水。
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心情愤怒时,你看见的是高山与黑夜,心情明朗时,你才能看见阳光,荒原将变得辽阔美丽。
书中写到一个细节:为了救助一个小女孩的灵魂,迪论义无反顾的冲出安全屋,机智地分散了恶魔的注意力,。
8.高中作文 捡起垃圾 净化灵魂
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一次灵魂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一个班级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环境的好坏.记得学生刚入学时,随手扔纸屑等垃圾的现象很严重,因此教室地面时常会有纸,这样值日生很难干好,教室卫生也得不到保持.但当你让旁边的孩子捡起来时,他会理直气壮地接着就说:“不是我扔的.”好像纸不是他扔的就与他无关.
针对这种现象,我及时召开了主题班会:弯弯你的腰,捡起一片纸.孩子们进行了积极讨论和交流.有了一些效果,但不尽人意.
我想与其总在要求他们,不如用行动来证实、改变.嘴动不及手动 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我每天总会有许多次到教室巡视督查的机会,于是我就借这个时候,很自然的随手捡起发现的任意的纸屑,却不向学生表示出哪怕一点的不高兴.就这样,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教室地面上的纸屑很难找到.经过调查原来学生在我的影响下,都自觉的不再往地面上扔纸屑,并自觉地捡起不小心落在地上的纸屑.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这个年龄的孩子,逆反叛逆心理较为严重,与其说教,不如用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让他们在感悟中体会认识并改正自己.这样的教育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一起共勉.“顺手捡起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俯身擦去地上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点滴小事,从我做起,学校因你而文明,社会因你而精彩.”
9.高中作文1500,题目:灵魂在高处
乐器必须有人弹奏,道路必须有人来行走,灵魂必须向精神升华的方向迈进,必须追求
的信仰,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和完善(去追求人格的芬芳);否则,你人生的花季怎能“香远益清”?你追求的那束德行之花怎能“轧轧开朱户”?
灵魂怎样才能登上高处去一览众山小?道家代表老子一生追求“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不远徙。”以及淳甘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桃源画卷。
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时,老子却像婴儿一样对物质享乐与追求在内心不曾有丝毫萌发。老子又像愚人一样保持纯朴心性,对世上追名逐利的时尚行为昏然不知,他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对“道”的追求与探索上,使自己的精神升华到世人无法企及的层次。对此,谁人能说老子追求的不是人格的芬芳,他的灵魂没有飘然而至最高处?(道家另一位代表庄子,他一生追求“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
”“无向荷之乡”等等,他们的胸壑中,一直向往追求着人生回归自然,民如野鹿,摆脱一切羁绊。国内国外谁人又敢说他们追求的不是人格的芬芳,他们的灵魂没有飘然而至最高处?,)灵魂高低体现的极致,也在于对虚名头衔的看法。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居里夫人,她的科学功勋盖世,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不朽的名字,而她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科学巨子爱因斯坦称赞她说:“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居里夫人以金子一般的心灵向世人展示了她灵魂的最亮点和最高点。(像萧伯纳对于获奖,从未感到受宠若惊,而是显得不在意。萧伯纳对待这类事物一贯保持这种态度,他认为追求虚荣的名誉和头衔是有损人格的。但追求平凡,却是人生一种明智的选择。因而,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人格和灵魂,都向世人展现了他灵魂的最高点与最亮点。)佛陀说过: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追求开花结果才芬芳,即使没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芬芳,灵魂照样可以顺着藤萝攀上高处。
有禅定的心,就不必在姻缘中追求芬芳,寻找登上高峰的台阶。因为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永远有着泰山石阶般固牢的阶梯。当紫罗兰绽放时,(智慧开花的人,他的)步伐可以走遍整个世界的高处。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追求人格的芬芳,登上世界的高峰呀!如果我们内心是一座花园,哪一天不是追求人格芬芳的花季呢?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座铁塔,生活的哪一细节不是你要登上灵魂高处要走的路线呢?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记追求人格的芬芳,拥有人格芬芳的时候不要忘记让灵魂在高处。
记得一首小诗这样说过: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会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一个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停不下的是你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灵魂要输就输给追求,要登就登上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