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张仲素的《春闺思》的意思,快告诉我
张仲素《春闺思》赏析
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1]。
【赏析】
张仲素:字绘之。河间(今属河北)人。贞元进士,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九首,多为乐府歌词。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他的这类作品,除《春闺思》外。还有《秋闺思》、《秋夜曲》等,皆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本诗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诗的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袅袅”是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城边”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在这种场合提及柳树,的确耐人寻味。第二句写到桑树,以便为下句“采叶”作铺垫。“青青”是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陌上”是采桑的地方.这同样是实中见虚的写法。句中“陌上桑”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一日《艳歌罗敷行》。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中说:“《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诗人在此除了实写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第三、四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提笼忘采叶”,这是作者撷取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画画:采桑女手提竹笼而立,却忘了采摘桑叶。这是一尊多么纯洁美丽的雕像!《诗经·卷耳》有句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上古时代的女子因怀人而忘了采卷耳,唐代的妇人因思亲而顾不上采桑叶。这其间相去千百年之久,而人们的感情特征竟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第四句“昨夜梦渔阳”补出“忘采叶”的真正原因,同时也点明了本诗的主题。“渔阳”是征戍之地,是亲人所去之地。关河万里,只有梦中才能前往。昨夜梦中相见,其悲喜交并的情景,至今仍萦绕在脑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难怪主人公要“提笼忘采叶”了。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画面鲜丽,蕴意深远,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1]渔阳:本为秦代郡名,辖境相当厂今北京市及以东各县,治所庄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据《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发闾左谪戍渔阳。后因以“渔阳”称代征戍之地。
春闺思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春闺思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3分)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
【答案】
(1)“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1分)。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袅袅”是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城边”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第二句写到桑树,以便为下句“采叶”作铺垫。“青青”是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陌上”是采桑的地方。“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
点评: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通过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
(2)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3)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2、试题分析:“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这是作者撷取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画画:采桑女手提竹笼而立,却忘了采摘桑叶。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
译文
袅袅城边的垂柳,
青青路旁的柔桑。
提篮忘了把桑采,
凝思昨夜梦渔阳。
赏析: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2]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许会使读者觉得似曾相识。杨慎早有见得,道是:“从《卷耳》首章翻出。”《诗经。卷耳》是写女子怀念征夫之诗,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斜口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得,老采不满,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之故,其情景确与此诗有神似处。但就诗的整体说,彼此又很不同。《卷耳》接着就写了女子白日做梦,幻想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及饮酒自宽种种情景,把怀思写得非常具体。而此诗说到“梦渔阳”,似乎开了个头,接下去该写梦见什么,梦见怎样,但作者就此带住,不了了之。提笼少妇昨夜之梦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给读者,让其从人物的具体处境回味和推断,语约而意远。这就以最简的办法,获得很大的效果。因此,《春闺思》不是《卷耳》的摹拟,它已从古诗人手心“翻出”了。
《青闺思》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的?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是这首么?
这诗的诗境很象画,甚而有几分象雕塑:一位采桑女子手提空笼(一种篮状竹器),斜倚在树旁,神情恍惚若有所忆……从这凝思的顷刻,借助作品标题(可命名为“梦渔阳”),观众会悟到很多画外之意。当然,诗毕竟是诗,终究有许多画图难足而只有文字可以传达的东西。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许会使读者觉得似曾相识。杨慎早有见得,道是:“从《卷耳》首章翻出。”《诗经·卷耳》是写女子怀念征夫之诗,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斜口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得,老采不满,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之故,其情景确与此诗有神似处。但就诗的整体说,彼此又很不同。《卷耳》接着就写了女子白日做梦,幻想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及饮酒自宽种种情景,把怀思写得非常具体。而此诗说到“梦渔阳”,似乎开了个头,接下去该写梦见什么,梦见怎样,但作者就此带住,不了了之。提笼少妇昨夜之梦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给读者,让其从人物的具体处境回味和推断,语约而意远。这就以最简的办法,获得很大的效果。因此,《春闺思》不是《卷耳》的摹拟,它已从古诗人手心“翻出”了
春闺思古诗拼音
春闺拼音chūnguī。
《春闺思》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此诗描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
后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刻画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
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场景选择典型,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堪称佳作。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
这首《春闺思》就是这类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暂时难以考证。
有关于袅袅娉婷的诗句(关于袅袅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袅袅”的诗句有哪些
1、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宋·欧阳修《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
释义: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儿绽放了。踏青的青年带着姑娘春游赏花,而姑娘的美丽堪与花争艳。
2、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
释义: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3、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两汉·卓文君《白头吟》
释义: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4、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唐·苏轼《海棠》
释义: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先秦·屈原《湘夫人》
释义: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6、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二首》
释义: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7、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释义: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8、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宋·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释义: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
9、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释义: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
10、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唐·张仲素《春闺思》
释义: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2.关于袅袅的诗句
1、香烟袅袅绕经楼明唐寅 《我爱秋香》2、袅袅东风蝶试衣明唵囕香公 《西湖》3、碧烟袅袅古花文明唵囕香公 《峡山晓起》4、袅袅城边柳明陈言 《折杨柳》5、香泽微闻尘袅袅明程嘉燧 《十月十日汪九飒哉宅中闻歌作》6、土枭飞来树袅袅明楚石梵琦 《北邙行》7、袅袅凉风望洞庭明道原法师 《秋兴》8、袅袅缠青萝明丰坊 《杂诗》9、袅袅白门前明冯梦祯 《赋得杨柳可藏乌》10、袅袅花气芬中庭明冯惟敏 《上巳日作时落第客京师》11、数声袅袅复呜呜明高启 《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12、袅袅凉风生明高启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芳桂坞》13、袅袅度清曲明顾衡 《芝云堂分韵 得玉字》14、当户碧云晴袅袅明郭登 《竹轩为阮公振赋》15、东风袅袅拂朱阑明杭济 《次韵杨柳枝词》16、哀音袅袅出重帏明何良俊 《乙卯八月余觞客青溪之上坐有李节鸣筝质山咏》17、春烟袅袅雨蒙蒙明黄姬水 《赋得长干柳》18、东风袅袅泛鸥波明蓝智 《宿开建江上怀闽中故人》19、手中墨竹风袅袅明李东阳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20、曲槛蔷薇袅袅新明李蓘 《代美人春怨》21、袅袅驰白天唐常建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22、醉叩玉盘歌袅袅唐赵嘏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23、青萝袅袅挂烟树唐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24、风袅袅兮木纷纷唐卢照邻 《狱中学骚体》25、袅袅穿云衢唐杜牧 《张好好诗并序》26、客愁长袅袅唐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27、袅袅垂柳风唐杜牧 《村行》28、红蕖袅袅秋烟里唐杨玉环 《赠张云容舞》29、潭上江边袅袅垂唐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30、袅袅秋风生唐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3.关于“袅袅”的诗句有哪些
1、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
——宋·欧阳修《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释义: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儿绽放了。踏青的青年带着姑娘春游赏花,而姑娘的美丽堪与花争艳。
2、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释义: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3、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两汉·卓文君《白头吟》释义: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4、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唐·苏轼《海棠》释义: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先秦·屈原《湘夫人》释义: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6、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二首》释义: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7、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释义: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8、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宋·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释义: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
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9、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释义: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10、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唐·张仲素《春闺思》释义: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4.婷婷袅袅的诗句
《成彦女奴琵琶》
年代: 宋 作者: 邓肃
婷婷袅袅出纱窗,坐使红妆万目降。
翠袖薄笼春笋十,玉钗初合绿云双。
四弦对客追三叠,万唤令人忆九江。
曼倩酒狂本无量,为渠潋滟倒银缸。
《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年代: 清 作者: 陈维崧
三月雷堂口,多少游丝浴鹭。
正潋滟文縠初平,金沟种满芳树。
屏幕津楼斜蘸水,千秋春院闲吹絮。
喜夹衣初试,艇子一双摇去。
阵阵鬓丝,层层帘影,齐向平山渡。
隔船纱、袅袅婷婷,影落绿波深处。
照菱花水面明妆,唱竹枝风前诗句。
又东园、芍药才红,金铃争护。
兰桡小拢,看绕径裙花,漾尘微步。
渐铺遍氍毹,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红子低敲,青梅小摘,栏杆却立频回顾。
蓦地见、玉钩斜路。
伤心吊古,黯然偷注横波,此处是,隋皇墓。
几番惆怅,流水东风,往事浑无据。
且趁江流正滑,好放蜻蛉,慢摇纸扇,重歌金缕。
暝翠将沉,船头欲转,茱萸湾子红桥下,妒游童、宝马将人觑。
可怜此际归来,两岸榆钱,一天丝雨。
5.含袅袅的诗句有哪些
1、香烟袅袅绕经楼明唐寅 《我爱秋香》2、袅袅东风蝶试衣明唵囕香公 《西湖》3、碧烟袅袅古花文明唵囕香公 《峡山晓起》4、袅袅城边柳明陈言 《折杨柳》5、香泽微闻尘袅袅明程嘉燧 《十月十日汪九飒哉宅中闻歌作》6、土枭飞来树袅袅明楚石梵琦 《北邙行》7、袅袅凉风望洞庭明道原法师 《秋兴》8、袅袅缠青萝明丰坊 《杂诗》9、袅袅白门前明冯梦祯 《赋得杨柳可藏乌》10、袅袅花气芬中庭明冯惟敏 《上巳日作时落第客京师》11、数声袅袅复呜呜明高启 《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12、袅袅凉风生明高启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芳桂坞》13、袅袅度清曲明顾衡 《芝云堂分韵 得玉字》14、当户碧云晴袅袅明郭登 《竹轩为阮公振赋》15、东风袅袅拂朱阑明杭济 《次韵杨柳枝词》16、哀音袅袅出重帏明何良俊 《乙卯八月余觞客青溪之上坐有李节鸣筝质山咏》17、春烟袅袅雨蒙蒙明黄姬水 《赋得长干柳》18、东风袅袅泛鸥波明蓝智 《宿开建江上怀闽中故人》19、手中墨竹风袅袅明李东阳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20、曲槛蔷薇袅袅新明李蓘 《代美人春怨》。
6.含“袅袅”的诗句有哪些
暖日迟迟花袅袅。
人将红粉争花好。——《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欧阳修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儿绽放了。
踏青的青年带着姑娘春游赏花,而姑娘的美丽堪与花争艳。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南浦别》白居易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白头吟》卓文君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海棠》苏轼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屈原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二首》杜牧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王诜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
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绝句漫兴九首》杜甫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古代女子十五岁正当青春,体态最为婀娜多姿,妩媚而动人。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春闺思》张仲素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